AI芯天下丨科创丨上海芯片再落一子,国内CPU独角兽兆芯集成冲刺IPO

IP归属:广东

前言

CPU构成了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架构的起始点和基础,与网络信息安全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目前,我国在CPU芯片的自主研发方面自给自足率尚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开发安全可靠的自主CPU对于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 方文三

图片来源|网 络

国内CPU独角兽兆芯集成冲刺IPO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公示,上海兆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IPO申请已被正式受理。

作为继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之后,第三家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击的国产CPU行业领军企业。

兆芯集成此举象征着国产X86处理器领域在自主可控与市场化竞争方面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此举亦标志着兆芯在前年首次尝试IPO未果后,再次向资本市场发起挑战。

据相关资料,兆芯集成是一家成立于2013年的国有资本控股企业,总部设于上海。

其核心业务涵盖高端通用处理器及配套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在本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4,004.41万元、55,512.82万元及88,921.52万元,显示出显著的营收增长趋势。

此增长主要归因于下游市场需求的逐步回暖,导致产品需求激增。

同时,公司成功推出KX-6000G系列处理器和KX-7000系列处理器等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并在市场中确立了相当的规模。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全球独角兽榜》,兆芯集成的估值达到185亿元。

与此同时,在已经上市的中国本土CPU制造商中,海光信息的市值高达3105亿元,而龙芯中科的市值为484亿元。

从财务数据来看,兆芯集成的主要收入源自其[开先]系列处理器。

在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期间,该产品线的营收分别为2.87亿元、5.02亿元和7.61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87.76%、90.58%和86.32%。

在本次上市进程中,兆芯计划募集资金约41.69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资金将被用于新一代服务器处理器项目、新一代桌面处理器项目、先进工艺处理器研发项目以及研发中心项目等。

为确保公司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及产品持续的研发与创新,本项目计划于上海建立研发中心。

该研发中心将致力于对AI PC、高性能核心及互连微架构、安全虚拟化技术以及下一代高速输入/输出接口等领域的前瞻性研究。

本项目将开展先进处理器微架构设计、定制电路设计技术、先进芯片封装技术、先进工艺晶圆及芯片测试技术、芯片验证技术、良率提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旨在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功能性和性能,缩短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良率,从而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发展至今已具备代表产品及竞争力

自2013年成立以来,公司遵循[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模式,成功设计并研发了[开先]系列桌面PC/嵌入式处理器和[开胜]系列服务器处理器两大产品线。

在国产CPU架构领域,目前存在三大类架构:自主架构、x86架构和ARM架构。

自主架构主要由龙芯中科和申威代表,ARM架构则以华为和飞腾为代表。

至于x86架构,海光和兆芯是其代表。这些架构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适应于不同的应用环境。

兆芯指出,x86架构的CPU技术门槛最高、结构最为复杂、市场占有率最大、生态体系最为完善,全球桌面PC和服务器计算领域约90%的市场份额由其占据。

至2024年,国产终端出货中,联想开天、软通计算机、紫光、升腾、视源等头部桌面PC厂商搭载公司CPU的产品占比位居首位,公司在国产桌面PC市场已确立了领先的市场地位。

公司处理器在CPU关键性能指标上,如主频、I/O接口、缓存容量等方面,创造了多项国内领先记录。

在主频方面,KX-6000处理器是国内首款突破3.0GHz主频的国产CPU,而新一代KX-7000处理器的最高工作频率可达3.7GHz,再次刷新了国内自研处理器量产频率的记录,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I/O接口方面,KX-5000处理器是国内首款支持DDR4接口的CPU,而KX-7000处理器则是国内首款支持DDR5接口的CPU。

在缓存容量方面,公司KX-7000处理器的三级缓存容量达到32MB,领先于其他国产CPU。

公司已于2022年末推出首款专门针对主流服务器市场需求设计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KH-40000,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链生态的开放、包容和稳定发展。

面临国际与国内双面市场竞争

在当前全球范围内,x86架构处理器凭借其成熟且主流的生态系统,依然主导着桌面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计算领域的市场份额。

市场主要由英特尔和AMD两大巨头所占据,形成了双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

在国内,以华为海思、海光信息、龙芯中科、兆芯集成、飞腾信息、电科申泰等为代表的CPU制造商,由于产品定位和技术来源的差异,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技术发展路径。

具体而言,海光信息和兆芯集成的产品兼容x86指令集,而华为海思和飞腾信息的产品则兼容ARM指令集。

龙芯中科和电科申泰则分别采用了自主研发的LoongArch指令集和SW-64指令集。

在当前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兆芯集成面临来自国际巨头英特尔和AMD的激烈竞争。

同时也受到国内同属x86生态体系、正在经历合并重组的海光信息的挑战,以及采用自主研发LoongArch指令集的龙芯中科的追赶。

从毛利率角度分析,兆芯集成在2024年的毛利率为15.4%,这一数字不仅远低于行业平均的50.49%,也显著低于尚处于市场生态体系发展期的龙芯中科的31.03%。

从经营业绩来看,2024年海光信息的营收达到91.62亿元,净利润为19.31亿元;

龙芯中科的营业收入为5.04亿元,净利润为负6.25亿元;兆芯集成的营业收入为8.89亿元,净利润为负9.51亿元。

综上所述,尽管兆芯集成处于更为成熟的x86生态系统之中,但其经营业绩不仅与海光信息相去甚远。

即便与龙芯中科相比,尽管2024年的营收高出3.85亿元,亏损额却也高出3.26亿元,显示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兆芯公司认为,目前尚未实现盈利且最近一期末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主要原因在于CPU芯片研发对技术的先进性和复杂性要求极高。

为了维持核心技术的领先地位,公司在报告期内持续投入巨额研发资金,以不断更新和迭代产品。

然而,公司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若未能按计划实现销售规模的扩大,或者产品市场需求出现大幅下降,那么公司的营业收入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水平,从而导致公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无法实现盈利。

尾:

在CPU、GPU、FPGA、ASIC等高端数字芯片领域,国际巨头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市场需求日益增长,仍需依赖大量进口以满足这一需求。

依据IDC的统计数据,从2015年至2023年,中国x86架构服务器的出货量从215万台增长至362万台,年复合增长率为6.73%,预计到2027年,出货量将达到447万台。

全球x86架构服务器的出货量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544万台。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AI技术的迭代推动了商业升级周期的开启,预计全球桌面PC的出货量将实现快速复苏,到2024年将达到2.63亿台,而到2028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2.92亿台。

部分资料参考:印科技:《三年累计亏损23亿国产CPU龙头再度IPO!》,信创头条:《紧追海光,国产x86芯片的第二位选手冲击科创板IPO》,观网财经:《3年亏损24亿,兆芯拟募资超40亿研发新CPU》,张通社:《拟募资42亿!张江又一半导体[独角兽]启动IPO》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AI芯天下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911711/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23262.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