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它是新韭菜还是老韭菜,能长久留得住韭菜的才是好区块链项目。
|韭菜是上帝,所以要帮助韭菜长大
一个区块链项目,如果把目标只定在“割韭菜”上,那这个项目肯定活不久。道理很简单,因为韭菜被割以后,就变聪明了,就走了,不鸟你这个“破”项目了,而你就成为空气币。
在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里面,交易市场不是你的上帝,用户和投资者才是你的上帝!所以那些被戏称为 “韭菜”的用户和投资者,才是你的上帝,是你需要用心去服务的对象,你需要去帮助韭菜长大,而不是收割让其夭折。
而区块链安全做好了,能给“韭菜”们更多的信心,来相信你、支持你。
|区块链安全做好了,韭菜才能长大
安全做不好,别说韭菜留不住,社会也可能因此引发动荡。
在比特币出现到现在的10年里,安全事件多次产生,其中一个是“门头沟”事件,当时,日本的交易市场的大部分资产都被黑客给偷走了,导致后面日本政府对所有交易市场进行了整顿。
我们会发现,只有安全问题出现了,监管才跟上,所以很多监管政策往往都是滞后的。
那如何解决这个痛点?需要未雨绸缪——建立区块链安全的标准。

|比特币,以太坊在安全上面做得远远不够
虽然区块链本身有很好的安全属性。比如说每个交易必须用你的匙钥签名,只有进行签名以后,才能经过共识。因为匙钥是你的,所以理论上,只要你把匙钥保护好,你的交易就安全。
但是光有这并不够,从保密性来说,第一代区块链比特币,第二代区块链以太坊,在安全上面都做得远远不够。
一个是数据的完整性。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使得数据不可改。其实数据一旦在链上面,通过签名、共识以后,你很难改。除非你有51%的算力去改,你改了以后也得不偿失,但这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一个是可用性。
可用性,意味着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我的服务能够得到回来。比如说我排很长的队,且排几天几夜才能够买到华为的手机,那这个服务的可用性就出现了问题。而目前来说,第一代区块链也好、第二代区块链也好,它的可用性都是有问题的。
最后,说说如何做好安全。
做安全,需要全面。区块链的五层架构包括有: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智能合约层,而我们需要考虑到每层的安全性,因为一旦有一层薄弱,黑客就趁机而入。
有一个是在国外比较火的项目Thekey,在安全方面做得比较不错。Thekey做的是身份管理系统,它能够做到在现实世界里面身份的认证是动态的,是多维的,而不是静态的。
|写在最后:
对于一个区块链项目,我们往往会先去考虑它的盈利模式、可用性、实现难度、创始团队等方面,安全常常会被忽略,但从长远目光来看,安全是最不容忽视的!而且安全需要在项目上线前就做好,因为万一在上线后,安全漏洞频现,那这项目估计得废了。
我们都清楚一点,区块链项目的运行机制一旦制定,日后就难以修改了。
所以一个好的、靠谱的、长久的区块链项目,安全方面肯定是做得足够好的。
注:此文参考自黄连金在“2018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未来技术峰会”上的主题演讲——《区块链的安全》,经陀螺财经整理,在大意不变的情况下,略有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