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港股上市书写历史:中国车企最大规模IPO

IP归属:北京

文章AI导读

一键萃取文章精髓,核心观点即刻呈现

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11月5日,赛力斯正式登陆港交所,完成A+H上市,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车企IPO,也是2025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2025年10月27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里程碑时刻。赛力斯(股票代码:9927)正式启动港股招股,招股期持续至10月31日,于11月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这不仅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出海”战略转型的重要标志,为产业创新与资本赋能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赛力斯港股上市是其资本化进程的关键一跃,短期可为研发与出海注入动能,长期可提升全球化效率。券商也纷纷表示看好赛力斯的发展。基于赛力斯9月销量稳健增长,港股上市稳步推进,国联民生给出“买入”评级;结合赛力斯合作火山引擎,布局具身智能,招商证券更是给出“强烈推荐”评级。

本次上市恰逢赛力斯业绩爆发期。根据最新财报,2025年前三季度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105.34亿元,归母净利润53.12亿元,同比增长31.56%。亮眼的数据背后,是问界品牌全系累计交付突破80万辆的市场认可,更是中国新能源车企在全球高端市场实现突破的生动注脚。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链主”企业,赛力斯正在构建更加开放、稳定的合作生态。这种“1+2+N”的生态体系,即以赛力斯为制造核心,华为深度赋能,带动N个供应链伙伴共同发展的新模式,正在重塑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

01

港股上市,集齐“天时、地利、人和”

赛力斯此次港股上市,是政策环境、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自身战略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宏观层面看,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持续加码,而港股市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其提供了对接全球资本的快速通道。具体分析,这一资本运作具有三重战略意义。

首先,在政策层面,“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持续助推市场扩容。根据杰兰路《2025年度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品牌健康度研究》显示,问界品牌荣膺2025年上半年品牌发展信心指数第一名,这反映出市场对新能源行业的长期看好。港股上市后,赛力斯可借助港股通机制获得南下资金支持,同时拓宽国际投资者基础,实现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其次,行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新能源车企加速资本整合,特斯拉等多地上市的成功案例为赛力斯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下半场,技术迭代加快、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需要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力。港股融资将直接支撑赛力斯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技术攻坚。

最重要的是,此次上市与企业全球化战略高度契合。招股书明确表示,募集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建设。这一安排与赛力斯在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跃升270位至第190位的成绩形成呼应,展现企业从“国内黑马”向“全球玩家”转型的决心。通过港股这一国际平台,赛力斯可提升品牌全球知名度,为后续海外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港股市场对新能源车企的估值逻辑与A股存在差异,且国际投资者更关注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和全球化布局成效。赛力斯需要在新平台上证明其不仅是中国市场的领先者,更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

02

招股方案设计稳健,精准布局资本市场

本次招股方案细节充分体现了赛力斯对资本市场的精准把握。

根据招股书,赛力斯计划基础发行1.002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02万股,国际发售9018万股。按最高发售价每股131.50港元计算,预计募资净额约129.249亿港元。从资金用途来看,直指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方面通过研发强化技术护城河,另一方面加快全球化布局步伐。

在定价策略上,展现出赛力斯的理性考量。综合相对估值(25-30倍PE)和绝对估值(DCF模型),赛力斯港股目标价区间为120-140元人民币(约150-175港元),对应市值1185-1422亿元人民币。如此定价既体现了赛力斯对自身价值的信心,也为上市后留出了合理的溢价空间,有利于吸引长期价值投资者。

最值得关注的是投资者结构。本次发行吸引了22家基石投资者,其中包括重庆产业母基金、林园基金、广发基金、施罗德等知名机构。这些投资者的参与不仅提供了发行稳定器,更向市场传递了专业机构对赛力斯未来发展的认可。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赛力斯的基本面支撑了投资者的信心。按照国际会计准则,2024年赛力斯实现收入1451.14亿元,同比增长305.47%;归母净利润59.46亿元;新能源汽车毛利率提升至23.8%。更难得的是,赛力斯成为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这一成绩在普遍“烧钱”的行业中显得尤为突出。

毋庸置疑的是,从发行细节到投资者结构,均体现赛力斯平衡短期融资与长期价值的策略。

03

产品、技术与财务三轮驱动,支撑长期价值

赛力斯敢于在此时赴港上市的底气,源于其过硬的产品力、先进的技术和持续改善的财务表现。

赛力斯与华为的跨界合作,使问界品牌已形成覆盖不同价格区间的完整产品矩阵。这种深度合作模式既发挥了华为在智能化、渠道、品牌方面的优势,又保留了赛力斯在制造、供应链管理的专长。

从市场表现看,问界全系累计交付突破80万辆,创下中国新能源豪华品牌交付速度新纪录。其中,问界M9的表现尤为亮眼,上市21个月累计交付突破25万辆,稳居50万级以上车型销冠。问界M8上市仅5个月交付即突破10万辆,持续领跑40万级市场。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产品竞争力,更体现品牌在高端市场获得的认可。

产品热销的背后是技术创新的持续驱动。从智选到引望、字节跳动等多元化合作模式的拓展,表明双方合作正在从产品层面升级到技术生态层面。特别是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技术路线下,赛力斯打造了魔方技术平台、超级增程、智能安全等核心技术。这些投入直接转化为用户体验的提升——问界M9以85.2分位列新能源车型净推荐值NPS总榜第一名,充分说明用户对产品力的认可。

跨界合作的进化还体现在合作层次的深化,使赛力斯能够快速补齐技术短板,专注于用户体验提升和商业模式创新。

财务数据的改善进一步验证了商业模式的成功。2025年前三季度,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105.34亿元,归母净利润53.12亿元,同比增长31.56%。这种“量价齐升”的良性循环,使赛力斯成为行业内少数实现规模盈利的企业。值得注意的是,赛力斯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正,表明盈利质量较高,减少了对融资的依赖。

总结

赛力斯此次港股上市,不仅是一次资本运作的完美收官,更是中国新能源豪华品牌走向全球市场的重要里程碑。通过"A+H"双平台架构,企业既获得了与国际资本市场直接对话的通道,也为中国智造出海树立了全新范本。

展望未来,赛力斯的真正挑战不在于短期股价波动,而在于如何将资本优势转化为持续的全球竞争力。随着港股上市钟声敲响,中国新能源豪华品牌的全球化征程已进入新阶段——这不仅是赛力斯的独角戏,更是整个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集体亮相。

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赛力斯正书写着属于中国高端制造的新篇章。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博望财经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911717/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26481.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