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抽卡、角色全免,这款超500万预约的二游新品胆子这么大?

IP归属:广东

很难相信在行业普遍倾向于打“保险牌”的今天,会有厂商主动把二游的“祖训”给掀了。

8月26日,英雄游戏潘神工作室研发的二次元ARPG《二重螺旋》正式定档,游戏将于10月28日公测。

《二重螺旋》自2023年曝光以来已经完成了三轮测试,今年下半年也陆续登上BW、科隆线下展会,想必很多玩家对这款产品已经不陌生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二重螺旋》这次定档的同时,还带来了一个颇具分量的消息。

官方表示,角色不再以传统的抽卡形式获得,而是通过角色碎片来合成。

《二重螺旋》角色黎瑟

据介绍,在《二重螺旋》公测版本中,玩家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得角色碎片,一种是靠完成游戏内日常任务获得角色密函,然后刷取,另一种则是通过直接购买。

并且玩家可以购买任意数量碎片,也就是说,玩家可以自由选择获取角色的策略,既可以持续刷取直至攒足合成角色所需要的碎片数量,也可以选择刷一半买一半,从而加快对角色的获取。无论哪种,相对于现有二游的攒资源-抽角色-攒资源的既定循环,都是更为自由且良性的突破。

同时,专属武器的获取也类似角色,分为靠密函收集锻造材料,然后打造获取。而核心的商业化模式,则指向了皮肤付费。

角色从抽卡变刷取与直购,付费核心向皮肤倾斜,且理论上讲,无论是角色还是武器都能靠时间积累免费获得,这个改动对于二游来说不可谓不小。

不抽卡了,二游会更好吗?

众所周知,活跃于玩家社区和行业讨论的“二游”一词定义宽泛,但较多情况下都可以总结成“以角色抽卡付费为核心商业化模式的二次元画风内容型产品”。

角色抽卡,可以说是让玩家“又爱又恨”的双刃剑,这一设计非常符合人性的对“抽奖且中奖”奖励机制的渴望,但有时候“吃大保底”“连续歪”之类的体验也让不少玩家感到疲惫和泄气。

无论如何,迄今为止抽卡付费依然是行业公认的二游商业化的标准公式,不仅付费深度管够,玩家接受度依然很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不同付费群体的体验,因此过往会选择在这上面动心思的产品极少。

但随着竞争格局发生变化,近来的确已经看到了不少新品在尝试拥抱玩家的“抽卡减负”的需求,主动做出一些变化。

就在今年,一些头部产品的低价措施、在付费测试中采用的卡池保底等策略,都曾引起了不少玩家注意,包括《二重螺旋》在三测期间,“首次保底必出Up”同样也被视为一个亮点。

而今《二重螺旋》选择更进一步,让人感到惊讶的同时,也让人对这种改变可能带来的影响感到期待。

正如团队在直播中提到,在《二重螺旋》中,角色不仅是二次元游戏的吸引力所在,同时也绑定了玩法和战斗体验的多样性。比如角色赛琪可以飞,在战斗体验上就比较具有差异性,如果因为错过卡池而短期内无法获取,对很多玩家的体验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大的损失。

图源玩家社区分享

而角色获取方式的改动,让玩家无需顾虑卡池周期等问题,的确能在很大程度上减缓很多玩家“能否获得角色”的焦虑,同时降低观望玩家上手尝试游戏的心理负担,能专心体验剧情内容和玩法。

更重要的是,这一措施会不会对玩家长期以来“二游角色抽卡天经地义”的付费心智产生动摇,也引人遐想。

当然,这步棋到底下得如何,相信届时玩家自会给出答案。

“听劝”、胆大,一款潜力二游正在路上

实际上,除了付费模式大改,《二重螺旋》这次还有一项重要调整,即移除了刷本的体力限制。

过去几轮测试里,《二重螺旋》表现出了诸多看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战斗玩法,二是双线叙事。

就战斗玩法而言,《二重螺旋》的高速割草战斗体验、近远程武器自由可切的输出玩法、用魔之楔构筑多样化的BD......许多鲜有在二游产品上表现的特点都让不少玩家感到眼前一亮。

同样在叙事方面,三测中游戏展示的颇具新意的“双视角”叙事,也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但与此同时,不少玩家也直言体力限制了刷本爽感,项目组的决策也很干脆,到了公测,游戏则会直接移除体力系统,取消体力带来的刷本限制,进而和角色免费获取形成完整的体验闭环。

不得不说,从玩法、叙事再到本次的转型改动与商业化设计,《二重螺旋》的很多做法都颇有胆识,或许对项目组来说,想要从二游红海圈突围,打破不成文的传统枷锁的束缚就是迈出的第一步。不少玩家也对游戏的最后面貌保持着高期待,我们且待游戏公测。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游戏陀螺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286746/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24786.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