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全自动化园区运营在无人驾驶场景下几乎无需人员参与生产流程,人身安全风险概率较低。
相较于其他应用场景,矿区等封闭区域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推进速度更快,规模化商用落地前景更为明朗。
作者| 方文三
图片来源|网 络
全国最大的无人矿卡公司冲刺IPO
2024年6月25日,中国矿区无人驾驶领域主要企业——易控智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拟成为[矿区无人驾驶第一股]。
据其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总收入自2022年至2024年期间,由5991.7万元人民币增长至9.86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05.8%。
公开信息显示,易控智驾成立于2018年,是中国矿区无人驾驶行业的主要企业,亦是全球领先的L4级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
根据全球知名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数据,按2024年收入计算,易控智驾已在全球L4级无人驾驶公司中位列首位。
截至招股说明书发布之日,公司运营的车队已拥有逾1400辆无人驾驶矿用卡车,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按收入计算,易控智驾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占据中国市场份额近50%。
易控智驾目前运营着全球规模最大的无人矿用卡车队,车辆总数逾1400辆。
过去三年间,该公司营业收入从人民币5990万元增长至人民币9.8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5.8%。
以1400辆矿用车计算,折合每辆矿用车年均为公司创造营业收入人民币70.43万元。
未来,易控智驾计划将募集资金重点投入以下三个方向:
①持续推进软硬件产品迭代,研发适应极端工况、具备更高生产效率的下一代无人驾驶系统;
②推动无人驾驶及线控技术适配更多矿用卡车车型的前装量产,加速拓展金属矿山、海外矿山等应用场景,提升产品的场景泛化能力;
③加速推进海外业务落地,实现无人驾驶技术与当地矿山作业工艺的深度融合。
就在提交上市申请前夕,易控智驾完成D轮融资,估值达48亿元人民币,成功引入宁德时代旗下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
该战略投资不仅有效补充了公司现金流,更凸显出宁德时代对易控智驾在矿区无人驾驶领域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以及对L4级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路径的充分认可。
易控智驾主要采用面向To B大客户的商业模式,其核心客户群体为矿业集团及工程总承包方。
目前公司已与11家终端客户集团建立合作,包括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特变电工、紫金矿业、首钢集团及宝武集团等。
报告期内各期,公司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9.9%、94.4%及83.7%,其中单一最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超过五成。
据《招股书》披露,自2020年6月起,易控智驾于五年间累计完成十轮融资,融资金额总计达人民币12.95亿元。
吸引了包括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蔚来资本、兴杭国投等在内的多家知名投资机构。
研发驱动+轻资产+ATaaS模式
尽管涉足矿区无人驾驶领域,易控智驾并非一家重资产公司。
截至2024年底,易控智驾已在四十一座千万吨级矿区部署其解决方案,占比逾三分之一,覆盖全国十二座最大矿场中的七座。
在全国八个拥有百辆以上无人矿卡的矿区中,七个采用了易控智驾的方案。
易控智驾建立了[著山]与[暮野]两大核心系统,形成了[无人化+智能化]的整体系统闭环。
[著山]为面向车辆端的无人驾驶系统,适配多样矿种与地形,并自主研发了自动驾驶系统(ADS)、线控底盘、电气架构等关键模块。
该系统旨在将传统矿山运输转变为可持续运营的自动化流程。
[暮野]则为矿区运营调度平台,覆盖车队调度、设备状态监测、采运卸流程协调及成本可视化等功能。
借助[暮野]平台,矿山管理者可实时监控无人矿卡运行状态,优化运输路线,提升作业效率,并实现精细化的成本管理。
在商业模式层面,易控智驾主要采取两种模式:TaaS(持车模式)与ATaaS(不持车模式)。
在TaaS模式下,易控智驾自行购置矿卡,负责部署、运营及维护,客户依据运输量支付费用。
该模式有助于公司在早期积累运营经验,并与客户构建信任关系。
在ATaaS模式下,客户自行购置车辆,易控智驾提供软硬件及技术支持。
此模式更具轻资产属性,具备更优的可扩展性及更高的毛利率。
易控智驾的商业策略始于TaaS模式,并逐步向ATaaS模式转型。
至2024年,ATaaS模式下的活跃车辆占比已逾40%,表明公司在轻资产转型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矿业在所有细分场景中商业化成熟度最高
自动驾驶技术可有效解决采矿作业中事故率高企、劳动力成本攀升、作业效率低下及低碳转型压力等核心痛点。
此类矿区需求不仅存在于中国市场,更是全球性产业趋势。
在国际市场,美国卡特彼勒(Caterpillar)与日本小松(Komatsu)构成两大主要参与者,其合计市场份额超过80%。
在中国市场,矿区无人驾驶领域呈现三足鼎立格局,易控智驾、中科慧拓及踏歌智行等头部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2022至2023年间,无人驾驶技术完成前期验证,市场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测算,中国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24年预计达20亿元,至2030年将增至30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57.4%。
销量方面,中国无人驾驶矿卡预计从2025年约4000辆增长至2030年16340辆,复合年增长率32.5%。
按收入计,全球矿区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7亿美元增至2030年8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51.0%。
相较于Robotaxi领域的热度,无人矿用卡车领域虽显低调,但其商业化进程却更为稳健。
传统矿山运输作业中,每辆车通常需配备2至4名驾驶员,人均年薪在人民币10万至15万元之间。
然而,更大的挑战在于,众多矿区地处高原或偏远区域,不仅驾驶员人力成本高昂,且面临招聘困难。
即便成功招聘,在高强度、高风险的作业环境中,人员流失率亦极为突出——部分露天煤矿的年流失率甚至超过50%。
换言之,矿山运输自动化并非可选项,而是亟需满足的刚性需求市场。
唯有将人员从驾驶舱中解放出来,矿业企业方能切实降低人力成本、提升运营安全性与效率。
结尾:
易控智驾已在矿区自动驾驶这一垂直场景中完成初步落地及规模化,未来能否持续扩大技术优势与商业边界,尚待市场进一步检验。
要将先发优势转化为持续领跑的动能,仍需跨越多重挑战。
一方面,矿区场景的地域差异、极端天气适应性等技术难题有待攻克;
另一方面,如何与矿山企业的生产流程深度融合,在成本控制与安全冗余间找到平衡,将决定其商业边界的拓展空间。
部分资料参考:周天财经:《无人化装备抢跑式IPO,如何走出「50亿估值陷阱」》,科创投资研究:《全球最大无人矿卡公司冲刺IPO!宁德时代领投,3年烧光12亿换来9.86亿营收》,智能车参考:《中国L4无人车收入第一名,冲刺港股IPO了》,风云IPO:《[游戏大佬]转战矿山无人车冲刺IPO,宁德时代、紫金矿业加持》,乌鸦智能说:《全球最大的无人矿卡公司赴港上市!靠1400辆车,爆赚9.86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