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9 日,台北 COMPUTEX 展会如期举行,英伟达 CEO 黄仁勋再次以极具感染力的主题演讲,成为全球科技圈关注的焦点。此次演讲不仅回顾了英伟达三十余年的技术演进,更以“AI 工厂”为核心,系统阐述了 AI、加速计算、机器人、数字孪生等领域的最新突破与未来展望。
从芯片公司到 AI 巨头,
AI 已成为第三大基础设施
图源:英伟达
在演讲伊始,黄仁勋回顾了英伟达自 1993 年成立以来的成长轨迹。从最初专注于图形芯片(GPU),到 2006 年推出 CUDA 并引领通用 GPU 计算,再到 2016 年全面拥抱 AI,英伟达已从一家芯片公司,成长为全球 AI 和加速计算的基础设施提供者。
他强调,英伟达的定位已不仅仅是技术公司,更是全球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公司”。无论是数据中心、云计算,还是 AI 工厂,英伟达的软硬件平台都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底座。
借此,黄仁勋也提出“AI 工厂”(AI Factory)这一全新概念。他认为,AI 工厂将成为继电力、互联网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基础设施。AI 工厂的本质,是通过消耗能源和算力,批量生产 “tokens”,为各行各业赋能。
他以历史为鉴,回顾了电力和互联网如何改变世界,并指出 AI 工厂将以同样的方式,深刻重塑社会和产业结构。未来,每个地区、每个行业、每家企业都需要建设自己的 AI 基础设施,AI 将像电力和互联网一样无处不在。
技术创新:
从芯片到系统的全栈突破
Grace Blackwell 超级芯片与 AI 工厂
图源:英伟达
本次演讲的重头戏,是新一代 Grace Blackwell 超级芯片(GB300)及其 AI 工厂级系统。GB300 不仅在推理和训练性能上大幅提升,还实现了 1.5 倍的推理性能、1.5 倍的 HBM 内存和 2 倍的网络带宽。单一节点的算力已可媲美 2018 年 Sierra 超级计算机,性能提升高达 4000 倍,堪称极限摩尔定律的现实演绎。
图源:英伟达
GB300 系统采用全液冷设计,单机柜功耗高达 120 千瓦,内部通过 NVLink Spine 互联,带宽高达130TB/s,单一机柜的通信能力甚至超过全球互联网总流量。英伟达将其称为“AI 工厂”,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数据中心,强调其在 AI 时代的基础设施属性。
DGX Spark 与 AI 原生计算机
图源:英伟达
面向 AI 开发者和研究人员,英伟达发布了 DGX Spark 和 DGX Station 等 AI 原生计算机。DGX Spark 是一台桌面级AI超级计算机,具备1 PetaFLOPS算力和128GB HBM内存,适合个人开发者、科研机构和中小企业。DGX Station则是面向高端工作站用户,支持1万亿参数AI模型的本地训练和推理,极大降低了AI创新的门槛。
RTX 5060 显卡与 DLSS 4
图源:英伟达
在消费级市场,英伟达发布了GeForce RTX 5060桌面与笔记本显卡,并宣布 DLSS 4 神经渲染技术已支持超过 125 款游戏。DLSS 4 通过 AI 推理,仅渲染 10% 的像素,其余 90% 由 AI “猜测”补全,实现了高帧率与高画质的完美统一。新一代显卡和神经渲染技术,将为游戏、创作、虚拟现实等领域带来革命性体验。
NVLink Fusion:
重塑 AI 基础设施的开放互连革命
过去,英伟达的 NVLink 主要服务于自家 GPU 和 Grace CPU,外部厂商难以深度参与。全新推出的 NVLink Fusion 则是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
图源:英伟达
NVLink Fusion 基于英伟达自有的 NVLink 互连协议,是英伟达推出的新一代高带宽、低延迟互连技术,首次允许第三方芯片(如自定义 CPU、AI 加速器、ASIC 等)与英伟达 GPU 在同一机架级(rack-scale)架构中无缝协作。通过专用芯粒和交换芯片,将不同厂商、不同类型的计算单元高效连接在一起,形成统一、可扩展的 AI 工厂。
技术核心
-
高带宽互连:NVLink Fusion 为每颗 GPU 提供高达 1.8TB/s 的带宽,远超 PCIe Gen5(14 倍),极大提升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效率。
-
异构集成:支持非英伟达的 CPU(如高通等)、自定义 AI 加速器(如联发科、Marvell、Alchip等)与英伟达 GPU 协同工作。
-
标准化架构:所有设备可在英伟达的机架级架构下统一部署和管理,简化大规模 AI 工厂的建设和运维。
-
软件平台:配合 NVIDIA Mission Control,实现 AI 工厂的自动化运维、任务编排和基础设施验证。
NVLink Fusion 的开放,意味着数据中心和 AI 工厂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和集成不同厂商的 CPU、加速器、网络设备,极大提升了系统的可定制性和创新空间。
英伟达新总部"Nvidia
Constellation"正式落户台湾
在主题演讲的尾声,黄仁勋正式宣布英伟达将在台北北投士林科技园区建设全新海外总部,命名为"Nvidia Constellation"。这一重磅消息不仅终结了数月来的业界猜测,更标志着英伟达全球战略布局的重大转折点。
图源:英伟达
英伟达新总部选址台北北投士林科技园区的 T17 与 T18 两块地块,总占地面积达 3.89 公顷。该园区毗邻英伟达在南港的研发中心,形成协同效应,便于公司内部资源整合。黄仁勋在演讲中坦言,随着英伟达在台湾的工程师团队和合作伙伴持续扩张,现有办公空间已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新总部的建设迫在眉睫。
新总部将成为英伟达在全球研发、产品设计和生态合作的重要桥头堡。台湾工程师将有机会直接参与最前沿的AI芯片、系统架构、软件平台等核心项目,成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总部命名"Constellation"(星座),延续了英伟达以"Voyager"、"Endeavour"等太空探索为主题的命名传统,寓意着公司将以台湾为新起点,开启下一段创新航程。
台湾长期以来是全球半导体和电子制造产业的核心枢纽。台积电、富士康、华硕等本土企业为全球科技巨头提供了坚实的制造与创新基础。特别是英伟达的AI芯片、GPU等核心产品高度依赖台积电的先进制程工艺,这种产业链优势是其他地区难以替代的。
总部建成后,英伟达将进一步深化与台积电、富士康等本地龙头企业的合作,在AI芯片、服务器、机器人、数字孪生等领域推进联合研发和产业化,构建以台湾为核心的全球AI创新生态网络。
与此同时,英伟达计划未来五年在台湾招聘 1000 名工程师,并设立大型设计中心。这一举措不仅为台湾本地高端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还将促进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协作,推动AI、半导体、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
结语
回顾黄仁勋在 COMPUTEX 2025 的整场主题演讲,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堆叠和产品的迭代,更是一场关于未来的深度对话。黄仁勋用他一贯的激情和幽默,把 AI 工厂、NVLink Fusion、数字孪生、机器人、以及新总部 “Constellation” 这些看似遥远的科技蓝图,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愿景。
黄仁勋以“你们带来了 AI,AI 将反过来改变你们的行业”作为结语,展望了 AI 驱动的未来社会和产业格局。AI 工厂、Agentic AI、机器人和数字孪生,将共同推动全球经济迈向智能化、自动化和个性化的新纪元。
也许,未来的工厂不再是钢筋水泥的车间,而是由无数算力节点、智能代理和机器人共同协作的“AI 星舰”;也许,创新不再是孤立的突破,而是全球生态的协同共振。英伟达用一场演讲,邀请我们共同想象、共同参与、共同见证下一个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