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尽管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冲突和保护主义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贸易增长放缓、跨境资本流动减速,但亚太贸易保持增长势头,区域化合作不断加强。
作者| 方文三
图片来源|网 络
地区要素资源丰富、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叠加区域自贸协定、数字技术赋能等积极因素,推动亚太成为贸易投资持续活跃、价值链协作紧密的地区。
目前,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加速价值链重构升级。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为更多市场主体提供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机会。另一方面,经营活动各环节数字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增加了企业的附加值创造,还使企业拥有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从而使价值链重构成为可能。
虽然亚太地区数字化进程整体态势向好,但各国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影响区域价值链数字化转型。目前有效弥合数字鸿沟的一个主要举措就在于如何加强创新技术平台以及政府区域性的交流合作,部分中国互联网企业相继以“技术出海”、“资本出海”的形式进行数字经济对外合作,持续给各国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品牌化也成为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中国外贸企业正从产品出口到品牌出海,通过建设自身品牌、寻找新的外贸渠道,提升跨境商品利润率。
以东南亚、中东、拉美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因其广阔的市场潜力与发展前景,吸引着愈来愈多的中国企业前来开拓商机。在这一浪潮下,贸易主体对当地优质服务生态的需求也会增加;进一步改善提升当地的物流、资金流等基建配套环境,将有助于释放更大贸易活力和升级潜力。
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是目前出海企业业务覆盖的主要地区,主要归功于其有着稳定的经济环境和高消费能力。紧接着是日韩和东南亚地区,日韩地区虽然市场体量不及欧美,但是也代表一定客观的商机,尤其是高附加值产品。
东南亚地区消费水平以及对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与欧美市场相比虽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未来增长潜力较大。而占比最低的地区为中亚以及非洲,主要原因可能是消费力较低以及不成熟的市场。
数字贸易企业凭借先进的数字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构建起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价值链,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商品和服务。
大数据分析是当前最受关注也是被企业应用最多的技术,而人工智能紧随其后,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业务优化和客户体验提升。其次是物联网和云计算服务等企业在物流仓储和IT基础设施上的投入。
然而,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数字贸易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激烈的市场竞争等。不过企业也积极调整策略来应对挑战,如本土化运营、设立独立站,专注深耕与“精细化”运营等。
以下是《数字贸易新图景》报告,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