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RWA正在促使人们重新构想未来的金融形态。
一方面,它使得原本孤立的传统金融资产融入了去中心化网络,实现了跨时空的价值流转;
另一方面,RWA为加密领域注入了真实信用和稳定收益,有望提升整个加密金融生态的成熟度与抗风险能力。
作者| 方文三
图片来源|网 络
代币化等措施推动数字资产发展走向现实
近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推出了一款备受关注的计息代币化证券。
在前一天,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布了《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明确提出了通过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等措施来推动数字资产的发展。
作为链上RWA产品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最新例证,根据HashKey Chain方面的公告,广发证券(香港)已全面接入HashKey Chain作为核心链上发行网络,并发行了中国香港首个每日可申赎的代币化证券,即[GF Token]。
所谓的[代币化],根据中国香港证监会之前发布的文件定义,通常是指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将传统分类账中记录的资产权利转移到可编程平台的过程。
在业界专家看来,《政策宣言2.0》标志着香港数字资产发展进入了[生态构建]的新阶段。
通过实施[LEAP]框架,有助于香港在数字资产领域确立了[合规创新]的典范。
随着稳定币、代币化资产等应用场景的实现,香港有望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Web3世界的中心枢纽。
从[虚拟资产]到[数字资产]的术语转变,反映了该行业在过去三年的辛勤努力和转型之后,已经成熟地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政策宣言2.0》对政府债券、MMF、RWA以及贵金属等领域的代币化给予了明确的支持。
特别是政府债券代币化的常规化,将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稳定的数字债券产品;
货币市场基金代币化及其二级市场交易的开放,为投资者提供了更高效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展示了代币化技术在改造传统金融方面的巨大潜力。
下一代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前景
6月26日,根据追风交易台的报道,国际清算银行(BIS)在其最新发布的年度经济报告第三章中,对[下一代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际清算银行指出,代币化是货币和金融体系中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创新。
这项技术将传统账本上的资产权益记录迁移到可编程的平台上,实现了信息传递、对账和资产转移的一体化操作。
借助[统一账本]这一新型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代币化的央行储备、商业银行货币和金融资产得以在同一平台上运行。
在跨境支付领域,代币化能够将复杂的中介链条和顺序账户更新转变为单一集成流程,显著降低运营风险、延迟和成本。
在资本市场中,代币化实现了抵押品管理、保证金调整和券款对付安排的条件执行。
越来越多的DeFi协议开始支持RWA,将其视为扩展业务和提高收益的途径。
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整个DeFi市场的总锁定价值(TVL)约为908亿美元,其中RWA相关协议贡献了约65.7亿美元的锁仓量,占比持续上升。
一些观察家预计,到2025年,RWA在DeFi中的TVL有望突破100亿美元。
德勤的报告也预计到2027年,全球代币化资产市值将达到24万亿美元。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预测,到2030年,RWA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约16万亿美元。
近日,贝莱德、VanEck 和摩根大通都采取了重大举措,表明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已超越概念验证阶段,成为机构战略的核心部分。
代币化或成金融创新与未来的桥梁
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贝莱德的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明确表示:[金融的未来在于资产代币化],并认为下一代金融市场和证券将基于区块链技术上的资产代币化构建。可以认为,RWA正逐渐被视为区块链技术革新传统金融的重要机遇。
代币化,即在可编程平台上以数字方式表示的资产,它将消息传递、对账和结算无缝整合,并可以改变跨境支付和证券市场,将开创金融体系的新时代。
代币化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条件执行]功能,即在满足特定前提条件时自动触发相应操作。
最典型的例子是[券款对付](DvP),确保资产转移与付款同步进行,大幅降低交易对手风险并减少托管需求。
代币化标志着货币与金融体系发展的逻辑演进,它将信息传递、账目核对及资产转移功能融为一体,实现无缝操作。
其潜力在于,能够将资金与其他资产在统一的可编程平台上进行整合运营。
这一目标可通过一种名为[统一账本]的新型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达成,其可能采用或不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
通过将代币化的中央银行储备、商业银行货币及金融资产整合至同一平台,统一账本得以充分发挥代币化的优势。
在跨境支付领域,代币化可利用单一集成流程取代当前代理银行交易中的复杂中介链和连续账户更新。
结合平台提供的先进合规工具,代币化有助于降低运营风险、延误和成本,并通过支持抵押品管理、保证金调整及货款兑付安排的或有执行行动,增强资本市场功能。
资产代币化的必要性与实际意义
资产代币化起源于USDT,其核心在于利用区块链技术将现实世界的资产转化为链上代币。
代币化前后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旦资产被铸造成链上代币,它便脱离了银行系统,不再依赖银行账户体系或SWIFT系统,转而成为去中心化的形式。
因此,代币在链上的存在与否,以及其永久性,需要依赖于严格监管的金融机构(托管行)来确保。
①流动性增强:过去,许多资产(例如房地产、艺术品)由于价值高、交易缓慢,导致流动性不足。
资产代币化使得资产可以被分割成小份额,并在全球市场全天候进行交易,吸引更多买家参与,从而显著提高流动性。
例如,通过代币化,原本难以快速出售的房产或名画可以更快地找到买家,同时有助于更及时地反映市场价格。
因此,代币化不仅提高了资金周转效率,还避免了杠杆使用,降低了风险。
②可编程性:传统货币不具备编程性,而代币化后的货币可通过智能合约进行编程。
这一特性已在智能合约中的清结算和违约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极大提升了效率。
例如,在链上借贷中,一旦触发违约条件,智能合约会自动执行清算,无需会计师、银行或法院介入。
这一过程仅需几秒钟即可完成,而传统金融市场中处理违约需大量中介机构和较长时间。
③投资的可及性提高:区块链上的RWA降低了投资门槛。由于资产被拆分成小额代币,普通投资者也能以较少的资金参与高价值资产的投资。
这种所有权的分割使得大家共同持有资产成为可能,从而使得许多以前仅限于富人或机构参与的投资机会得以民主化。
例如,一个年轻人可能难以直接购买房产,但可以承担几千元去购买房产代币,从而间接投资于这类资产。
④交易效率与成本降低:借助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账本,RWA交易可以实现点对点的快速清算,减少对中介机构的依赖。
据统计,采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将清算结算费用减少大约60%。
更快的结算还使得一些过去不切实际的业务成为可能,例如摩根大通的Onyx平台已经利用代币化实现日内回购和跨境实时结算等创新金融服务。
⑤透明度与安全性提升:区块链天生具有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的特性,每笔交易和持仓情况都记录在链上,任何人都可以核实。
这为资产管理带来了更高的透明度和安全保障,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例如,代币持有人可以随时查看底层资产的状态和交易记录。
此外,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也减少了人工操作失误和道德风险。
代币化成AGI时代货币演化的必然选择
面对AGI时代货币体系面临的诸多挑战,代币化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创新特性,成为货币演化的必然方向。
通过这种灵活的代币设计,能够更好地适应AGI时代货币需求结构的变化。
在AGI时代,智能设备和系统可以通过与区块链节点交互,实现代币的自动支付和结算。
同时,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功能可以确保支付和结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避免人为错误和欺诈行为。
这种智能化的支付与结算方式,能够极大地提高AGI时代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流畅性。
代币化回购的关键优势在于其能够实现抵押品与付款的同时即时转移,从而促进日内交易。
这一功能在传统回购协议市场中极为罕见,却能降低风险并支持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例如满足即日追加保证金的需求。
鉴于保证金要求日益普遍,追加保证金通知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考虑到回购市场的规模及其在资金和流动性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即便是微小的效率提升亦能带来显著的成本节约。
结尾:
不论技术如何演进,货币信任对于经济活动的顺畅进行始终至关重要。
货币作为经济活动的协调媒介,深受网络效应的显著影响。
货币的统一性是维系这种协调的关键。
此外,货币的灵活性和信用度是确保资金得以恰当运用的关键属性。
技术进步提供了多种发展路径,但并非所有路径均具有同等的发展潜力。
存在更为适宜的途径来满足货币及金融体系对新功能的合理需求。
基于统一账本技术的创新具有广阔的前景,能够提升效率并开拓新的形式。
央行储备、存款和政府证券的数字化代币化,可能成为迈向未来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关键步骤。
部分资料参考: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稳定币:货币演变的新阶段》,亚太未来研究:《BIS:下一代货币和金融体系 稳定币无以担当货币》,财经杂志:《香港推出首个计息代币化证券》,我的财富进化论:《一文搞懂RWA!RWA资产代币化到底是什么?》,Block unicorn:《代币化的突破时刻是否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