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天下丨趋势丨决战混合键合,三星、海力士竞逐设备商布局

IP归属:广东

前言

在存储领域,随着3D NAND和高带宽存储器(HBM)不断向更高堆叠层数与更紧密互连发展,键合技术的精度、密度与良率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混合键合”正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量产,成为存储芯片制造的新支柱。

作者| 方文三

图片来源|网 络

混合键合蓬勃发展

传统的热压键合或微凸点互连方案,在纳米间距、信号完整性等方面逐渐瓶颈凸显。

而混合键合通过原子级平整接触面,实现金属与金属、氧化物与氧化物的同步键合,消除了传统结构的限制,让信号传输更优。在3D NAND中,它还为更高堆叠层数的稳定制造开辟新路径。

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对高密度封装的需求增加,混合键合在HBM、3D IC等高端封装场景的渗透率持续提升。

据国泰证券引用Yole数据,2028年混合键合在HBM市场渗透率将从2025年的1%跃升至36% ,凸显该领域强劲增长潜力。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全球混合键合设备市场规模达3.2亿美元,预计2027年芯片到晶圆(CoW,即D2W)/晶圆到晶圆(WoW,即W2W)市场规模将分别攀升至2.3亿/5.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69%/16%。

这表明混合键合技术不仅在技术层面得到认可,在商业市场上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有望成为先进封装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

三星:激进布局混合键合

三星对混合键合表现出极高热情。其在12层堆叠HBM前使用热压键合,而确认混合键合对16堆叠HBM必不可少。通过缩小芯片间距,可在775微米内安装17个芯片。

在HBM路线图上,三星计划2025年生产16层堆叠的HBM4样品,2026年量产。2024年4月,其已用子公司Semes的混合键合设备生产出运行正常的16层堆叠HBM样品。并计划最快从HBM4E 16层堆叠开始应用该技术,目前正处于样品测试阶段。

三星电子常务金大祐提到,16层堆叠HBM发热问题难控,故开始尝试混合键合,而HBM4E能否商用化需考量市场接受度和投资成本。此外,三星还筹备定制化HBM业务,收到大量咨询,正开发有自身特色的产品。

除HBM外,2024年2月三星与长江存储签署专利许可协议,获其混合键合技术授权,用于下一代NAND产品,特别是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的第10代V10 NAND。该产品预计堆叠420至430层,引入晶圆对晶圆混合键合技术,以提升性能、改善散热和提高生产率。此前三星采用芯片级封装工艺,因NAND堆叠复杂,外围电路压力大,故在V10 NAND中采用混合键合工艺。

海力士:不甘示弱推进技术

在HBM领域领先的SK海力士,对混合键合也态度积极。其计划2026年量产16层HBM4内存,使用混合键合技术堆叠更多DRAM层。

SK海力士先进HBM技术团队负责人金贵旭指出,正研究用于HBM4的混合键合和MR-MUF技术,虽良率不高,但混合键合有望在厚度不超775微米时实现超20层堆叠。

2024年4月,SK海力士副总裁李康旭强调,计划从HBM4E代开始导入混合键合技术,该代产品采用20层堆叠的DRAM芯片。此前第六代HBM采用MR-MUF技术,而从20层堆叠开始,混合键合因能实现更薄芯片设计,在性能与能效上优势更大,变得“不可或缺”。

在NAND方面,SK海力士正研发400层NAND闪存,目标2025年底量产。其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开发所需工艺技术和设备,计划应用混合键合技术,研究键合新材料及多种连接技术,目标2024年底完成技术和基础设施准备,2026年上半年全面生产400层NAND。

竞逐混合键合市场

设备厂商对混合键合的关注度极高,众多企业纷纷布局。荷兰的BE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 NV(Besi)和美国的应用材料是该领域领先者。

Besi自2019年起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发混合键合设备,其系统强调高精度对准等,适用于300mm晶圆对晶圆堆叠,设备已被多家头部厂商导入验证,2023年成功用于相关试产项目。

应用材料2020年左右布局,其平台强调系统级整合,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在多个应用中具备核心设备地位,且与其他先进封装平台高度兼容。2024年4月,应用材料收购Besi 9%股份,未来可能有更多合作。

新加坡的ASMPT,由荷兰ASMI持股,2021年左右布局混合键合,设备聚焦两类结构,强调多项性能,在亚洲有广泛客户群,设备进入部分封测厂商验证流程。其去年获首批HBM混合键合机订单,计划2024年第三季度向HBM客户出货第二代设备。

韩系设备厂表现积极

韩美半导体2022年进军该市场,目标提供国产替代方案,2023年完成首台设备样机开发,SK海力士是其主要合作客户,设备有望在HBM4E项目中作为辅助产能导入。

韩华半导体2023年成立半导体设备事业部,以并购+自研方式推进,重点开发晶圆对晶圆混合键合设备,尚处于样机验证阶段,已争取到三星部分技术验证项目支持。

其他厂商中,LG电子着手研发混合键合机,设定2028年量产目标,与韩国Justem联系密切,参与相关政府项目。日本佳能公司子公司佳能机械加紧开发混合键合技术,计划2026年后推出相关封装解决方案。

国内企业努力突围

国内企业也在混合键合领域努力突破,取得了一定成果。

芯慧联新在江苏常熟举办D2W混合键合设备SIRIUS RT300及首台W2W混合键合设备CANOPUS RT300出机仪式,打破该设备国内市场长期空白状态,实现半导体键合设备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研发的设备在键合强度、键合界面间缺陷情况、对准精度、微扭曲等核心技术指标排名前列,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青禾晶元自主研发的12寸晶圆混合键合机对准精度达国际领先水平,接连突破设备精度、材料融合、工艺量产三大壁垒,建成国内首条高端键合衬底产线,实现成本降低40%,打破国外对键合衬底产品的垄断。

艾科瑞思2023年发布的D2W混合键合设备、拓荆科技2024年发布的W2W混合键合设备被Yole Group收录,成为首次入选的国产设备,标志着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在高端封装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具备与国际厂商竞争的实力。

不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国产设备在精度和稳定性方面仍有一定差距,需要持续投入研发、提升技术水平。

尾:

混合键合已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在摩尔定律放缓的背景下,它作为先进封装关键技术,将推动半导体行业向更高集成度、更优性能迈进。

内容来源于:半导体行业观察:决战混合键合;半导体产业纵横:三星、SK海力士采用混合键合技术改变半导体供应链;中关村在线:三星SK海力士布局HBM4混合键合技术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AI芯天下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911711/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24529.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