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A GOLF女子菁英赛:一场赛事,掀起女性运动经济的“她变革”

IP归属:上海

文章AI导读

一键萃取文章精髓,核心观点即刻呈现

文/纪德

编辑/子夜

在世界范围内,“全女”赛事正不断涌现。

从高尔夫、排球、网球到电竞,越来越多以全女性选手为核心的体育赛事,吸引着公众目光。

女性运动员的人气也在肉眼可见地上升。在奥运赛场上拼下金牌的郑钦文、冬奥会上惊艳全场的谷爱凌、频频登上热搜的吴艳妮,她们不仅成绩亮眼,个性也十分鲜明,在社交媒体上自带传播力。

过去在职业体育里,男运动员收入普遍高于女运动员,算是常态。但这几年,情况正慢慢改变。根据专业体育媒体Sportico的数据,2024年全球收入前15的女运动员,总收入达到2.21亿美元,比前一年涨了27%。

可以说,女性正在作为一种新力量,悄悄改变着赛事经济的样貌。

在众多体育项目中,高尔夫堪称女性职业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

一批以年轻球员为代表的女性高尔夫选手正在崛起。根据最新世界排名,中国选手殷若宁、王馨迎与刘艳分别位列第5、第53和第101位。而高尔夫这项传统上被认为“小众”的运动,也正吸引越来越多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女性用户群体的关注。

随着高尔夫赛场上女性运动员和观众越来越多,带来的声量自然也跟过去不一样了。这样一个正在升温的赛道,吸引了不少目光,FILA GOLF就是其中之一。

于是,FILA GOLF看准时机,落下一子——用一场专业女子赛事,进一步押注这片潜力市场。这不仅仅是一场竞技赛事,更像是一次围绕女性运动经济的商业探索。

1、不止竞技,更是多元参与的“女性运动场”

秋日的北京,一座山地球场上,来自八个国家的108位女性球员正在专注比赛。

她们当中,有久经沙场的老将,也有刚转职业的新秀;有人气与实力兼备的明星选手,也有从业余身份“火箭式”升入职业的黑马。

作为中国女子职业高尔夫巡回赛的核心一站,“2025女子菁英赛”设置了70万元的总奖金,吸引了国内顶尖的女子球员参与。

她们的目标一致,在起伏的球道间挥杆、前行,像是一场与自己的对话,“把杂念击向远方”,也重新锚定内心的笃定。

赛事的最高荣誉,是一座专为女性选手打造的奖杯,其设计打破常规,以流畅而优雅的线条,凝练出女性高尔夫运动所蕴含的力量与优雅。

许赢夺得“2025FILA GOLF女子菁英赛”冠军

但这场赛事的意义远不止于奖杯与排名。

赛事提出了“Create Herstory”的口号,把参赛球员亲切地称为“斐高女孩”,意图重塑新一代女性高尔夫运动员的群体肖像,并传递给大众。

FILA GOLF品牌营销总监苏晓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赛事,打造一个专属女性的高水准舞台。我们想要激励的,不仅仅是参赛球员,更是每一个在各自人生赛场上努力的‘她’。”

这种共鸣,其实早已传递到赛场之外。场外观众区里,不少高尔夫爱好者举着手机拍摄,激动得握不稳手机。赛后,还有幸运观众拿到球员的签名,近距离互动。

特别的是,这次赛事首次将外围区域对公众开放,让更多人能走进来、留下来,感受高尔夫的气氛。

这其实是FILA GOLF一直在做的事——构建一个能够长期吸引女性消费者、激励女性球员的运动生态环境。

我们能够看到,于品牌层面,FILA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推出了高尔夫专业线,曾签约最伟大的女子高尔夫选手之一南希·洛佩兹;2022年,它在中国正式设立FILA GOLF子品牌,陆续开出多家专门店;去年9月,它落地了首届女子菁英赛,今年已是第二届。

投入正在见到回响。一方面,品牌通过装备支持、赛事奖金和代言合作,为球员搭建起更稳定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球员们专业、自信又时尚的形象,也通过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反过来为品牌注入鲜活的故事。

今年3月,FILA GOLF正式官宣殷若宁成为品牌代言人。这位2023年登顶女子高尔夫世界第一、斩获大满贯女子PGA锦标赛冠军、手握五项LPGA巡回赛桂冠的选手,在多场国际赛事中身穿FILA GOLF定制专业装备亮相,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国女子高尔夫的风采。

从现在来看,FILA对女性运动经济的布局,展现出前瞻性的视野。过去两年正是女性运动在赛事关注度与商业赞助方面的爆发起点,而FILA GOLF对女子高尔夫运动长期、稳定的投入,已开始给品牌带来可持续的商业回报。

2、女性运动经济的“FILA样本”

FILA GOLF的野心,从来不是只办一场热闹的比赛。它真正想做的,是深度挖掘高尔夫这项运动背后的多元价值。

其实,瞄准女性运动经济的品牌不少,但像FILA GOLF这样,直接下场办职业赛事的,并不多见。

在一个专业运动领域里,赛事就像品牌的“身份证”,是建立专业形象和信任感的关键一步。

这次的女子菁英赛,凭借其核心分站赛的官方定位、70万元的高额奖金,以及北湖九号这样的顶级场地,稳稳地立住了专业调性。

有了专业的底色,下一步就是走进人心。

每一次赛事,都是一次品牌精神的传递。就像足球之于阿迪达斯,瑜伽之于lululemon,高尔夫正逐渐成为FILA的标志性运动符号。

品牌只有通过对某一体育项目进行长期而专注的投入,才能真正赢得目标人群的情感认同与价值回报。

但FILA GOLF想得更远——它想要将这种情感认同,转化为用户心智的持续占领。

所以,它开始搭建一个全周期的互动场景:赛前发布装备指南,赛中则设置了各种有趣的体验环节,比如万圣节主题的扭蛋、高尔夫球彩绘,还邀请代言人何沐妮到场互动。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观众留下来、玩起来。

这背后,其实是在解决高尔夫运动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它已经撕掉了“贵族运动”的标签,但还是被圈在一个小众的圈子里,那堵无形的围墙依然存在。

FILA GOLF想做的,就是亲手推倒这堵墙。在它的新规则里,高尔夫不是专属于运动员和精英的运动,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触碰的生活方式——核心是开放、包容和体验。

在女子菁英赛的现场,观众获得的不仅仅是一场竞技观赏,更是一种融合了社交、休闲与健康管理的全新生活体验。

而对FILA GOLF而言,这些触达到的高尔夫人群,本身就是一座宝藏。与他们建立深度联系,就为后续的“产品转化”铺平了道路。

赛事期间,以高尔夫为灵感的“Golfcore”风格服装成功进入大众视野。现场设置的冬日高球主题快闪店,让观众亲身体验FILA GOLF与Shelby and Sandy合作的胶囊限定系列,为高尔夫爱好者提供了既时尚又专业的冬季保暖新选择。

在不少高尔夫爱好者看来,FILA GOLF恰好找到了那个平衡点:既专业,又时尚,还能融入日常穿着。

如果我们退一步看,FILA GOLF做的,其实是完成了一个清晰的商业闭环:用专业赛事建立信任,用大众体验扩大流量,最后通过产品完成转化。

这个模式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再是单纯的营销事件,而是一个可以持续运转的商业模板。它预示着,女性体育IP完全有潜力成为连接品牌、用户与消费场景的核心枢纽。

当然,布局高尔夫这样目前仍属小众的运动,需要一点耐心和远见。这就像打一场高尔夫,优秀选手总是看得远几步,为下一杆做好准备。

FILA GOLF正在做的,正是这种长期主义的布局——它并非追求立竿见影的回报,而是提前打下基础,等待赛场与市场共同成熟的那一天。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连线Insight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22951/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26413.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