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天下丨趋势丨800VDC架构成下个关键路径,GaN市场获将迎爆发式增长

IP归属:广东

文章AI导读

一键萃取文章精髓,核心观点即刻呈现

前言

当单颗GPU功耗突破千瓦级、单机柜功率向兆瓦级跃迁,AI数据中心正遭遇供电体系的物理极限。

传统低压供电系统已无法承载算力爆发式增长,800V高压直流架构将成为下一代数据中心的标配,而氮化镓(GaN)作为实现这一架构的核心器件,正迎来市场爆发的关键节点。

这场由算力需求驱动的能源革命,正在重塑半导体与数据中心产业格局。

作者| 方文三

图片来源|网 络

算力飙升倒逼供电革命,800VDC架构成必然选择

AI大模型参数规模的指数级增长,直接引发了数据中心功率密度的爆炸式提升。英伟达GPU路线图显示,2022年Hopper时代单机柜功率约40kW,到2027年Rubin Ultra架构时将突破1MW,五年间增长近25倍。

这种跃升使得传统供电系统暴露出致命短板,800VDC架构的推出成为破解困局的关键。

传统54V直流架构的局限性在高功率场景下愈发凸显。从能效来看,多级AC/DC转换使系统总效率仅为85%,大量电能在转换中损耗为热能,既增加散热成本又降低运行稳定性。

在空间占用上,以英伟达GB300系统为例,8个电源架需占据64U机架空间,严重挤压计算卡安装空间,形成电源与GPU的"空间争夺战"。铜缆消耗更是惊人,1MW机架采用54V供电需200kg铜缆,若扩展至1GW数据中心,铜缆用量将达50万吨,成本与重量均不可持续。

800VDC架构通过电力传输逻辑的重构实现了全方位突破。电压提升至800V后,传输电流下降约15倍,铜损减少90%,系统能效提升10%–13%,端到端能效突破90%。

在英伟达展示的Kyber样机中,单柜NVL576系统内含72个算力托盘,每托盘仅0.5U高却能提供12kW以上功率,空间利用率较上一代提升4倍。

架构简化带来的附加价值同样显著:取消机架内AC/DC电源单元后,PSU数量减少70%,故障率大幅降低,维护成本至多可节省70%。

英伟达明确规划了800VDC架构的落地时间表:2027年起推动数据中心机架电源从54V直流向800V高压直流过渡,率先应用于Rubin Ultra GPU系统。

这一规划并非孤立行动,ADI等核心器件厂商已推出配套解决方案,提供从热插拔保护到高压转换的全链路支持,确保架构具备99.99%的冗余度与强韧性,满足AI工厂7×24小时不间断运行需求。

GaN:800VDC架构的核心技术支撑

800VDC架构的实现高度依赖功率器件的性能突破,而GaN凭借其独特的材料特性成为最佳选择。这种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是硅的3倍,击穿场强是硅的10倍,在高频、高压场景下展现出硅基器件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电源技术高频化、高效化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在800V到终端供电的全链路转换中,GaN器件实现了效率与密度的双重突破。当前800VDC架构的主流转化方案采用100V GaN器件的Buck方案,效率比硅方案提升1%以上,频率提高3倍,电感体积减少30%。

对于GPU供电这一关键环节,30V氮化镓可运行在2MHz以上,能显著缩小电感体积并增强动态响应,完美适配Rubin Ultra时代突破6000A的GPU大电流需求。

英诺赛科推出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实现了从800V输入到GPU终端的全覆盖,能量转换效率超99%,成为英伟达供应链的核心支撑。

协同效应正在加速行业替代进程

从技术成熟度看,8英寸GaN-on-Si晶圆量产技术的突破大幅提升了器件一致性,英诺赛科已实现1.3万片/月的产能规模,并计划进一步扩产。

从生态适配性看,英伟达已联合英飞凌、纳微半导体、英诺赛科等头部厂商构建800V生态,形成"架构标准+核心器件+系统方案"的完整产业闭环。

国内企业也已实现关键突破,英诺赛科作为全球唯一覆盖15V-1200V全电压谱系的GaN供应商,打破了欧美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垄断。

相较之下,传统硅基器件已触及物理性能天花板。在800V电压等级下,硅器件需通过复杂的多芯片并联实现功率承载,不仅增加了电路复杂性和故障风险,还导致模块体积庞大,无法满足兆瓦级机柜的高密度需求。

碳化硅(SiC)虽具备高压特性,但高频性能不及GaN,更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等中高频场景,在数据中心电源的高频转换环节竞争力较弱。

多重驱动力共振,GaN市场迎来爆发拐点

多机构预测显示,GaN市场将从当前的十亿级规模向百亿级跃迁,成为半导体产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Omdia预测,2025年全球800VDC数据中心电源市场规模将达30亿美元,2023-2025年复合增长率超40%;

GaN器件在800VDC中的应用占比将从2024年的15%提升至2026年的40%,对应市场空间超50亿美元。

仅英伟达相关的GaN市场规模就有望在2027年达到15亿美元,若包含云服务商的ASIC需求则可能突破25亿美元。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测算更为乐观:用于数据中心的GaN功率半导体全球市场将由2024年的1.36亿元增加至2028年的14.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81.0%。

除数据中心外,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高压化趋势同样拉动GaN需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GaN器件可提升车载电源转换效率,延长续航里程;

在储能场景中,其高频特性有助于缩小储能变流器体积,提高能量密度。

综合多场景需求,全球氮化镓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30年突破100亿美元,形成千亿美元级的潜在赛道。

尾:

全球各国对半导体自主可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第三代半导体成为重点扶持领域,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能扩张上获得政策红利。

资本市场对GaN赛道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太龙股份等企业通过与核心GaN厂商合作切入供应链,估值潜力逐步释放。

从行业发展规律看,每一次算力革命都必然伴随供电体系的升级,而核心器件的突破往往成为技术跃迁的关键。800VDC架构与GaN器件的结合,正是当前AI算力革命的必然结果。

随着2027年英伟达Rubin Ultra架构的量产落地,GaN市场将正式进入爆发期,不仅重塑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格局,更将为全球数字经济的绿色高效发展提供核心支撑。

这场由高压供电引发的技术革命,正在书写半导体与数据中心产业的新篇章。

内容参考来源于:纳微芯球:纳微白皮书:以GaN与SiC技术重构下一代800 VDC数据中心电力基础架构;充电头网:英伟达与英诺赛科共绘800VDC蓝图,AI数据中心规模将迎来新一轮爆发;时氪分享:深度解读英伟达800VDC架构,氮化镓迎来大规模爆发时刻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AI芯天下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911711/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26388.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