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加密市场传统的低迷月份,今年,似乎也无意外。从市场走势而言,9月价格表现平平,主流货币多呈波段震荡,比特币10.5万-11.7万区间支撑稳健,ETH则在3800-4700美元内波动。从宏观市场来看,美联储在9个月后再度开启降息周期,市场却因消息落地不升反降,叠加日渐增长的衰退预期,市场仍然呈现出防御态势,上涨动力不足,直到10月才在降息、政府关门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实现增长,但值得警惕的是,这一上涨有提前对宽松周期乐观定价的成分。从行业热点而言,CZ鼎立站台的Aster成功催生市场对PreDEX的关注,但Aster自身的局限性使其目前更多以话题性而非实用性引发瞩目。从国内来看,由于政策原因,此前大火的RWA、稳定币均有所降温。
政策方向,香港加密资产监管再进一程。香港金融管理局2025年9月8日向本地银行业界发出《银行业监管政策手册》(SPM)新模块CRP-1《加密资产分类》征求意见稿(,拟对即将于2026年初落实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加密资产监管标准的银行资本金新规,进一步明确监管指引。从具体内容来看,CRP-1再度明确加密资产定义,厘清了其监管范围与适用对象。加密资产被定义为主要依赖密码学和分布式账本技术(DLT)或类似技术;可用于支付或投资目的,或用于获取商品或服务。CRP-1的适用对象聚焦于持牌金融机构,只要持牌参与银行业务,无论国有还是私企,都归属于其中。适用范围也相当广泛,自持有、代客持、托管以及通过衍生品予以接触加密资产都需进行严格的风险控制。从行业影响来看,援引律师观点,CRP-1对加密资产的管束持续收紧,针对高风险加密资产,银行将拒绝交易,用户需要依托其他平台,代币化资产可选种类减少,合规稳定币则严格限制在持牌交易所,审核与限制趋严。此外,尽管CRP-1中提到的全面风控可切实提升资产安全性,但相对应的是要应对更为严苛的反洗钱规定,KYC更严格,差异化资产波动也有所差异。
投融资方面,9月投融资市场呈现收缩之势。9月发生区块链投融资事件71起,事件环比减少20起,融资总金额仅为152.21亿元,环比大幅度下滑42.73%。币股企业融资进一步走低,本月币股投融资总额仅为83.18亿元,相比上月再度跌幅59%。币股退潮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红利散失。财库企业大幅增加,屯币溢价在9月显著走低,导致财库企业的融资飞轮遭遇困难;其二是监管趋严,美SEC与金融业监管局在9月底宣布对部分财库企业展开调查。值得关注的是,币股赛道走低,但普通投融资有所增加,随着宽松周期的开启与山寨的带动,加密市场仍表现出积极情绪。从细分赛道而言,数字货币赛道表现强势,9月事件数与融资金额双双位于首位,以21起事件获得金额90.6亿元,但同样延续上月下降趋势,金额环比减少62%,是9月下降最为显著的赛道。从增长来看,Defi在本月表现亮眼,以11起事件获得金额18.20亿元,比前值大幅上涨5.54倍。基础设施持续吸金,本月完成事件数14起,虽事件数环比减少2起,但金额从8月的8.93亿元进一步上涨至25.12亿元。工具类融资表现稳定,11起事件获得金额3.18亿元,基本与上月持平。链游与NFT持续低迷,链游9月仅融资2起,金额环比下降87.53%至0.44亿元。
应用方向,预测市场在近月引发了广泛讨论。在预测市场中,Polymarket和Kalshi呈现分庭抗礼之势,约90%的资金集中这两大平台,估值已接近数十亿美元。从差异化来看,前者玩法更加密原生,强调去中心化,预测领域涵盖更广泛,政治、经济、体育、娱乐等均有囊括,而后者则以合规为竞争力,作为获美国CFTC批准的合规交易所,具有天然的破圈潜力。体育市场是Kalshi的核心领域,交易量中高达96%来自体育赛事,仅橄榄球赛事就占了84%。从交易数据来看,Polymarket自成立以来的累计交易量为6100万笔,而Kalshi为3000万笔,仅有前者的一半。尽管交易量出于劣势,但从增长势头而言,Kalshi表现强劲。Kalshi通过Dune平台以每周名义交易量计算的市场份额从2025年1月的8%上升到2025年9月的62%以上。三个月前,Polymarket的日均交易量约为14.7万笔,而Kalshi的日均交易量为14.2万笔,较2024年的2.4万笔提升明显。从现有格局而言,Polymarket和Kalshi的竞争将走向白热化,Polymarket份额与声量更大,成功将押注模式改造成交易模式,Kalshi则凭借合规的优势呈现弯道超车之势,两者是鹿死谁手还是殊途同归,仍需时间检验。
数字人民币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9月在演讲中建议,在宏观层面,目前数字人民币作为中央银行直接负债,实行100%准备金。客户将资金存入钱包后,资金即回笼至央行。基于现责权利一致,穆长春强调,为保障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加上价格预期相适应,同时提升商业银行和用户的积极性,应该对数字人民币的计量框架进行升级,同时通过币串和全局统一账本等业务技术特性,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货币服务。整体来看,数字人民币从2014年发展至今,已经历了理论研究、闭环试点到开放试点三大阶段,并逐渐从技术可用性转至使用便捷性,从技术突破延申至实践操作,从规模优化到机制完善,并进一步向着生态构建迈进,但即便如此,数字人民币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尤其是当下,群众使用率、机制有效性都成为了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正如穆长春所言,更应与时俱进,以主动求变应对挑战,让数字人民币在理论与实践上进行改革升级,真正成为群众所用、群众想用、群众乐用的货币。数字人民币之外,如火如荼稳定币、RWA被按下了暂停键,据财新报道,互联网平台、中资券商、中资银行等在港机构均被要求暂缓涉及加密资产的各类业务。
以下为月度报告内容节选:
扫下方二维码购买报告全文,或加入陀螺科技会员,先人一步洞察产业“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