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投区块链 就别踩这五大陷阱!

IP归属:

“温州帮”携40亿资金杀入币圈;一季度全中国区块链投资6.81亿,轻松拿下去年近半的投资总额;比特币截止昨日,已开采1700多万个,总价值过万亿人民币……

  当场外的人,只看到区块链行业不断传来超出商业常识的新闻时,场内的人,早就把这一波浪潮当成了暴富的通途。

  差别在于,有的成了“韭菜”,有的在割“韭菜”。甚至,“韭菜”的队伍波及到了原本看似极度专业的互联网投资机构。

  在互联网投资中,大家习惯于讨论的是商业模式、产品及定位,而区块链领域目前没有成熟的应用,产品从技术角度而言也不会快速落地,更别提成熟的商业模式。

  因此,互联网领域过往成功的投资经历,在区块链上,根本就不适用。

  到底什么是适用的?锌财经拿着这个问题,邀请了Node Capital合伙人史翔宇(负责投资业务)来回答,他的投资案例包括:NKN、DxCoin、LiteX等区块链项目。

  史翔宇认为,当务之急,就是看明白区块链投资背后隐藏着的,五大陷阱。

  陷阱一:迷信快速落地

  外界对于区块链的批评,主要针对的是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真正的落地项目。

  但是,互联网从概念的出现到落地,差不多用了十年左右。我们认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区块链应用是比特币,从它诞生到现在恰好也是十年左右。

  从区块链应用的出现到成熟落地,是需要一定过程的。

  在投资区块链项目的时候,只能从逻辑层面去推演,判断这个项目本质上能够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期待它未来实现哪种效果。至于落地,这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陷阱二:迷信用户基数

  很多人对区块链的项目提出了质疑,认为即便是现在用户量最大的区块链应用,用户量也是非常少的,基本上只是几千几万这样一个级别。

  于是很多人就在想,如果我本身在互联网产品里面有大量的用户,那我直接把这个用户转过来,岂不是很快就能碾压其他的区块链应用。

  事实上,区块链是在重新打造一个全新底层架构的产品,把原有用户转过来这个事情,我们还没有看到过任何成功的案例。

  陷阱三:迷信模式创新

  我们在做互联网投资时,每天都在讲模式上有什么创新,但是在区块链领域的投资,不能单纯地从模式创新这个角度去理解,因为区块链从本质上来讲是对互联网的一次结构性升级。

  在一个全新的结构还没有成型之前,我们去谈模式创新,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

  还有一个类似的误区是,唯应用场景论。做互联网投资时,我们首先会问,这个项目的应用场景是什么,能够带来何种价值?

  但是做区块链投资时,这个思考习惯又走不通了。比如说以太坊,在最初的时候,我相信连创始人都没预测到如今的应用场景。

  陷阱四:迷信超高利润

  做互联网投资时,我们肯定是希望这个公司的营收和利润越高越好。

  但是区块链有一个本质的精神,就是把利益还给用户,让参与社区共建的个体和用户,能够得到他应得的利润。

  如果在一个区块链项目中,公司一味地追求超高额利润,他的社区通常很难建立,这样的项目也往往会失败。

  陷阱五:迷信快速迭代

  精益创业之父史蒂夫·布莱克(Steve Blank)一直在推崇MVP,用一个最小的可行的产品,去实践和印证创新的想法,然后通过不断的迭代来提升这个产品。这是互联网创业时代的产品开发逻辑。

  然而在区块链时代,当一条公链主网上线的时候,它背后则代表了,我们要制定一个共识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一旦制定之后是不能够随意更改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把共识的标准完整地设定下来,之后其它的开发可以去快速迭代,但是共识的标准是不能够快速迭代的。

  最后,当被问到对个人投资者有哪些建议的时候,史翔宇说道:“我们团队现在是以每个月大概一百五十份白皮书的工作量在筛选项目,我们依然有可能在有些项目上发生亏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凭什么说一个普通的投资者,随随便便挑几个项目就一定能够成功呢?”

来源:金融之家

本文来源:陀螺科技 文章作者:Jhon
收藏
举报
Jhon
累计发布内容7篇 累计总热度10万+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Jhon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5/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77.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