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迅雷在区块链行业“搞事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之前玩客云、玩客猴、链克就赚足了人气,不过迅雷并不满足于此。
就在前天,4月20日,迅雷发布了全球首个拥有百万级并发处理能力的区块链应用——迅雷链,首次突破了智能合约的场景限制,形成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应用场景。
迅雷链的总工程师来鑫,介绍了迅雷链的五大特点:
第一,卓越性能,百万级并发处理能力,采用独创的同构多链框架(homogeneous multichain framework),在业内率先实现了链间的确认和交互,不同交易可以分散在不同链上执行,从而达到百万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每秒处理的交易数);
第二,请求秒级确认,基于强一致性的共识算法,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第三,简易接入,强大兼容能力;
第四,弹性扩展,应对突发流量能力;
第五,节省成本,开发一步到位。
看起来好像很牛X的样子,很厉害的样子,咱们继续往下了解。
按照迅雷方面的官方介绍,迅雷链基于拜占庭容错(PBFT)共识算法,实现超低延迟的实时区块写入和查询;单链的出块速度可达秒级,而且保证强一致性,不会产生分叉,从而保证快速、可靠地完成上链请求。
上述性能优势让迅雷链形成完善的区块链底层系统,加上天然具备可信、公开、透明、可追溯的属性,因此开发者能够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所有逻辑处理,无需额外购买服务器,业务开发成本、迁移及维护工作量大幅降低,从而可以自主构建多种新型区块链应用。
这么一看,感觉更加牛X更加厉害的样子了。
有媒体在报导这件事时,写过这样一段话:“区块链被业界视为加速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核心技术之一。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进入区块链行业的企业,迅雷已通过技术创新率先将区块链落地到大规模应用场景中,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例如云计算。并开启了区块链3.0时代,突破了智能合约场景,解锁更多应用可能。”
哈希不太认同这段话,说区块链3.0时代或许为时尚早。不管币圈还是链圈,咱们还是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比较好,步子大了走路容易扯到那啥...
OK,咱们暂且不去深究3.0的事儿,迅雷链将来应该能够支持多个行业的多种商业场景落地,这一点是可以预见的,
有一点很重要——迅雷链跟其他链智能合约不同,它将每一个开发者分区隔离,单独提供服务,并且帮助审核代码,减少漏洞的发生。
总得来说,从官方详细的介绍来看,迅雷链的确有其他链不可比拟的优势,不过,这也让哈希想到了小米最近推出的WiFi链。
02
另一边,迅雷最大的股东——小米,前几天也发了区块链的新产品——WiFi链。
光从名字上看,似乎也是一条链,还跟WiFi有关系。怎么的,是能加快我家WiFi速度还是我能蹭隔壁邻居家的网呢?
都不是,可以说是非常“标题党”了——小米的WiFi链,它并不是区块链,更像是一个区块链游戏!
“WiFi链”以区块链技术,计量每一个链条节点的贡献,并为之提供回报。对于具体回报内容,在测试期,小米提供了加密兔、F码等兑换物。
小米的WiFi链中存在“米粒”与“生长因子”两种不同形式。
“米粒”是小米链生态中的通货,可以理解为token,总量有限,每日产量固定,获取难度随时间推移增大,且可用于消费和兑换。
“生长因子”就是算力,决定收获“米粒”的数量。
用户可绑定一个WiFi,WiFi节点下的连接设备可以为用户贡献“生长因子”,连接设备越多,“生长因子”也就越多,且每日都需更新数据。想要获得更多生长因子,也可通过绑定WiFi、邀请三位好友以及每日登录的定期任务获取。
小米生态链副总裁唐沐在微博上表示:“‘WiFi链’不是区块链,只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做的一个小应用探索;‘米粒’不是币,只是一个最小的去中心化记账单位。是团队憋了很久的一个尝试。”
大家注意看前面那段话最后一句:在测试期,小米提供了加密兔、F码等兑换物。
这么看来,似乎就是一款换汤不换药的游戏,而且这与网易星球非常相似。说实话,从用户的角度说,哈希认为有些“游戏疲劳”。没有创新,毫无新意,很难引起用户的认可和喜爱,而且这类游戏需要每天“肝”,对于哈希菌来说,不好玩的游戏就只有三分钟的热度,完全没有持续玩下去的兴趣。
03
关于迅雷和小米的关系,有的朋友应该知道,小米是迅雷最大的股东,所有有玩笑说,迅雷姓雷,雷军的雷。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迅雷不太像是一家独立上市公司,更像是一家在纳斯达克上的小米子公司。(不知道的朋友,你的时差已经差了好几年啦)
那么怎么理解两家公司各自进军区块链各自布局?
迅雷的区块链业务包括玩客云,玩客云是赚钱宝团队打造的一款产品,可以获得玩客币(后更名为链克),可以挖水晶(水晶计划)等等。
玩客云作为赚钱宝团队倾力打造的区块链产品,区块链为玩客云带来的唯一收益就是以前卖赚钱宝的时候是直接发钱,现在因为“区块链”三个字的明星效应,指数级增长的用户入了坑。
因为之前大多数用户并不在意一个星期十几块的收益,赚钱宝始终没有形成轰动效果。而尽管玩客币的价值可能也差不多,但是有了区块链这个“万能标签”,一切就都万事大吉。
但是,由于投机者的大量涌入,链克的波动与全网计算力的供需不再挂钩。如果你想通过链克购买云服务,则必须承担链克价格每日坐过山车可能带来的机会成本。
这么一来,风险大大增加,可能今天还能拿一万的链克买套房,明天就只能买一块砖了。
所以,这一点显然不是小米这位股东愿意看到的。
小米布局区块链也不是这一天两天了,老板亲自下场做区块链,很有可能就是认为迅雷做出来的产品并不是小米想要的,或者是认为做的并不够好。
不过呢,小米这边的加密兔没有实现价值,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这个WiFi链到底能在区块链浪潮中掀起多大的水花呢?
一切让时间给答案吧。
来源:哈希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