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几乎被XMX的群炸掉了。
据统计,XMX社群目前已经组建电报群人数已经多达两万左右。并在12小时内就拉满99个名为「3点钟&XMX全球社群联盟」的500人群。
同时,为该项目站台的一众大佬更是星光耀眼,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泛城资本创始人陈伟星、火星财经王峰、三点钟发起人玉红、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尚进、千方基金创始人点付大头等等。
社群轰炸、大佬站台。习惯的手法,熟悉的操作,浓浓的韭菜味。
恍惚间,似乎又梦回2017。
技术,存在吗?
「去中心化的操作系统、公链、多条功能性侧链、泛娱乐为大方向、游戏引擎。」这是XMX的定位。
每一个名词背后都是区块链领域的痛点,每一个痛点背后都是一座技术大山,如何解决?
同样是采用Dpos共识的公有链,BM带领明星明团队,在有比特股、Steem两个项目做技术积淀的背景下开放,耗时一年仍然远未达标。3000多个漏洞就像悬在EOS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对于一个还什么都还没有的XMX,玉红声称要打造「全球第一公链」。是不是XMX拥有比EOS更强的技术团队呢?
玉红称会成为全球第一公链
查阅XMX白皮书发现,XMX项目的CTO是Alex Nikolaev,这是何方神圣,仅凭一己之力,能主导如此高难度的开发吗?在2018年以前Alex Nikolaev在GitHub上面的贡献几乎为零。
Alex Nikolaev在GitHub上的代码更新频率
另外根据小野透露的情况,这个CTO也很有可能就是个空中阁楼。「XMX根本没有任何技术团队。」他非常明确得告诉31区。
高难度的技术壁垒,低配、数量奇少的技术开发人员,大占比的市场营销团队。这样的项目搭配,如何达到XMX的目标呢?
通过通读XMX白皮书,31区却还发现了一些抄袭的影子。例如,XMX采用的平台模型与QunQun相似度极高。
左边是QUNQUN模型,右边是XMX模型,相似程度很高
同时发现,白皮书的生态中还包括DAPP生态、WEBX.JS、API集成等,这些白皮书中也并未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例如白皮书中的提到的API集成功能。只是给出了一句:底层技术问题需要攻克,不断完善。
当然白皮书在更换版本时也出现了一些可笑的错误,例如新版白皮书中文白皮书和英文白皮书的token总发行量差了一个数量级。被网友发现之后,项目方才做了修改。
中国版白皮书总数量300亿代币
英文版白皮书总数量变成3000亿代币
谁是XMX背后真正的操盘者?
XMX项目表皮书介绍的关键人物中的两位分别是 CEO 程野和 PM Christopher Manzano。
程野作为XMX的CEO,履历中有一项是他参与投资包括「青云互动」等数十款网页游戏,通过天眼查发现,青云互动的法人代表就是玉红。Christopher Manzano是PM,据小野称:Christopher Manzano则是玉红创办的趣游科技的一名员工。
也就是说,XMX的CEO和PM,之前均是玉红的手下。
玉红是青云互动的法人代表
通过百度分别查询「XMX 玉红」与「XMX 程野」,得到的结果是,前者有900多个结果,后者却只有90个结果,玉红似乎与XMX的关系更加紧密。
百度查询结果
同时,就在2018年4月份,玉红发朋友圈声称:「350个BTC够买了域名以后,史上含金量最高的泛娱乐公链XMX首次澳门亮相!恭喜程野。」。
据调查,玉红所谓的域名就是XMX.com,而这个就是XMX 的官网。
玉红朋友圈中的动态
作为XMX项目的投资人、程野的前老板,玉红又始终在为XMX项目病毒式地组建社群。甚至不惜痛斥EOS为空气币,来为XMX博眼球。
为了理清这背后的逻辑关系,通过小野我们了解到:「玉红才是XMX背后的老板,程野是替玉红背锅的。」
玉红何许人也?2017年没有上车的他,在2018年2月份通过创建3点钟群,横空出世。
此后背着「3点钟群创始人」的身份,频繁出现在各大会场和项目的白皮书中。
「玉红错过了17年那一波,2018年迫不及待要用各种姿势上车。」小野说。
然而,玉红确实有一套。
据说,玉红在币圈是人见人爱的「连接器」。碰到什么事情,或者需要找什么人,只要联系玉红,他一定会帮你解决。
热心+广泛的人脉,让玉红在币圈左右逢源。
因此文章一开始看到的「12小时拉满99个500人大群」,也就不足为奇了。
玉红是专业的
6月3日开始,一个「3点钟&XMX全球社群联盟」的概念横空出世,并声称「21天内拉满2100个社群,105万人的规模。」
首日由99个大V带头,在12小时内完成建立99个500人的群。
游戏领域营销出生的玉红,对于这种「社群新玩法」,可谓是驾轻就熟。
众多大佬当天就纷纷宣布加入这场「伟大的实验」,更有大佬在自己朋友圈公开评价:「不得不佩服玉红的传销能力。」
某大佬在朋友圈的动态
「成立某某超级战队,编号为某某战队,参与本次区块链社区社群的伟大实验。3点钟XMX全球社群联盟。」这些口号也是XMX「战队」成立时必须要喊出的。
这是一种宣誓,也像是一种自我麻醉。
「区块链就是荷尔蒙」,是3点钟群建立的核心精神。
而XMX项目,从头到尾都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而在XMX项目群中,玉红成了所有人都顶礼膜拜的核心。
其实很容易看出,这种社群玩法并不神秘。
圈内知情人士小野向31区直言:「这个项目所采用的营销手段,是目前正常的区块链行业都不会去用的。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传销,大部分人明知道这点,但是心态就是赚一波就跑,总以为自己不可能就是最后一个。」
这样的「社群爆炸」和群里千篇一律的内容,已经很难说和区块链有什么关系了。
类似成千上万的社群,只能说都是一个个韭菜培养基地。项目方和大佬们,需要无数个这样社群来提供源源不断的韭菜供应。
况且,这样的社群传播,很容易冲破失控的边缘。
百万级规模的社群活动,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很难不引起相关执法者的关注。这本身也构成了XMX项目的一大系统性风险。
撇清关系
XMAX项目一共出现过两个版本完全不同的白皮书。
经过调查,该项目的白皮书对投资人做了较大的改动。新版的白皮书中对投资人与顾问内容分别做了很大的修改。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5月15日以后,XMX白皮书中将「玉红」的身份由「早期投资人」兼「XMAX项目发起人」改为「投资人」。
白皮书中玉红人物关系变动
这样的变动意义非凡。在国家三令五申禁止ICO的大环境下,每一个项目发起者头上都悬着一把达克摩里斯之剑。
对ICO,圈内大佬是避之不及的,即使发币,也设置了重重的「防火墙」。
玉红在这个项目中不断边缘化个人身份,让自己的下属做CEO,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样的手法,同为三点钟群群主的蔡文胜似乎也用过。
世道没变,人也没变
还记得曾被三点钟提出群的「宝二爷」吗?曾经的「三点钟」,因为一句「炒币赚钱」就被踢出群。
曾经的玉红豪言:「禁止一切炒币、代投、ICO相关话题」 ,并在4月份强烈谴责了「一上来就发币」的行径。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区块链这三个字,将要在「三点钟群」的带领下,改变世界的时候,一个个群主,已经磨刀霍霍了。
原来所谓的「2100个社群,105万人」热热闹闹地聚集在一起,终归要进入一个圈套。
前有蔡文胜和薛蛮子,今有玉红姐和陈伟星。
原来这一切早在几个月前都已经设计好。
就是这样一个项目,即将登陆交易所。此时,也许有一群嗜血狂魔正在屏幕背后研究着如何拉升,怎样出货。
而狂潮终将退去,这背后又会有多少个投资者黯然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