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0日举办的智荟中欧·北京论坛会上,中国银行原副行长、执行董事,神州信息服务集团联席董事长王永利发表了题为“美元稳定币发展和监管的启示”的演讲。他深入剖析了美元稳定币的兴起、发展以及其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的影响,结合数字人民币的现状,提出中国应加快技术革新、调整政策并且加强监管,以此抢占全球数字货币竞争的制高点。以下是对演讲核心内容的整理。
一、美元稳定币的兴起与挑战
王永利回顾了加密货币和稳定币的发展历程。2008年比特币白皮书发布,2009年首个比特币区块诞生,这标志着加密货币时代的开端。2013年以太坊推出,通过智能合约和ERC - 20协议推动了ICO(首次代币发行),极大地促进了加密资产市场的繁荣。比特币价格从2013年初的200多美元一度飙升至1300美元,引发了全球对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关注。然而,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剧烈,难以作为稳定的价值尺度,这催生了与美元等值挂钩的稳定币(如USDT)。USDT于2014年底发布白皮书,2015年正式上线,它依托公共区块链技术,构建了全球化、7×24小时不间断的支付清算体系,这与传统银行主导的SWIFT体系形成了鲜明对比。
稳定币的出现推动了加密资产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加密资产市场的发展又反过来促使稳定币的规模不断扩大。USDT和2018年推出的USDC(接受美国监管的美元稳定币)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超过99%的稳定币与法定货币挂钩,其中美元稳定币占据绝对优势。王永利指出,美元稳定币的成功得益于美元作为全球中心货币的地位,但其去中心化的特性也带来了监管缺失的问题。例如,USDT的储备透明度问题曾引发争议,2022 - 2023年加密市场动荡(如FTX倒闭)导致部分稳定币价格与美元脱钩,凸显了加强监管的重要性。
美元稳定币的快速发展对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构成了挑战。王永利强调,如果数字人民币在支付效率和清算成本方面无法与美元稳定币竞争,其国际化进程将会受到限制。特别是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他对加密资产和稳定币持支持态度,进一步加速了美元稳定币的发展,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了冲击。
二、稳定币监管的全球趋势与变化
王永利指出,将稳定币纳入监管已成为全球趋势。美国、欧盟、中国香港等地正在加快相关立法和监管工作,中国也需要尽快制定相应政策。被纳入监管的稳定币将发生本质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严格的合规要求:稳定币发行需要获得牌照,并且要满足KYC(了解你的客户)、AML(反洗钱)、CFT(反恐怖融资)等监管要求。高度匿名的去中心化特性将大幅减弱,中心化管理程度加强。
-
足额储备与透明度:监管要求稳定币必须有100%的足额储备,储备资产需托管给第三方,每月接受独立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禁止以信贷方式超发稳定币或将储备资产用于抵押。
-
功能限定:稳定币被定位为支付工具,而非投资或投机标的,不得向持有人支付利息或收益,类似于商圈内的代币(如购物券、积分),仅在特定领域起到补充作用。
王永利强调,经过监管后的稳定币将失去部分去中心化优势,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虽然USDT凭借先发优势获得了丰厚利润,但随着更多稳定币的出现,其市场份额可能会被逐渐瓜分。此外,稳定币的监管需要与加密资产交易平台、法定货币兑换环节的监管相配套,全球协调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三、数字人民币的机遇与革新方向
王永利认为,稳定币只是货币数字化进程中的过渡形态,数字人民币才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在央行数字货币(CBDC)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与美元稳定币相比,数字人民币在国际化影响力和技术体系方面仍存在差距。他提出了以下建议:
-
借鉴稳定币技术:数字人民币应借鉴稳定币的公共区块链技术和全球化支付清算模式,提高支付效率,降低清算成本。目前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流通中现金),仅替代了不到3%的货币总量,功能受到限制。未来应将其扩展为人民币的全面数字化,替代所有可替代的货币形态。
-
调整政策与先行先试:加密领域是大国博弈的关键领域,中国需要调整对加密资产和稳定币的政策。可以通过中国香港进行先行先试,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但必须确保由中国进行严格监管。国内和海外版本的数字人民币应分开设计,以适应国际化需求。
-
加快立法与配套建设:中国需要加快稳定币和加密资产的立法与监管工作,构建安全可控的数字货币生态。同时,结合公安部推动的数字身份认证体系(如网号、网证),形成数字人民币与数字身份的协同优势。
-
抓住战略机遇:特朗普反对数字美元为中国提供了一个窗口期。如果中国能够率先推出技术先进的数字人民币,将在全球数字货币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显著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四、理论思考与货币本质
王永利从理论层面探讨了稳定币与货币本质的关系。他指出,货币是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和流通的价值通证,其核心属性不依赖于具体的实物或实体载体。货币的表现形态从贝壳、金属到纸币,再到数字化(如账户、钱包中的加密字符),不断演变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强风险控制。稳定币作为法定货币的代币,仅在特定领域发挥辅助作用,无法取代法定货币。
他进一步分析,美元稳定币的国际化影响力超过了许多国家的CBDC,原因在于其全球化支付体系和市场化机制的灵活性。数字人民币需要突破现有体系的限制,采用类似稳定币的公链技术,实现点对点、无国界的低成本支付。同时,多个国家发行的稳定币和数字货币将引发国际竞争,需要全球进行监管协调以防范风险。
结语
王永利最后强调,加密领域的快速发展是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美元稳定币的成功为数字人民币提供了借鉴方向,但其去中心化特性在监管下将逐渐减弱。中国应抓住美国暂缓数字美元的机遇,加快数字人民币的技术革新和国际化进程,结合数字身份体系,构建全球领先的数字货币生态。这不仅关系到人民币国际化,更是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的战略需求。
通过学习稳定币的模式、调整政策、加强监管,中国数字人民币有望在全球数字货币舞台上取得突破,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