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ropic 完成 130 亿美元融资;新一代画质技术杜比视界 2 发布;AI 浏览器 Dia 被收购

IP归属:广东

文章AI导读

一键萃取文章精髓,核心观点即刻呈现

阿里巴巴自研 AI 芯片,新芯片将兼容英伟达生态

近日有消息指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云计算部门已开发出一款全新的 AI 芯片,旨在填补英伟达受美国出口管制后在中国市场留下的空白。这一消息推动阿里巴巴美股股价在上周五大涨,盘中一度上涨超过 10%,而英伟达、AMD 及台积电等美台半导体公司股价则出现下跌。

图源:网络

据悉,阿里巴巴此次推出的新芯片主要用于 AI 推理阶段,适用于聊天机器人、语音助手和推荐系统等多种场景。与此前仅面向特定应用的芯片不同,这款新芯片为通用型设计,并且兼容英伟达的软件生态系统,方便中国工程师将现有程序迁移至新平台,无需从头开发。

受美国出口限制影响,英伟达目前仅能向中国出口 H20 芯片,但该产品也因政策变化和安全担忧在中国市场受阻。在此背景下,阿里巴巴、寒武纪、 沐曦和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纷纷加快自研芯片步伐,力图实现 AI 技术自主可控。 沐曦近期也推出了内存容量超越 H20 的新芯片,并计划实现量产。

阿里巴巴 CEO 吴泳铭在财报电话会上重申,未来三年公司将在云计算和 AI 基础设施领域投入超 530 亿美元。2025 财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云智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6%,达到 47 亿美元,成为公司增长最快的板块。新芯片的本地化生产也标志着中国高端芯片制造能力的提升,尽管与美国产品仍有差距,但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中国 AI 产业链正加速追赶。

xAI 推出高速经济型 Agentic 编程模型 Grok Code Fast 1

近日,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 xAI 正式发布了全新的 agentic 编程模型 grok-code-fast-1,标志着其在 AI 自动化编程领域迈出重要一步。该模型以速度快、成本低为核心卖点,专为开发者日常高频编程任务设计,兼顾了性能与经济性。

图源:xAI

据官方介绍,grok-code-fast-1 从零开始构建,采用全新的模型架构,并在训练过程中与多家合作伙伴密切协作,反复打磨模型在实际开发平台中的表现。该模型能够熟练调用 grep、终端、文件编辑等常用工具,适配主流 IDE 环境。发布初期,grok-code-fast-1 将在 GitHub Copilot、Cursor、Cline、Roo Code、Kilo Code、Opencode 以及 Windsurf 等平台免费开放试用。

grok-code-fast-1 的推理速度表现尤为突出。据 xAI 公布的基准测试结果,该模型每秒可生成约 160 个 tokens,远超同类产品。作为对比,OpenAI GPT-5 每秒约 50.1 个 tokens,Gemini 2.5 Pro 为 92.4,Claude Sonnet 4 则为 78.7。此外,grok-code-fast-1 支持高达 256k tokens 的上下文窗口,能够一次性处理相当于数百页文本或代码,大幅提升了对大型代码库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在实际评测中,grok-code-fast-1 在 SWE-Bench-Verified 子集上取得了 70.8% 的成绩,展现出较强的实用性。该模型对 TypeScript、Python、Java、Rust、C++ 和 Go 等多种主流编程语言表现出色,能够独立完成从新项目搭建、代码解答到精准修复 bug 等多样化任务。

xAI 表示,grok-code-fast-1 的定价为每百万输入 tokens 0.20 美元、每百万输出 tokens 1.50 美元、每百万缓存输入 tokens 0.02 美元,兼具高性价比和强适用性。未来,xAI 将持续迭代更新,计划推出支持多模态输入、并行工具调用和更长上下文的新版本,进一步拓展模型能力和应用场景。

腾讯开源 Hunyuan-MT 高性能翻译模型,少数民族语言翻译表现突出

近日,腾讯正式开源了两款自研高性能翻译模型——Hunyuan-MT-7B 和 Hunyuan-MT-Chimera-7B,在国际权威机器翻译评测 WMT2025 中斩获 31 个语种对中的 30 项第一,表现超越谷歌翻译等主流工具。

图源:腾讯

Hunyuan-MT-7B 仅有 70 亿参数,体积远小于同类竞品,但在 Flores200 等国际基准测试中,其翻译效果已媲美甚至超越 GPT-4.1 等闭源大模型。两款模型均支持 33 种语言互译,涵盖中文、英文、日文及多种小语种,特别对中文与哈萨克语、维吾尔语、蒙古语、藏语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双向翻译表现突出。

腾讯技术报告显示,Hunyuan-MT 系列在多项评测中相较谷歌翻译提升 15% 至 65%,对比 Gemini 2.5 Pro、Claude 4 Sonnet 等专有系统也大幅领先。Hunyuan-MT-Chimera-7B 作为业内首个开源集成翻译模型,通过融合多模型译文进一步提升专业领域翻译的准确性和表达质量。

在高效性方面,Hunyuan-MT-7B 支持低算力设备部署,推理速度快、成本低,适用于从高性能服务器到边缘设备的多种场景。模型及代码现已在 Hugging Face 和 GitHub 平台开放下载,支持社区及企业自由调用和二次开发。腾讯方面表示,模型训练采用多阶段精细化流程,训练数据覆盖 112 种语言和方言,尤其在少数民族语言数据积累上具备行业领先优势。此次开源有望推动全球翻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与创新,为多语种交流提供更高质量的 AI 支持。

OpenAI 计划在印度建设 1 吉瓦级数据中心,推动“星际之门”全球扩张

据多家媒体报道,AI 巨头 OpenAI 正在印度筹划建设一个容量至少为 1 吉瓦(GW)的大型数据中心,这将成为其“星际之门”(Stargate)全球基础设施扩张的重要一环。知情人士透露,OpenAI 目前正物色本地合作伙伴,项目落地后有望成为印度规模最大的同类设施之一。微软、谷歌等科技公司此前已在印度投资类似项目。

图源:OpenAI

该数据中心的具体选址和时间表尚未公布,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可能会在本月访问印度期间宣布相关计划,OpenAI 方面对此未予置评。

此次印度计划不仅有助于为当地用户提供定制化 AI 聊天机器人服务,还能缓解数据外流的担忧。印度已成为 OpenAI 全球第二大用户市场,公司计划在新德里设立办公室,并积极招聘本地团队。此外,OpenAI 已推出面向印度市场的低价订阅服务 ChatGPT Go,并承诺参与印度政府的 IndiaAI 计划,协助开发大型和小型语言模型。

此次扩张是 OpenAI 全球基础设施布局的一部分。此前,公司已在美国本土启动“星际之门”项目,与软银和甲骨文合作建设 4.5 吉瓦算力容量,并在挪威和阿布扎比布局多个大型数据中心。

Anthropic 完成 130 亿美元融资,估值跃升至 1830 亿美元

Anthropic 日前宣布完成 F 轮融资,融资总额高达 130 亿美元,公司最新估值达到 1830 亿美元,较今年早些时候的 615 亿美元大幅提升。此次融资由 ICONIQ、富达管理与研究公司(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以及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领投,其他参与的投资方还包括 BlackRock、Blackstone、Coatue、Altimeter、Insight Partners、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 等多家全球知名机构。

图源:Anthropic

根据官方新闻稿和多家媒体报道,Anthropic 的企业客户数量已超过 30 万,年化营收在 2025 年初约为 10 亿美元,仅八个月后已突破 50 亿美元,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科技公司之一。公司“大客户”数量也实现近 7 倍增长,指的是每年贡献超 10 万美元营收的企业账户。

Anthropic 的 Claude Code 产品自 2025 年 5 月全面上线以来,已成为开发者的主力工具,三个月内使用量增长超过 10 倍,年化营收已超过 5 亿美元。公司旗舰模型 Claude Opus 4.1 近期在 SWE-bench Verified 编码基准测试中取得 74.5% 的新纪录,领先于 OpenAI 和 Google 的同类产品。

公司表示,最新一轮融资将用于满足不断增长的企业需求,深化 AI 安全研究,并推动国际市场扩展。Anthropic 首席财务官 Krishna Rao 表示,投资者对公司财务表现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ICONIQ 合伙人 Divesh Makan 也称赞 Anthropic 在技术、研究和客户服务方面的卓越表现。

杜比发布新一代 HDR 画质技术杜比视界 2,AI 内容智能技术提升画质表现

9 月 2 日,杜比实验室宣布推出全新一代 HDR 画质技术——杜比视界 2(Dolby Vision 2),标志着电视显示技术迈入新阶段。此次升级不仅提升了画质表现,还引入了 AI 智能内容优化和创意驱动的运动控制等创新功能,旨在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观影体验。

图源:杜比

杜比视界 2 采用重新设计的图像引擎,并结合 AI 内容智能技术,能够根据观众所观看的内容、所在环境及设备类型,自动优化电视显示效果。新技术中的 Precision Black 能有效提升暗场细节,让画面更加清晰,同时保护创作者的艺术意图。Light Sense 则利用环境光检测和内容源的参考光数据,进一步微调画质,确保在不同环境下都能获得理想观感。针对体育赛事和游戏,杜比视界 2 还带来了白点调整与运动控制优化,满足实时场景的特殊需求。

此外,杜比视界 2 的双向色调映射功能充分发挥现代高性能电视的亮度和色彩优势,实现更高的亮度、更锐利的对比度和更丰富的色彩表现,同时保持艺术创作的原貌。值得一提的是,Authentic Motion 创意驱动运动控制工具首次允许制片方在每个镜头中灵活调整运动参数,减少不必要的画面抖动,呈现更具电影质感的画面。

杜比视界 2 将分为标准版和 Max 版,后者专为高端旗舰电视打造,具备更多高级画质功能。首批搭载该技术的电视品牌为海信,采用 MediaTek Pentonic 800 芯片,并集成 MiraVision Pro 图像处理引擎。同时,法国媒体集团 CANAL+ 也宣布将全面支持杜比视界 2,未来更多内容和设备有望加入该生态系统。

杜比视界 2 的问世,预计将推动电视行业画质标准再度升级,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体验。

苹果 AI 机器人研究员跳槽 Meta,再现人才流失

近日,苹果公司顶级 AI 机器人研究员 Jian Zhang 已离职并加入 Meta Robotics Studio,成为 Meta 在 AI 领域收获的又一高端人才。据多家媒体报道,除了 Jian Zhang 之外,苹果 AI 基础模型团队的三名工程师—— John Peebles、Nan Du 和 Zhao Meng 也已分别跳槽至 OpenAI 和 Anthropic。这一波离职发生在八月底至九月初,进一步加剧了苹果在 AI 领域的人才流失现象。

图源:苹果

据悉,Jian Zhang 此前在苹果领导一个专注于自动化技术和 AI 应用的学术团队。该团队今年已出现多次人员变动,早在四月,其下属 Mario Srouji 就已离开苹果,转投 Archer Aviation 负责 AI 产品开发。苹果的基础模型团队近期累计流失约十位成员,包括团队负责人庞若明(Ruoming Pang),后者此前被 Meta 以高达两亿美元的多年度合约挖走。

Meta 以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和发展空间吸引了大量苹果 AI 人才,而苹果自身则因内部对是否采用第三方大模型技术的讨论,以及 Apple Intelligence 推出不及预期,导致团队士气受挫。苹果目前正积极寻求与 OpenAI、Anthropic 和 Google 等公司合作,以推动 Siri 及 AI 产品的升级,但最终方案尚未敲定。

尽管人才流动在科技行业较为常见,但苹果 AI 团队的持续“出血”引发了业界对于其未来 AI 战略和研发实力的担忧。苹果方面对此未予置评,而多名 AI 团队成员据称正在积极寻求新的工作机会,苹果 AI 人才流失的趋势短期内或将持续。

Mistral 即将完成 20 亿欧元融资,估值达 120 亿欧元

法国 AI 初创公司 Mistral 正在完成一轮 20 亿欧元的投资融资,本轮融资后估值达 120 亿欧元,使其成为欧洲最具价值的科技创业企业之一。

图源:Mistral

据 Bloomberg 报道,此次融资是 Mistral 自 2024 年 6 月以来的首次大规模募资,当时公司估值为 58 亿欧元。Mistral AI 由前 DeepMind 研究员 Arthur Mensch 及前 Meta 研究人员 Timothée Lacroix 和 Guillaume Lample 于 2023 年创立,专注于开源语言模型与面向欧洲用户的聊天机器人 Le Chat 的开发。

Mistral AI 此前已获得来自 a16z、General Catalyst、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Bpifrance 和 BNP Paribas 等全球知名投资机构超过 10 亿欧元的投资。公司还计划利用外部资金在法国建立数据中心,并与 Nvidia 合作开发新的 AI 云服务 Mistral Compute。与此同时,全球 AI 领域竞争加剧,OpenAI 和 Anthropic 等美国同行也在不断扩大融资规模。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欧洲 AI 创业公司投资同比增长 55%,有 12 家初创企业晋升为“独角兽”,显示出欧洲 AI 赛道的强劲发展势头。

OpenAI 斥资 11 亿美元收购 Statsig,任命创始人为应用首席技术官

近日,OpenAI 宣布以 11 亿美元的全股票交易收购软件测试初创公司 Statsig,并任命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Vijaye Raji 为新设立的“应用首席技术官”(CTO of Applications)一职。此次收购是 OpenAI 历史上规模第二大的收购,标志着其在应用业务领域的进一步扩展。

图源:X

据悉,Vijaye Raji 将直接向 OpenAI 应用事业部新任 CEO Fidji Simo 汇报,并负责 ChatGPT、Codex 及未来更多 AI 应用的产品工程工作,涵盖基础设施与产品线的完整体系。Raji 拥有丰富的大型消费级工程管理经验,曾在 Meta 担任重要技术职位,并创立了 Statsig。Statsig 成立于 2021 年,是业内领先的实验平台,为企业提供 A/B 测试、功能开关和实时决策服务。此次收购将加速 OpenAI 在产品开发和实验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创新速度。

交易完成后,Statsig 团队成员将成为 OpenAI 员工,但公司将继续作为独立实体在西雅图运营,持续服务现有客户。OpenAI 表示,将采取稳健的整合策略,确保客户体验的连续性,并让团队专注于其核心优势。

此外,OpenAI 还宣布了一系列高管调整。原首席产品官 Kevin Weil 将转任“AI for Science”副总裁,带领新团队推动 AI 科学平台的发展。工程负责人 Srinivas Narayanan 则升任“B2B 应用首席技术官”,负责企业级和政府端的 AI 应用业务。多位产品负责人也将直接向 Fidji Simo 汇报。

此次收购和高管调整,反映出 OpenAI 持续加码应用业务,推动 AI 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实际落地。交易尚需监管审批,预计将很快完成。

AI 浏览器 Dia 被收购,金额 6.1 亿美元

9 月 4 日,企业协作软件巨头 Atlassian 正式宣布以 6.1 亿美元现金收购 The Browser Company,这家纽约初创公司是 Arc 和 Dia 浏览器的开发商。此次收购旨在推动 Atlassian 在 AI 时代下的产品创新,打造专为知识型工作者设计的新一代浏览器。

图源:Atlassian

The Browser Company 创立于 2019 年,先后推出了主打定制化和标签管理的 Arc 浏览器,以及于 2025 年年初上线、聚焦 AI 助理和多标签智能交互的 Dia 浏览器。Dia 允许用户与多个标签页进行对话,甚至能跨应用操作,例如在不同表格间移动数据或直接查询日程安排。此次收购将重点发展 Dia 浏览器,把 AI 技术与企业级安全、合规和管理需求深度结合。

Atlassian 联合创始人兼 CEO Mike Cannon-Brookes 表示,现有主流浏览器并未真正满足知识型工作者的需求。通过此次收购,Atlassian 将整合自身在企业协作领域的经验与 The Browser Company 的创新能力,加速 Dia 的企业级发展步伐,并承诺 Dia 不会仅仅成为 Atlassian 产品的“外壳”,而是继续服务于广泛的工作场景。

The Browser Company 的 CEO Josh Miller 指出,AI 浏览器赛道竞争激烈,未来 12 至 24 个月或将决出行业赢家。加入 Atlassian 能为 Dia 提供更大规模的分发渠道和资源支持,助力其快速占领市场。Arc 浏览器将继续维护但不再进行新功能开发,未来重点将转向 Dia 及其 AI 能力的提升。

此次交易预计将在 Atlassian 2026 财年第二季度完成,这一收购将加速浏览器与 AI、SaaS 应用的深度融合,为知识型工作者带来全新体验。

华纳兄弟起诉 Midjourney 侵犯超级英雄形象版权

近日,华纳兄弟探索公司(Warner Bros. Discovery)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联邦法院对知名 AI 图像生成公司 Midjourney 提起诉讼,指控其未经授权生成和分发包括超人、蝙蝠侠、神奇女侠、兔八哥等知名角色的图片和视频,涉嫌大规模侵犯知识产权。据悉,Midjourney 的订阅服务允许用户通过人工智能生成与华纳兄弟旗下角色极为相似的作品,并在海外社交平台如 Reddit、Discord 和 Instagram 等广泛传播。

图源:法律诉讼文件

图源:法律诉讼文件

华纳兄弟探索公司在诉状中强调,Midjourney 的 AI 模型在训练过程中擅自使用了大量受版权保护的影视内容,且生成的图片与原作几乎难以区分,涉及角色的服装、姿态等细节高度还原。华纳兄弟认为,Midjourney 已具备技术手段屏蔽侵权内容,但出于商业利益选择对版权方“零保护”,导致其平台成为“版权侵权的温床”。华纳兄弟探索公司要求法院判令 Midjourney 停止相关侵权行为,并索赔每项侵权最高达 15 万美元。

此次诉讼是继迪士尼和环球影业今年六月联合起诉 Midjourney 后,另一家好莱坞巨头加入对 AI 版权争议的法律战。三大影视公司均表示,AI 企业通过“抓取”网络上的影视数据训练模型,未向内容创作者支付报酬,严重损害了行业利益。华纳兄弟指出,旗下 DC 宇宙系列电影 2018 至 2023 年全球票房超过 70 亿美元,强调维护版权是推动内容创新和投资的基石。

目前,Midjourney 尚未就此诉讼作出公开回应。随着 AI 技术在影视、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内容版权保护与创新之间的法律边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安克发布硬币大小 AI 录音器 Soundcore Work,售价 100 美元

近日,安克创新(Anker)发布了一款 AI 录音器 Soundcore Work。这款设备以“硬币大小”为最大亮点,直径仅约 2.31 厘米,重量仅 10 克,可通过挂绳或磁性夹扣佩戴在衣物上,便于随身携带,极具便携性。Soundcore Work 预计于 9 月上市,并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全球范围内推出,售价为 99.99 美元,基础功能无需额外付费,用户可选择每月 15.99 美元的订阅服务以解锁更多高级功能,具体细节尚未披露。

图源:安克

图源:安克

Soundcore Work 配备双麦克风,支持一键录音,双击设备可标记会议或对话中的重点内容,便于后续查找。安克表示,该设备采用 GPT-4.1(未来将升级至 GPT-5.0)进行语音转录和智能摘要,支持超过 100 种语言。用户可通过 Soundcore 手机应用访问录音及转录文本,支持搜索及导出多种格式。录音内容在本地加密存储,转录及摘要时会被临时上传至云端处理,处理完成后自动删除,确保用户隐私安全。

续航方面,Soundcore Work 单机可持续工作 8 小时,配合专属充电底座最长可达 32 小时。相比市面上其他同类产品,Soundcore Work 在体积和价格方面更具优势,进一步降低了专业人士和内容创作者的使用门槛。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前方智能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911845/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25085.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