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天下丨科创丨珠海500亿国资挂牌,国资整合时代的一缕缩影

IP归属:广东

前言

近年来,国资国企重组案例频繁出现,部分重组形成了超级LP。

当前,国有LP的改革已经启动,重组后的国资正从[资本供给者]转变为[产业赋能者],引导更多资金、资源流向硬科技等新兴产业领域,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注入强大动力。

作者| 方文三

图片来源|网 络

500亿超级国资平台诞生

5月28日,珠海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珠海新一轮国企国资改革重组的关键成果,正式揭牌成立。

珠海科技集团的核心职能现已明确——旨在通过股权重构、业务整合、资本聚合,构建成为珠海科技产业发展的核心平台。

回顾一个月前,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与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将联合成立珠海科技集团。

华发集团将部分股权及资产(包括华发科技股权)注入珠海科技集团,作为其资本投入。

此次专业化整合完成后,珠海科技集团将成为格力金投的股东,而珠海市国资委依旧保持实际控制权,公司的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保持不变。

在双方整合之后,依托旗下华发科技产业、华金资本、珠海科创投、格力金投、横琴创投等多元化投资平台,珠海科技集团目前已累计投资约2000家科创企业,其中上市或过会企业近200家。

其投资版图涵盖了智谱华章、智元机器人等前沿领域,也包括壁仞科技、跃昉科技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者,以及高景太阳能、珠海冠宇等产业链核心企业。

2020年4月,《珠海市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方案》正式出台,其核心目的在于推动资源的整合与资本的有效运作,加速国有经济的布局优化、结构调整以及战略性的重组。

方案内容涵盖了格力集团在转让格力电器股权后,重组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安保集团升级为市管企业序列;华发集团对城建集团和安居集团进行整合等关键举措。

至2024年,为提升国资国企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能,进一步消除同质化无序竞争,集中优势资源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方案内容包括将[九洲控股集团]整体无偿划拨至华发集团,整合[珠海交通集团]、[珠海港集团]、[珠海航空城集团]等,组建[珠海交通控股集团],以及将涉海国企资源整合至[海洋集团]等重大决策。

2025年,《珠海市2025年市属国有企业专业化整合方案》正式发布,标志着六年内的第三轮国资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的启动。

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新质生产力

通过此次重组整合,珠海国企科技产业资源将实现从[分散撒网]到[集群作战]的转变,达成[1+1>2]的整合效果,助力珠海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在新一轮发展周期中占据优势。

进一步而言,珠海科技集团将锚定[硬科技]领域,构建[天使/VC+PE+母基金]的全周期多元化投资体系;

系统性地布局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与未来赛道,推动[产业、科技、场景]三者的深度融合。

近期,珠海市的国资国企整合进程显著提速。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珠海方面进一步强调,[国资国企是珠海突破困局的关键所在]。

除了持续聚焦于上述领域的500亿超级国资平台外,珠海市还宣布将投入800亿基金,以推动新质生产力产业的发展。

5月23日,珠海市发布了《珠海市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通过11条政策措施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的供给,以促进产业发展。

针对大模型研发中算力成本高昂、初创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珠海市依托[云上智城]建立了数字化赋能平台,企业可租用算力、调用模型工具。

产业升级关键阶段国资改革成关键步骤

一方面,通过将分散的资源集中于优势企业,可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防止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同时推动区域内产业链的互补,并引导资源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另一方面,通过国资重组,各地亦可盘活存量资产,缓解风险。

近年来,诸如华发、格力等珠海市属国有企业在科技产业领域的布局成效显著,然而,从宏观视角审视,珠海科技产业资源分布相对分散,创新协同效应不足的问题依旧显著。

重组并非单纯的资源累加,而是旨在通过融合打破资源壁垒,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的效率与效益,构建规模与协同优势。

实际上,国资重组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资产合并,更是化学层面的效率重构:通过打破区域壁垒、集中优势资源。

随着一级市场资金供给结构中国资比例的不断提升,客观上导致了重复投资、资源壁垒等现象的出现。同一区域内国资争夺项目、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

国资之间的合作、区域内国资或其相同智能板块的合并,已成为提高效率、整合资源的重要途径。

尾:

珠海此次改革所展现的资本运作逻辑,与合肥的单一模式不同,显得更为复杂。

华发集团的园区运营能力与格力系的金融工具相结合,构建了[基金群+产业载体+上市公司]的闭环生态。

这种模式本质上将国资平台转型为[产业投行],既进行早期项目的风险投资,又通过控股上市公司提供退出通道,还能利用产业园区沉淀资产。

这种策略在硅谷由红杉等机构实践,而中国城市正试图利用国有资本复制这一链条。

部分资料参考:投资界:《500亿,一个超级国资诞生》,珠海房姐:《500亿!华发+格力!刚刚,珠海科技集团正式揭牌》,华发集团:《珠海科技集团揭牌,大湾区创新格局迎来新变量》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AI芯天下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911711/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22521.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