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与小游戏“二八定律”加剧:头部吃肉,尾部连汤都喝不上?

IP归属:广东

出海与小游戏一直是游戏股财报的重要角色,只不过,它们的发展各有不同。

过去一年,出海,看似是多数人的盛宴,实则是少数者的狂欢。

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游戏在海外销售收入为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但是头部厂商光环映照下的理想和现实总有差距,大量的游戏厂商面临海外收入下滑的窘境。

小游戏略有不同,但也正在走向趋同的道路。前两年,这一赛道不乏“弯道超车”的案例,但今年各大小游戏排行榜头部逐渐有固化的迹象。

世纪华通《无尽冬日》、三七互娱《寻道大千》、大梦龙途《向僵尸开炮》等大厂小游戏长期霸榜,新游突围难度较高。不过与出海相比,小游戏短平快的特性更能容纳“黑马”和“插班生”。如玩具厂商实丰文化凭借小游戏实现扭亏为盈,星邦互娱通过小游戏谋求上市。

51%游戏厂商出海收入下降,行业“二八定律”加剧

过往,诸多游戏厂商将出海作为缓解“内卷”,挽救生意下滑的“解药”。而今随着海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游戏厂商的海外收入变得越发不稳定。

近期,陀螺君统计40家上市游戏公司2024年的海外收入,发现有51%出现收益缩水,并且多聚焦在“1亿元”以下。这意味着中小厂商的海外拓展陷入瓶颈。

在这其中,海外收入降幅超过20%有智傲控股、掌游天下、电魂网络、掌趣科技、华清飞扬等,这些厂商要么产品处于生命周期后段收入回落,又未有新游接档,要么因出海竞争加剧投入减少。

电魂网络这两年虽建立起了海内外的发行业务团队,但来自联运、授权或者代理的产品营收都不大乐观,2024年其海外收入下降23.55%,主要是境外新上线的代理游戏版权金与分成成本以及游戏运维成本增加所致。

当然,也有部分游戏厂商受其他业务或者高推广投入所累。如智明星通曾依靠《列王的纷争》《The Walking Dead: Survivors》两款游戏实现超高的海外游戏收入。去年其虽上线《战地无疆》SLG游戏以及《冒险归来》小游戏,仍因足球业务的持续亏损,收入一降再降。

与之相对应,有长青产品傍身且资金充裕的头部厂商获得更多的资源与利润。上述数据显示,40家厂商中有2家海外收入过百亿,9家收入超10亿元,19家实现了海外营收正向增长。

其中,腾讯、世纪华通海外收入过百亿,三七互娱、昆仑万维海外收入超50亿元,神州泰岳、IGG、宝通科技、冰川网络等均进入“10亿俱乐部”。

腾讯去年在海外狂揽580亿元,同比增长9%。这主要得益于《PUBG MOBILE》《荒野乱斗》等长青游戏以及《Honor of Kings》《Age of Empires Mobile》等新游。当然,更重要的是腾讯的海外子公司Supercell 为其贡献了30亿美元(约216.13亿元人民币)的收益。

世纪华通去年战绩亮眼,海外营收113.68亿元,同比增长85.90%。旗下子公司点点互动凭借末日生存SLG《Whiteout Survival》狂揽150亿元收入,占总集团70%比重。这一游戏也在去年成功闯入全球手游收入排行榜TOP10,收入逼近10亿美元(约72亿元)。进入2025年,点点互动另一SLG新游《kingshot》海外月收入破1亿元,有望拉动母公司收入持续增长。

三七互娱海外游戏收入微降1.47%至57.22亿元。这些年,该公司凭借《Puzzles & Survival》《云上城之歌》等多款出海产品实现了海外超15倍的收入增长。

特别是《Puzzles & Survival》自2020年上线后累计流水已超过百亿元。点点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Puzzles & Survival》海外双端预估流水分别达到17.11亿元、26.49亿元、23.96亿元、17.33亿元。

这三家外,心动、神州泰岳、IGG、宝通科技、冰川网络等出海老牌厂商均有自己的杀手锏。

心动海外营收12.93亿元,同比增长88.09%。该公司这两年接连在海外上线了《出发吧麦芬》《铃兰之剑》《心动小镇》等多款产品。其中,《出发吧麦芬》表现出色,点点数据显示,该游戏2024年1月上线后累计全球总流水达13.6亿元,总下载超605万。

神州泰岳旗下两大SLG游戏《Age of Origins(旭日之城)》与《War and Order(战火与秩序)》能够让该公司在无新游上线状态下持续“躺赢”。去年,这两大游戏分别实现了35亿元和10亿元收入。

IGG的SLG游戏《王国纪元》收入虽有下滑,但年收入也有26亿港元(约23.91亿元人民),另外,其新游《Doomsday: Last survivors》《Viking Rise》收入增速明显,或将成为IGG新的收入支柱。

冰川网络因卡牌游戏《Hero Clash(超能世界)》的高收益而实现超70%的海外收入增长,但相应地投入也很高。报告期内,冰川网络的销售费用达到了23.02亿元,同比增长32.04%,以至于净利润由盈转亏。

从数据来看,无论是腾讯《PUBG MOBILE》的持续造血,还是点点互动《Whiteout Survival》的破局狂飙,厂商的海外增长密码始终指向两大核心——长青游戏的长尾价值与爆款新品的爆发力。

当下,在SLG、MMO等品类厮杀的红海中,海外市场早已脱离“躺赚”时代,产品迭代进度、用户留存体系、本地化运营深度,正构成头部厂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故而,拥有精品杀手锏与长线运营能力的厂商才能持续吃肉喝汤。

单款游戏流水过亿,小游戏扛起厂商“第二增长曲线”

与出海类似,小游戏也正在走向与出海趋同的道路。增速快、竞争强,头部厂商获大收益。

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小游戏市场收入达398.36亿元,同比增长99.18%。在如此快速增长的市场中,三七互娱、世纪华通、中手游等头部厂商受益明显。

三七互娱《时光杂货店》项目负责人廖佳年初曾在演讲时透露,与延趣合作的《寻道大千》全平台月流水峰值超7亿元,《叫我大掌柜》峰值月流水突破5亿元,《无名之辈》月流水突破2亿元。此外,三七手游本身发行的《小小蚁国》实现过月流水破2亿元的记录。

世纪华通虽未在财报中透露小游戏营收数据,但其曾在公告中披露,《无尽冬日》等微信小游戏在腾讯渠道赚走了约22.45亿元。资料显示,《无尽冬日》在2024年4月上线后迅速登录微信小游戏畅销榜第一,并连续保持榜首长达7个月。

中手游曾在2023年宣布小游戏年收入超过6亿元,去年其收入增长一部分来自小游戏营收。财报显示,该公司旗下小游戏《主公别跑》在2024年内曾录得多月流水过千万的记录,而《春秋玄奇》在2025年上线后两个月累计流水超过1亿元。

冰川网络、掌趣科技、博瑞传播等中小游戏厂商也在小游戏赛道上有所收益,冰川网络旗下回合制RPG小游戏《逍遥情缘》年收入达到1.2亿元;掌趣科技的小游戏《大圣顶住》去年流水有所下滑,但依然有超过1亿元的收入。

博瑞传播的微信小游戏《七雄争霸H5》年流水达到1亿元,《全民主公II》的年流水也有3300万。《全民主公H5》版本年流水超过了4700万。

正在申请IPO的游戏公司星邦互娱透露,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旗下《九州仙剑传》小游戏获得的收入为5.27亿元,《天剑奇缘》小游戏获得的收入为9.44亿元。

除此之外,B站、实丰文化、富春股份、名臣健康等也正加速小游戏赛道布局。

B站预计今年暑期上线《三国:谋定天下》小游戏版本;实丰文化依靠超百款小游戏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富春股份在今年年初完成了《秦时明月》小游戏的立项;名臣健康在推出《几何王国》《豌豆大作战》等游戏后还在开发一款开箱子玩法的小游戏等。

在厂商看来,以其过往在手游赛道积累的经验入局小游戏无疑极具优势。一方面,小游戏本身就是一个很难沉淀先发优势的赛道,其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且行业尚处于发展中后期,潜力大,机会多。另一方面,小游戏赛道投入小,回本快,见效明显,无疑是一个增收的好赛道。过往诸多成功案例也证明小游戏赛道确实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结语:

在国内游戏市场规模增速放缓,海外游戏市场陷入“强者愈强”的僵局下,小游戏以短平快的爆发力撕开新增长口——单款流水破亿、厂商扭亏为盈、黑马频出。

然而,这片看似遍地黄金的赛道,正因大厂入场加速洗牌:爆款生命周期短、先发优势难沉淀,能否持续“躺赚”仍是未知数。而小游戏出海亦然,机遇与挑战并行。下一局,游戏厂商能否在海外拼得一席之地抑或靠小游戏破局?还得看厂商长线运营的手段与产品迭代的速度。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游戏陀螺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286746/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22379.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