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智能Siri功能将推迟一年发布;谷歌发布最强单GPU AI模型Gemma 3

IP归属:广东

苹果智能 Siri 功能将推迟一年发布

2025 年 3 月 9 日,苹果公司正式宣布,原定于 iOS 18 中推出的智能 Siri 功能,包括个人情境感知、屏幕感知和应用内操作等,将推迟至“未来一年”发布。

图源:网络

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在开发新 Siri 功能时,未能及时整合统一的后端系统,导致现有 Siri 存在两个独立的“大脑”:一个处理传统指令,另一个处理更高级的查询。这种双系统架构增加了开发难度,并影响了软件的流畅性。苹果计划在 iOS 19 中推出统一系统,但这意味着 iOS 18 中承诺的功能将无法按时实现。

由于 Siri 功能的延迟,苹果原计划推出的智能家居中心也受到影响。该设备原定于本月发布,但由于其依赖于延迟的 Siri 功能,发布时间已被推迟。该智能家居中心被视为苹果进军智能家居领域的“重要一步”,预计将具备类似小型 iPad 的功能,支持语音控制家电、进行 FaceTime 通话等。

OpenAI 发布全新工具,助力开发者打造 AI 代理

OpenAI 于近日发布了一系列全新工具,旨在帮助开发者和企业更便捷地构建人工智能代理 (AI Agent)。这些新工具包括 Responses API 和 Agents SDK,将为开发者提供构建具备更强自主性和实用性 AI 代理所需的基石。

图源:OpenAI

据悉,Responses API 整合了网页搜索、文件检索和计算机操作等多项功能。开发者可以利用 Responses API 构建 AI 代理,使其能够像 OpenAI 自家的 Operator 代理一样,自主进行网络信息搜索,查阅公司内部文件,甚至执行计算机操作。

OpenAI 平台产品负责人 Olivier Godement 表示,Responses API 旨在为开发者提供“构建模块”,让他们根据自身需求和应用场景,打造最佳的 AI 代理。值得一提的是,Responses API 将逐步取代 OpenAI 现有的 Assistants API,预计在 2026 年中期完成过渡。

与此同时,OpenAI 还推出了开源的 Agents SDK,Agents SDK 被定位为 AI 代理工作流的“编排器”,旨在帮助开发者更有效地管理和协调多个 AI 代理协同工作,完成更复杂的任务。该工具包不仅支持 OpenAI 的模型,也兼容其他厂商的模型,如 Anthropic 和 Google 的模型。Agents SDK 的开源特性,体现了 OpenAI 拥抱开放生态的姿态,希望鼓励更广泛的开发者参与到 AI 代理的创新中来。

OpenAI 强调,新发布的 Responses API 和 Agents SDK 是在现有工具基础上的一次重大升级。这些工具的发布,不仅降低了 AI 代理的开发门槛,也预示着 AI 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 从单一任务的 AI 工具,向能够自主执行复杂任务的 AI 代理演进。

谷歌发布 Gemma 3,最强单 GPU AI 模型

谷歌近日发布了其最新的开源 AI 模型 Gemma 3,声称其为“全球最强单加速器模型”。Gemma 3 基于与 Gemini 2.0 模型相同的研究和技术,旨在实现高性能和高效率,尤其是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中。

图源:谷歌

Gemma 3 提供 1B、4B、12B 和 27B 四种参数规模,支持超过 35 种语言,并具备分析图像、文本和短视频的多模态能力。谷歌强调,Gemma 3 在 LMArena 排行榜上的初步人类偏好评估中,超越了 Llama-405B、DeepSeek-V3 和 o3-mini 等大型语言模型。

Gemma 3 在使用单个英伟达 H100 GPU 时,达到了 DeepSeek-R1 模型 98% 的准确率,而 R1 模型据估计需要 32 个 H100 GPU。此外,Gemma 3 还超越了 Meta 的 Llama 3。Gemma 3 引入了 128k token 的上下文窗口,并支持函数调用和结构化输出,以帮助自动化任务和构建代理体验。

为了进一步降低计算成本,谷歌推出了 Gemma 3 的量化版本,通过降低模型权重的数值精度,在保持高准确率的同时,减少模型大小和计算需求。

Cohere 发布 Command A 模型:仅需两块 GPU 即可运行

AI 初创公司 Cohere 于 2025 年 3 月 13 日发布了其最新的生成式 AI 模型 Command A,这是 Command-R 和 Command R+ 的继任者。该模型专为企业应用设计,在性能和效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Command A 模型可与 OpenAI 的 GPT-4o 和 DeepSeek-V3 相媲美甚至超越,但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其极低的硬件需求。它仅需两块 GPU(A100 或 H100)即可部署,而竞争对手的模型通常需要多达 32 块 GPU。这一效率优势对于需要内部部署 AI 解决方案的金融、医疗等行业尤为重要。

图源:Cohere

在速度方面,Command A 同样表现出色。它的 Token 生成速度可达每秒 156 个,比 GPT-4o 快 1.75 倍,比 DeepSeek-V3 快 2.4 倍。此外,它的首个 Token 生成延迟也远低于竞争对手。

Command A 的上下文窗口大小也翻倍至 256k 个 token(相当于约 600 页文本),这使其能够处理更大量的企业文档。该模型还强化了多语言能力,支持全球 23 种主要语言,包括增强的阿拉伯语方言匹配。

目前,该模型已在 Cohere 平台上提供,研究用途的开放权重版本也在 Hugging Face 上发布,并即将支持主要云提供商。

Meta 开始测试首款自研 AI 训练芯片

Meta 已开始测试其首款自主研发的 AI 训练芯片,这是该公司减少对英伟达等外部供应商依赖的重要里程碑。据路透社报道,Meta 目前正在小规模部署这款芯片,如果测试顺利,计划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广泛应用。

图源:Meta

这款新的训练芯片是 Meta 训练与推理加速器(MTIA)系列的最新产品。该芯片是一款专用加速器,专为处理 AI 特定任务而设计,这使其比通常用于 AI 工作负载的集成图形处理单元 (GPU) 更加节能高效。

开发自研芯片是 Meta 长期计划的一部分,旨在降低其庞大的基础设施成本,同时继续在 AI 工具上进行大量投资以推动增长。作为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公司,Meta 预计 2025 年总支出将达到 1140 亿至 1190 亿美元,其中高达 650 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主要用于 AI 基础设施。

据报道,这款芯片可能基于开源的 RISC-V 架构,这使 Meta 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定制指令集架构,同时无需向第三方支付版权费。如果属实,这可能是业界首批基于 RISC-V 的高性能 AI 训练加速器之一。

英特尔任命陈立武为新任CEO,3月18日起生效

2025年3月13日,英特尔宣布董事会已任命陈立武为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该任命自3月18日起正式生效。

据悉,陈立武曾于2024年8月辞去英特尔董事会职务,随着此次新任命生效,他将重新加入董事会。

图源:网络

陈立武在半导体及相关领域经验颇丰,曾在2009年至2021年期间担任Cadence Design Systems首席执行官,并领导公司成功转型。在其掌舵期间,Cadence收入实现了翻倍增长,营业利润率显著提升,股价涨幅更是超过3200%。

随着新首席执行官的正式确定,临时首席执行官大卫・辛斯纳将继续担任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米歇尔・约翰斯顿・霍尔索斯将继续担任英特尔产品首席执行官。而在寻找新首席执行官期间担任董事会临时执行主席的弗兰克・D・耶里,也将恢复董事会独立主席一职。

对于此次任命,陈立武表示:“我很荣幸能够加入英特尔担任首席执行官。我对这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公司怀有深深的敬意与钦佩,并且看到了重塑业务的重大机遇,我们可以借此更好地服务客户,为股东创造价值。”

台积电或与多家芯片巨头组建合资公司,运营英特尔晶圆厂

据路透社报道,台积电正积极推进一项合作计划,拟与英伟达 、AMD、博通以及高通等美国芯片设计巨头组建合资公司,共同运营英特尔的晶圆厂。台积电计划在该合资公司中持有不超过 50% 的股份,并负责晶圆厂的日常运营管理。

图源:TSMC

此举被视为台积电在响应美国政府振兴英特尔的号召,同时也是对英特尔近年来面临的业绩挑战的回应。英特尔在 2024 年遭遇 188 亿美元的净亏损,其晶圆代工业务的未来走向备受关注。

该合资计划的重点在于利用英特尔先进的 18A 制造工艺。据报道,英伟达、AMD 和博通等芯片设计公司已在评估使用 18A 工艺生产芯片的可能性。18A 工艺采用了背面供电和全环绕栅极晶体管设计等创新技术,被认为在性能和能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然而,台积电与英特尔在制造工艺、设备配置和化学物质使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为合资公司的运营带来了技术挑战。此外,英特尔 18A 工艺与台积电的 2 纳米工艺之间的技术优劣也成为双方谈判的焦点。

尽管面临技术和运营上的挑战,台积电仍积极寻求与多家芯片设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投资英特尔的晶圆厂。

英伟达CEO黄仁勋将于GTC 2025揭晓新一代AI芯片Rubin,以暗物质先驱命名

英伟达CEO黄仁勋确认将在3月19日的GTC大会上正式揭晓新一代AI芯片平台 “Rubin” 的技术细节。

图源:网络

据悉,英伟达下一代AI芯片将以“证实暗物质存在”的女性科学先驱Vera Rubin命名,延续该公司以杰出科学家命名芯片架构的传统。

自1998年起,英伟达就一直以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其新架构,公司的首款芯片基于 “Fahrenheit”(华氏温标创始人)命名,前一代 Blackwell 芯片则是以美国统计学家David Harold Blackwell命名。

黄仁勋预计将在GTC主题演讲中重点阐述 “Rubin” 平台的性能参数、配置方案及量产时间规划,市场关注焦点集中在“Rubin”能否延续Hopper和Blackwell的成功。

Manus创始人官宣开源计划,回应“越狱”风波

近日,通用AI Agent产品Manus引发广泛关注。有用户称通过简单请求成功获取其沙盒运行时代码,揭示了包括使用Claude Sonne模型等技术细节。

图源:网络

对此,Manus联合创始人季逸超回应表示,这并非意外或漏洞,而是设计的一部分,每个用户都可直接访问沙盒。沙盒是严格限制的环境,开发者能在其中测试新功能,其代码主要用于接收agent发出的指令,仅被轻微混淆处理,即便用户获取也不会威胁系统整体安全。

季逸超透露,Manus采用多agent协作架构设计,用户在与Manus交互时,实际上只与执行agent通信,而执行agnet本身并不掌握其他agent的详细信息。这种设计有助于控制上下文长度,避免性能下降。

Manus基础模型目前使用的是Claude和Qwen微调模型,团队早期受限于Claude 3.5 Sonnet v1(不支持长链推理),需大量辅助模型弥补不足,目前,Manus正在内部测试Claude 3.7,并将尽快发布更新。

季逸超表示,团队使用了许多开源技术,并一直秉持开源传统,将在不久的将来开源不少技术成果。

此外,在3月11日,Manus平台还宣布与阿里通义千问团队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通义千问系列开源模型,在国产模型和算力平台上实现Manus的全部功能。

目前两家技术团队已展开紧密协作,致力于为用户打造更具创造力的通用智能体产品。

对于该消息,阿里通义方面回应称,Manus和通义千问确实在进行开源模型方面的合作,内部期待与更多全球 AI 创新者开展合作。

另外,Manus创始人兼CEO肖弘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称,Manus母公司蝴蝶效应共完成两轮融资,总规模超过1000万美元,投资人包括真格基金、红杉中国、腾讯和王慧文(美团联合创始人)。

DeepSeek官方辟谣:R2发布为假消息

近日,有市场消息称DeepSeek-R2模型或提前于3月17日正式发布,还称R2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包括更出色的编程能力、多语言推理能力,以及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的准确性。

针对这一传闻,DeepSeek官方企业咨询账号在用户群中回应称,“辟谣:R2发布为假消息”。

图源:网络

上月,据路透社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DeepSeek正在加速推出DeepSeek-R2,其中两位知情人士表示,DeepSeek 原计划在5月初发布R2,不过现在希望尽早推出。

但截至目前,DeepSeek官方尚未正式公布R2的具体日期及技术细节。

阿里巴巴推出AI旗舰应用“新夸克”,告别传统搜索模式

3月13日,阿里巴巴宣布推出AI旗舰应用——新夸克。全新夸克基于阿里通义领先的推理及多模态大模型,将为2亿用户带来颠覆式体验。

图源:网络

据介绍,与市场主流的Chatbot不同,新夸克打破传统搜索框架,进一步将AI对话、深度思考、深度搜索、深度研究、深度执行整合于一个极简“AI超级框”内。用户在其中输入指令后,夸克智能中枢会自动识别意图,经规划梳理,调动不同模型和Agent模块执行任务。

目前,新夸克已能在AI搜索、AI写作、AI生图、AI PPT制作、学术研究、AI搜题、AI健康问答、旅行计划制定等多元场景下,为用户答疑解惑并完成任务。

对于升级的夸克,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夸克 CEO吴嘉表示,此次升级只是全新夸克的开端,随着模型能力持续迭代,希望夸克AI超级框能像机器猫的口袋一样,成为用户开启AI世界的入口。

智元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

3月10日,智元机器人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第一代通用具身智能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GO-1(Genie Operator-1)。

据悉,该模型开创性地提出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ViLLA)架构,由VLM(多模态大模型)和MoE(混合专家)组成。

其中,VLM借助海量互联网图文数据,实现了通用场景感知和语言理解能力;MoE中的隐式规划器通过大量跨本体和人类操作视频数据,获得了通用的动作理解能力;而Action Expert(动作专家)则凭借百万真机数据,实现了精细的动作执行能力。

GO-1大模型借助人类和多种机器人数据,可以让机器人通过观看人类操作视频,就能像人类一样学习和执行各种任务。该能力还可以泛化应用到各类的环境和物品中,有利于机器人快速适应新任务、学习新技能。

测试结果显示,GO-1的表现比之前的最好模型强很多,比如在倒水、清理桌面等任务上,成功率从46%提升到了78%。

图源:智元

李飞飞团队推出BRS框架,可让机器人实现高效家务操作

日前,李飞飞团队提出了一种面向多样化家庭任务的全身操作综合框架——“行为机器人套件”(Behavior Robot Suite,BRS),让机器人能够应对倒垃圾、整理衣物、刷马桶等实际的日常任务。

图源:网络

据介绍,BRS有两项关键创新,其中WB-VIMA是一种专门用于学习全身视觉运动策略的创新算法,它针对机器人各关节间强关联性,采用层级条件预测方式,按底座、躯干、手臂顺序解码动作,并利用自注意力机制整合多模态感知信息,实现精准协调。

而JoyLo则是为解决数据收集难题推出的,将Nintendo Switch手柄装在3D打印引导臂上,能让用户直观精准操控机器人全身动作,生成高质量示范数据,且成本低、门槛低。

研究团队在五项具有挑战性的家庭任务上对BRS进行了评估,这些任务在真实世界未经改造的环境中,使用人类日常接触的物品,且任务时长在60至210秒不等。

评估结果显示,BRS让机器人成功完成了多样化的家务任务,训练后的WB-VIMA策略平均成功率达58%,最高成功率为93%。在与其他接口及基准方法对比中,WB-VIMA表现均更优。

BRS系统在多项真实家庭任务中展现出卓越性能,能够在自然、非结构化环境中与未经改装的物体进行有效交互,意味着其将为攻克家庭移动操作难题带来希望,有望推动家庭场景中机器人的广泛应用。

谷歌DeepMind推出两款AI新模型,机器人未经训练也能理解现实世界

近日,谷歌DeepMind宣布推出两款新的AI模型 ——Gemini Robotics 和 Gemini Robotics-ER,旨在推动机器人在现实世界中完成更多复杂任务,为新一代实用机器人的发展奠定基础。

图源:DeepMind

其中,Gemini Robotics是一款视觉-语言-行动(VLA)模型,基于谷歌最新版本的旗舰模型 Gemini 2.0开发。通过新增物理动作输出模态,该模型能够使机器人在未经专门训练的情况下,快速理解并适应全新情境。

该模型在通用性、互动性和灵活性三个关键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不仅能够应对各种新环境与任务,还能与人类及周围环境进行自然交互,执行诸如折纸、打开瓶盖等精细物理操作。

另一款模型Gemini Robotics-ER(具象推理)则专注于空间推理,旨在帮助机器人更好地理解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主要被用于解决在实际操作中需要考虑物体位置与操作方式的推理任务。

据悉,谷歌正在开发一套 “分层安全策略”,Gemini Robotics-ER已针对特定情境下动作安全性评估进行训练。

此外,谷歌DeepMind已与Apptronik达成合作,共同致力于 “打造下一代人形机器人”,Gemini Robotics-ER也已向Agile Robots、Agility Robotics、波士顿动力和Enchanted Tools等 “受信任的测试者” 开放。

微软 Xbox 推出全新 AI 助手 Copilot for Gaming

微软正准备推出一款名为"Copilot for Gaming"的全新 AI 游戏助手,旨在为 Xbox 玩家提供游戏过程中的帮助与指导。根据微软最新公布的信息,这款 AI 助手将首先在 Xbox 移动应用上推出,并计划于 2025 年 4 月向 Xbox Insider 计划成员开放早期测试版。

图源:微软

Xbox 的游戏 AI 部门企业副总裁 Fatima Kardar 表示:"游戏是唯一一种你可能会卡关的娱乐形式,这时你需要有人站出来说:"。

据介绍,Copilot for Gaming 将作为一款多设备助手,同时存在于主机和 Xbox 移动应用上。随着新一代玩家习惯于同时使用多个设备,Xbox 旨在提供一种同步的多设备体验。

目前 Copilot for Gaming 展示的功能包括:

1. 提供个性化游戏推荐;

2. 在下载旧游戏时回顾存档进度;

3. 在《守望先锋》等游戏的重生间隙提供游戏技巧,如推荐角色选择或分析失误;

4. 在《我的世界》中提供游戏提示;

5. 基于玩家在不同游戏中的喜好推荐新角色或游戏风格。

然而,对比去年展示的概念视频,目前版本的功能似乎较为有限。一些评论指出,现阶段演示的功能大多是自动化一些玩家本可以轻松完成的任务,如安装游戏或接受游戏推荐。最有价值的功能可能是"回顾上次游戏进度",尤其对那些长时间未玩某游戏而忘记剧情的玩家来说非常有用。

索尼正在开发由 AI 驱动的互动式游戏角色

索尼互动娱乐公司正在开发一项新技术,使游戏角色能够通过 AI 与玩家进行对话交流。据 The Verge 报道,一段来自索尼 PlayStation 团队的内部视频被匿名人士泄露,展示了《地平线:西之绝境》中的主角艾洛伊(Aloy)的 AI 驱动版本。

图源:PlayStation

这段演示视频由索尼互动娱乐软件工程总监 Sharwin Raghoebardajal 进行讲解,他在索尼的 PlayStation Studios 先进技术组负责视频游戏技术、AI、计算机视觉和面部技术开发。视频展示了 AI 驱动的艾洛伊能够通过语音提示在游戏过程中与玩家进行对话。

据透露,这项技术使用了 OpenAI 的 Whisper 进行语音转文本处理,同时结合 GPT-4 和 Llama 3 来处理对话和决策制定。索尼还使用了其内部开发的情感语音合成系统(Emotional Voice Synthesis,EVS)进行语音生成,以及自家的 Mockingbird 技术来实现音频到面部动画的转换。

OpenAI 与 CoreWeave 签署 119 亿美元合作协议

据路透社报道,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供商 CoreWeave 于 3 月 10 日宣布与 OpenAI 达成为期五年、价值 119 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CoreWeave 将为 OpenAI 提供 AI 基础设施服务,用于其模型训练和向全球数亿用户提供服务。

图源:Getty Image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OpenAI 将通过私募方式获得价值 3.5 亿美元的 CoreWeave 股份,这将在 CoreWeave 首次公开募股(IPO)时完成。

这笔交易为 CoreWeave 即将进行的股票发行提供了重大推动,该公司预计将成为 2025 年美国 IPO 市场的焦点。CoreWeave 计划以超过 350 亿美元的估值上市,预计将筹集约 40 亿美元资金。

根据 CoreWeave 提交的 IPO 文件显示,该公司 2024 年收入达到 19.2 亿美元,相比 2023 年的 2.289 亿美元增长了近八倍。然而,其净亏损也扩大至 8.634 亿美元,高于 2023 年的 5.937 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微软贡献了 CoreWeave 约 62% 的收入,是其最大客户。

这笔交易也反映了 OpenAI 正努力减少对微软的依赖,寻求多元化的计算资源。除了 CoreWeave 外,OpenAI 近期还与软银合作启动了名为"Stargate"的潜在 5000 亿美元数据中心计划,并与甲骨文达成了数据中心协议。

智谱获5亿元战略投资,首个城市级大模型空间将落地珠海

日前,珠海高新区、华发集团和智谱签署合作协议,宣布联合智谱搭建首个城市级GLM大模型空间——“智谱+珠海华发空间”。

同时,华发集团也已战略投资智谱5亿元人民币,用于推进智谱基座GLM大模型的技术创新与生态发展。

图源:网络

依托珠海的产业和算力基础,以及智谱全自研GLM基座大模型和成熟的MaaS(Model as a Service)开放平台,“智谱 + 珠海华发空间” 将为珠海产业提供从技术层、平台层到应用层的全栈AI技术支持,创新高密度产业集群AI生态区的模式,加速珠海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未来,各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AI垂直场景拓展、算力建设和应用、AI 产业生态打造、AI研究院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助力区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广东出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推动措施,最高5000万元资金支持

3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等12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旨在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措施》提出,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联合攻关,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组建产业创新联盟。组织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相关旗舰项目、重大专项,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项目给予配套奖励。同时,创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在培育优质企业方面,广东将构建以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骨干的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对该领域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在落实省级支持政策的基础上,鼓励地市给予奖励,省财政按地市奖励资金1∶1予以激励,奖励总额度最高分别为300万元、200万元。

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应用,《措施》明确建立省级跨部门协调机制,实施 “人工智能 +” 行动,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拓展应用;组织开展 “机器人 +” 行动,围绕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挖掘开放应用场景。

此外,《措施》还从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丰富数据要素供给、完善开源创新生态、引育高水平领军人才、加强产业投融资、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打造高端交流平台、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和支持政策。

对研发工业领域大模型和应用解决案例给予支持,每年择优支持不超过10个标杆案例,每个给予最高800万元奖励,推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每年择优支持不超过5个符合条件的开源社区和开源生态中心,按不超过其上一年度审定运营费用的30%,给予最高800万元资助。

对于企业、科研院所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分别给予每项最高50万元、30万元、15万元的资助;对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全国、广东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分别给予每项最高10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资助。

该政策措施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前方智能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911845/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20677.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