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系统中的“三元

IP归属:

“三元悖论”即“不可能的三角”,它表示区块链系统中难以同时兼顾的三种特性,在先前接触到的ChainX、Cocos-BCX、GOC三个项目中都有提及,如今各个公链项目也在致力于解决“三元悖论”,可以说谁能够率先突破,谁就能够占领区块链技术的最大市场。

“三元”究竟是指什么?

分别是:去中心化、安全性和拓展性。

去中心化:在众多节点的系统中,实现每个节点高度自治,节点之间自由连接,且都有可能能成为阶段性中心。整个系统无固定的强制化中心。

安全性:系统的信息足够安全,不可被外部操纵或攻击之后进行篡改。

拓展性:在系统需求的情况下,能够满足对存储和传输的拓展,可以理解成随时都能高传输效率、低能耗性的进行系统运行。

区块链系统中的“三元配图(1)

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当前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核心,其中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两点在很多公链项目初期被首要考虑,但随着项目发展,对容量的需求不断提升,拓展性则成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悖论”的体现

“三元悖论”的产生是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收到重视,却又让开发人员无可奈何。如果从公链项目的发展来看:

1.忽视“拓展性”的比特币

比特币作为区块链世界的开山鼻祖,以其“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相结合的技术优势,在面世以来便受到大量极客追捧。

它让每个节点都参与到记账中来,通过各个节点下载和存储数据包,以实现账本的不可篡改性,即安全性;又通过多节点全网络的验证出块方式,实现了去中心化。

区块链系统中的“三元配图(2)

这样的运行方式随着节点和链上信息交互的不断增多,会造成低下的交易效率和巨大存储浪费,相比于比特币设计之初1M的区块大小已经不够用了。于是对于扩容与提升转账效率迫在眉睫,但若是进行扩容,又会抬高矿工门槛,造成大量节点被归集到大型矿池,相当于牺牲了一部分“区中心化”。

从这里便可以看出,比特币设计之初完全没有预料到对“拓展性”的需求来的这么快,而系统本身的设计,一开始就不具有,实现“拓展性”又不影响原有性能的特性。可见,不是忽略了“拓展性”,而是悖论一开始就存在,只是选择了牺牲它。

2.降低“安全性”的以太坊

以太坊作为继比特币之后第二大公链,分片化存储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以太坊网络的“拓展性”,即传输效率要提升不少,相比于比特币系统,它每秒能够达到15笔交易(比特币7笔)。

区块链系统中的“三元配图(3)

但以太坊这种分布式存储的方式,选择了“去中心化”和“拓展性”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性,攻击以太坊网络要比攻击比特币网络在需求的算力上要轻松的多。

3.弱中心化的EOS

EOS是权益证明机制下比较有代表性的公链,也是仅次于BTC、ETH的第三大公链,它的特点是超强的“拓展性”,据说能够达到每秒百万笔(目前4000笔左右),这已经远远把比特币的传输速度甩开。

区块链系统中的“三元配图(4)

但EOS的节点数仅21个,这也是其在全网中“去中心化”最受质疑的,去中心化的降低意味着安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所以EOS虽快,但存疑也不少,说成是若中心化的公链也不为过。

结语

南枝对这个“不可能的三角”在经济学中也有所听闻,看来区块链技术和经济,算是两个相关性很高的行业,未来的区块链金融恐怕是两个行业交融的必经之路。

目前三个同时存在即相悖的要素尚不能均实现完美,但这并不是说未来不会实现,随着公链道路的越发宽敞,相信会出现完美解决这个问题的技术,届时就不再是“三元悖论”,而是“稳定三角”了!

更多区块链相关信息,请下载力场app获取。

本文来源:陀螺科技 文章作者:爱不会绝迹
收藏
举报
爱不会绝迹
累计发布内容4篇 累计总热度10万+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爱不会绝迹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353841/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50786.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