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难的一年,可就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陀螺财经还是逆势完成了Pre-A轮2100万的融资。融资消息发布后,很多同行都发来了贺电,但只有陀螺人知道,这一切来得多么不容易,为了这一刻,我们付出了太多。
2018年1月24日,陀螺财经正式成立,转眼间即将迎来自己的一周岁生日,在一周年来临之际,陀螺人有些话想要说,所以陀螺财经编辑部策划了「陀螺人说•我在陀螺这一年」独家专题,专题共收录了陀螺财经内部6个部门的6位小伙伴对于2018年的“独家记忆”,希望能让大家了解一个更加真实的陀螺财经。
最后,祝陀螺财经一周年生日快乐,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行业一度非常混乱,要坚持本心做好产品,真的不容易”
我是2017年7月开始接触区块链行业,在此之前,我是一个普通的互联网产品经理,每天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可我总觉得生命里少了一些东西,让我的生活充实不起来,其实我骨子很清楚,是少了一些能让我自己拼尽全力并持之以恒的一个方向,直到我遇到了比特币和区块链行业,再到后来来到了陀螺财经。
2018年3月,我加入陀螺财经,任职产品经理,负责公司产品线的设计和项目推进。一个多月,迎来了我们App上线。让我惊讶的是,区块链行业获取用户相比传统互联网产品要容易得多,时间短,成本低,量级大。我清楚地记得,陀螺财经App上线第一天注册人数超过1万,实名率达90%;第一周还没结束时注册人数已超过10万,实名率达85%,一段很长的时间里我们仍然保持着这个增长率。
我们很幸运,赶上了这波浪潮,完成了产品第一阶段的冷启动,获得了一批忠实的种子用户。
与此同时,为了争夺用户和流量,区块链行业的玩法和套路丝毫不比互联网圈逊色。
很快,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区块链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产品;第二类是借鉴了区块链经济设计的积分通证产品;第三类是资金盘的传销类产品,为了抢用户,各种产品拉新手段奇招频出,“交易即挖矿”、“挂单即挖矿”、“注册送比特币”,“邀请送iPhone”......
行业一度非常混乱,这个时候,要坚持本心做好产品,真的非常不容易。
“把对通证经济的思考做进陀螺系产品”
通证经济是我接触区块链了解到的另一个伟大的新事物,它利用区块链技术重新在产品里构建自己的公开透明、去中心化的权益体系,无论是对产品设计,还是产品运营都是一个大的挑战。设计得好,产品生态和用户会形成一种合力,一起建设和实现产品远景和理想,自发形成社区,并乐于贡献自己的能力做有利于社区的事情,设计得不好,很容易造成产品致命性的一击,或者误入资金盘的歧途。
没有上链前,用户仅仅把积分当成是一个附属品,用途局限,廉价;上链以后,用户的态度变得截然不同,用户会去了解它的总量是多少,它现在大概值多少钱,它可以通过何种途径获得,它的经济模式设计得是否合理等等?
这个过程中,首先是用户对你的产品做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其次用户会在心里评估你的产品未来潜力如何,如果看好并相信,最后他可能成为你产品的一个忠实用户,甚至还会给他的朋友们推荐,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共识产生的过程。没有区块链技术,就不会有通证经济。
上链只是一种技术行为,并不能决定产品的兴衰成败。如何让产品的通证积分变得更有价值才是产品和运营长期持续思考的问题。最基础要满足两点:一是有效的消耗场景,二是庞大的流通量。前者是指用户有需求且高频使用经济流通的场景,而后者则是指产品所有生态里使用通证积分的总量。
基于对通证经济的思考,引发我对当下和未来的商业模式思考,并把思考融进了陀螺体系产品的搭建。未来成功的产品,用户一定是可以从中获益的。产品流量带来的收益将会重新分配给用户,结合通证积分的经济设计,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随着下半年行情的走软,整个行业都受到了冲击,交易所类、钱包类、资讯类都不例外。与上半年相比,仿佛就像坐过山车,大起大落。当前的整个行业的兴衰受比特币价格的影响仍然很大,这是不健康的,但一个新行业新事物的诞生,前期必然是混乱的,没有标准明确的法律法规,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需要的是在熊市里把产品打磨好,在下一个经济周期里迎来腾飞。
相比进入区块链行业以前,现在身上更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我们每天加班加点工作,希望能给广大的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和服务,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