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链塔分析师团队 来源:链塔智库(ID:liantazhiku)
某某商家接受加密货币支付的新闻时常见诸于媒体,但人们对比特币支付的印象还停留在一万个比特币与披萨优惠券的故事,停留在女孩靠媒体影响力才完成21天比特币生活试验上,而实际上全球加密货币支付场景又是如何呢?
链塔智库BlockData对全球加密货币支付场景进行了研究,认为未来数字支付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支付方式,加密货币支付将占有一席之地。
一.全球数字支付规模
2018年10月,全球支付服务提供商Worldpay对外发布了《2018全球支付报告》。报告阐述了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的移动支付市场现状。报告预测,到2021年,全球数字支付交易量将达到8760亿美元。
世界各国非现金支付规模
(来源:Worldpay《2018全球支付报告》)
近年,全球非现金支付(视为数字支付)规模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加密货币支付尚未进入主流,但水涨船高,随着大众认知度提高、支付技术和支付硬件完善,其支付额也将逐年提升。
限于行业发展各种因素,本文涉及到的各种加密货币支付绝大多数都是比特币支付。
二.加密货币支付服务平台
各国主流加密货币支付服务平台不同。各个国家的平台都在本国支付业务中获得了发展,仅就链塔目前采集到的信息来看,美国的平台数量最多,提供的服务会更完善,但平台之间的竞争也会较为激烈。
三.加密货币支付方式及流程
加密货币支付方式通常有三种,一是加密货币钱包,二是通过交易所,三是加密货币POS机。
大部分商家收到的都是法币,不用深入学习加密货币相关知识,不承担加密货币波动的风险。
消费者支付的加密货币都进入第三方支付平台,平台向商户收取手续费,自行承担币价波动的风险。
通常的支付流程如下(以比特币为例)。
消费者用比特币钱包 → 扫码商家的收款码支付比特币 → 第三方平台收到比特币 → 平台转法币给商家。
支付能够实现“秒到账”。由于每笔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支付确认需要的时间约10分钟,所以第三方平台也承担了交易滞后带来的风险。
四.全球加密货币支付场景
不算那个用一万个比特币换25美元披萨优惠券的经典案例,比特币支付有据可查的最早案例发生在2012年底,互联网上的博客系统WordPress开始接受比特币支付。
步子迈得大的大多是互联网企业、传统行业的巨头,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比较快,比较高。
接受比特币支付的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支付场景五花八门,涉及到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全球各行各业都可以看到比特币支付的身影,虽然有些场景是个别事件,但也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欧洲和亚洲支付最为发达,餐厅、酒吧、酒店、购物商城或是健身房,大多可以使用比特币进行支付。亚洲比特币支付发达的国家是日本、韩国、泰国等。
日本有26万家商店支持比特币支付,包括餐厅、各种零售商店。2016年荷兰阿姆斯特丹接受比特币支付的商家就达到了100家。
下面仅就各行业接受比特币支付的经典案例做一介绍。
15所高校也开风气之先河,接受加密货币支付学费。
五.暂停比特币支付案例
虽然接受加密货币支付的商家逐渐增多,但也有暂停支付的案例。
案例一:
2018年6月,微软不再支持比特币作为购买其产品的支付方式。
原因是出于对比特币状态不稳定的考虑,这一举措只是暂时的。微软从2014年开始接受比特币支付,过去也曾经多次暂停这一选项。
案例二:
2017年12月,游戏公司Steam也因高手续费和波动性不再支持比特币交易。
六.加密货币支付依然存在很大市场空间
链塔分析认为,加密货币尤其是比特币支付依然存在很大市场空间。
加密货币由于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具备了法定货币不具备的优势,可信度更高,不依赖于人的责任心和道德品质,所以更安全。
加密货币没有边境,不受国家货币管控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消费支付,极为便利。
对于法币信誉崩塌的国家,加密货币能支撑整个社会的金融稳定及正常运行,功不可没。
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币价不稳定,那些币价稳定、有强大背书的币种将获得第三方平台的青睐,也更有应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