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9日。李笑来在个人新书答疑会上,分享了“STO不是个值得关注的趋势”的观点。甚至还没结束,就已经在各大快讯版面上传播出去:STO=不靠谱。
如果真是噱头这么简单就好了,仅仅过了一周,截至10月25日,从美国SEC批准的STO就已经高达39家,同一天,OKex就与马耳他证券交易所迅速成立合资公司,推进STO!
一头是币圈最大得个人品牌李笑来,另一侧是顶级头部交易所OKex,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分歧?前一派的反应其实正是很多人内心的疑虑:没有关注STO,是因为它看起来就像是一时兴起、另类ICO的噱头,怎么会是趋势?哪怕真的是趋势,和我有什么关系?
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STO理念的背后,隐藏着高昂的投资收益。就像当初没人相信Fcoin交易挖矿可以成功,出现一茬高回报的挖矿交易所!最后当所有人都看明白了,机会也就错过了!
为什么说STO是当下的机会
在探讨STO之前,不妨我们先看看,什么才是我们可以抓住的机会。万维钢在去年12月曾解读过《不充分均衡》一书,说世界上同时具备聪明和勤奋的人比比皆是,可为什么做成大事的却是少数?别人工作8小时,你为了获得更高的成就,拼命工作10小时,但是结果可能只是多拿20%的工资而已。事实是,在所有做成大事的要素中,缺少了“市场”这个要点,是根本无法获得超额回报的。注意:市场也分早期和晚期。
2017年的区块链热潮吸引了大部分的投资者冲进来,可是不论进场早晚,都不是这个市场获利最高的人,谁是获利最高的人?当你进来的时候,同样是大量投资者和投资机构进入的节点,这个时候的市场,哪怕产生的巨大赚大钱效应,也会被大家摊平。更何况,我们成为了那些更早进入市场的抬轿人。
李笑来、宝二爷、薛蛮子、火星人......普遍是越早进入的,并坚持持有的人才是最大获利者。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所有人都坚信“巨额回报”是“坚持持有”的结果,却忘了“市场”其实才是一切的前提。
市场分为有效和无效,例如股票市场就是有效的,你对一只股票价格预判的信息其实都可以公开查到,既然你知道这条信息,其他投资者同样也知晓。而之所以价格没有上涨,只能说明投资机构是不看好这条信息的。我们要明白,公开信息是无法成为你成功的砝码,甚至于在有效市场赚钱是困难的。
2018年整个虚拟货币市场冲进来太多的投资者和投资机构,他们拥有不同的社会背景、社会资源,每做出一个买入动作其实都是经过自己调查、研究,咨询他们离金融最近的朋友,机构会做出详实的报告。可以说,现在的价格就是市场所有人博弈的最终结果。投资者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价格是否合理。如果还有投资的巨大收益,那么早都被他们不断买高了。
可是现实是什么?是在这一年里,尽管我们听过无数的华尔街基金要进场的消息,但是实际却是虚拟货币整体市值不断缩水,步步下滑。市场开始变得透明、开始庞大、变得有效。
而市场一旦开始有效,就是巨额回报变少的开始,已经无法再来一次低头就能捡到钱的机会。如果你依然留恋在市场,那么最好的策略不是低头,而是抬头观察稍纵即逝的机会,那些短暂而易爆发的无效市场。
我想很多人都记着Fcoin搅动整个交易所市场!忘不了一个月80倍的回报!可是谁赚到这80倍了?大部分人都没有,大部分人在Fcoin爆发的时候,依然看不清它带动的风云,刮起的无效市场!
原本交易所就像是一座坚固大山上的阶梯,币安、OK、bitfinex......你若是想爬到山顶,你必须一步一步提高你的用户量、做营销、做宣传、做安全,有序而无波澜。但是当Fcoin用“交易挖矿”这个概念面世时,只有少数人看到Fcoin挑起了新漩涡里的无序市场,大部分在不屑的撇嘴。6月21日,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公开在微博批判交易挖矿,并扬言做1000家挖矿交易所。
但是结果也很明现,赵长鹏不仅没有说服公众不去Fcoin交易所,而且几乎所有的后来者都在模仿交易挖矿,最少也有1000家。而Fcoin自在一个月内,交易量做到全球第一,价格翻了近80倍,哪怕它后续价格又跌回了低谷,市场也没有因此而责怪它,因为模仿交易挖矿的交易所遍地开花,谁又会去责怪哪个第一个开创者呢?看清它的人,又在各个交易所开始了交易挖矿,赚到第一笔无序市场上的热钱!
该如何对待你,STO!
毫无疑问,目前公众对STO的态度,正和当初许多人不看好交易挖矿一样,有噪音、有疑虑,甚至不少人怀疑STO是不是只是一场短暂的烟花。这个疑虑笔者曾经也有,但是发现真正让STO有别于其他类型埃西欧,是它独一无二的特征:受到法律法规监管以及肯定。
不论埃西欧变成IFO还是IXO,本质他们都是在圈子内部进行变化和发展,没法跳脱形成质变。我们都明白,要想让手中的数字货币最快升值的最好办法:尽快得到主流社会以及政策的肯定。为此,频繁有机构在申请比特币ETF,频繁有提案放在判决桌上,频繁这个圈子在激烈碰撞社会。所有行动的目的都最终指向合法、和规化。
2018年7月17日,当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OBE)再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比特币ETF之时,整个市场沸腾了,比特币凌晨上涨了10%,价格在后续几天因为合法、合规化的预期而持续上扬。
虚拟货币市场最渴望的就是得到承认,而和政策相融是STO发展最有力的推手,直白的说,STO是证券化代币发行,属于得到法律承认的资金筹集方式。关键词在证券化,代币发行是手段。
而资金筹集同样是市场的一大刚需,看一下2018年一级市场筹集情况。
图片来源于:icorating
从全球数据来看,虚拟货币总市值从18年1月份已经开始下滑,但是这半年内的资金筹集却未减少,使用ICO模式筹集资金月均高于12亿美元。相反下滑时从7月份开始,腰斩式的开始。
不可否认全球经济形式在变差,但是从7月份断崖式的下降,并不能代表资金退缩。就像我们知道房产市场开始有问题,最多投资者的资金不去房产,但是仍然会去其他的方向,需要出口,项目方需要资金筹集方式,投资者需要投资渠道。断崖式的下跌更多体现在投资者对于ICO形式的担忧,急需一个更加可靠的资金筹集方式。
这就会回到文章开始说的话题了,币圈内的大部分人对STO不够敏感。STO的出现并非是一时兴起。其实是顺应了投资需求的新资金筹集方式,从爆发开始的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已经开始涌现出服务于STO的产业,发行者、发行方、投资银行、交易所、KYC、托管等等一系列机构。而同期的币圈朋友仍然在思考BTC何时能冲上7000美元。纵然行情很重要,但是抓住热点,却可以抓住新崛起市场的机遇。
STO如何改变现有的投资?
STO被讨论和认可最多的是成为资产支持的通证,例如把某个房产、某幅名画的版权分割在网上,大家共同享有收益。仔细想一下,这个概念其实很陈旧了,很多发了币的项目都在做,很多做版权的公链也在做。只不过他们要做成很难,而STO有法律框架支持有监管,很容易。
(现在已经有79个合规STO项目上线)
例如北京二环的一套四合院标价1亿元。价格虽然高,但是租金同样不菲。如果这套房子是你的,想脱手其实很难,如此高昂的价格,买的起的人只有那么多。如果他们不买,你只能等待。如果你是买家,想买更难,没有市场,你就无法享受到出租房屋的高收益。而买到出租带来的收益,就是所谓的富人越富。
若是通过STO,就可以合法合规的分割这套四合院的股权上万份,只要拥有房子份额的人,就可以享受因此带来的租金收益。而且只要你想,就可以快速换手。这样的例子同样适用于名人字画。
当我们把房产、名人字画分割之后,虽然增加了流动性,摊平和高收益给众人。但是因为流动性变高带来的风险也会相应变得更大。我们已经发明了很多的金融创新,把公司分割成股权,把未来分割成期货,每一次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样也带来巨大的风险。
趋势已来,我们要做的不是抵抗,而是必须在市场兴起之时,狠狠的拥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