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对象
区块链技术作为密码学和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升级版,使用到更多的行业和领域进行落地,才能体现出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和优越性。这项技术的发展、首当其冲的就是金融业、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金融界的格局、当然也会包含其他的领域、一切都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这种野蛮生长的发展状态除了区块链本身的自我治理之外、也需要通过监管进行对发展方向的调控。
监管是管理风险和防范风险的必不可少的方式,监管的目的就是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维持秩序,不管于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同样的,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对于区块链的监管的意义也是在于引导区块链技术的正确发展、稳向发展、让区块链技术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合规的通证发行方,双创企业、区块链相关企业、高科技中小企业等,这些企业是通证主要的发行主体,其次是交易平台和第三方机构以及投资人等,这些和通证利益相关方,都将是通证监管的对象。
在面对监管,现在阶段还不适合国家全面推出合规通证,需要沉默一段时间,让少部分项目自由在市场上摸索探路,因为监管涉及到了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等对于数字资产的适用性与否?同时也影响着金融市场,实业的发展,能否脱虚向实?很多细节都是需要进行考量,不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现阶段,平稳的发展、自我开展沙盒方式的试探,主动向政府靠拢进行合作,一起寻找出规律。
监管原则
第一、制定管理条例。
比如制定合规通证的监督管理条例,具体规范基本原则、操作程序、处罚条款等,后期才能更好的进行依法监督管理。
第二、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通证和IPO对比来说,合规通证比后者更加具备效率的优点,从平常看到的企业上市前的IPO动不动就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果在未来公平的基础上,合规通证纳入了监管后,完成Token发行以及融资上链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即可。
第三、投资者利益至上的原则。
通证经济要良性发展,必须要保护好投资者的利益不被损害,如果投资者利益受损,通证没有资金流动,哪里来的通证经济,只有投资者在合规通证活得滋润,才会有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形成规模性的市场。因此,通证纳入监管,对行业和投资者都是有利。
第四、多方监管相容的原则。
市场要有活力,靠的还是市场的自主发挥,在市场发挥主动性后,监管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多方监管共同进行,包括自律监管、行业监管、以及第三方监管,这些监管要预防和解决好市场问题,需要各方监管互相配合才能实现。
第五、动态监管的原则。
因为上述提到了多方监管,因此政府监管是作为终极监管,一般情况下,不轻易出手,如果出现问题,首先让项目方自己解决,如果解决不了,让行业进行参与解决,以此类推,最后都不能解决,就政府出手,根据制定的法律法规、依法进行解决。
上面提到多方监管,具体是什么方式呢?
第一、项目方自我监管。
最为合规通证,各方面自然需要符合规定,在项目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自我进行监管,虽然本质上自我监管还是强制性的,但是表现形式上确实自愿、自主的。
第二、行业协会的监管。
每个行业都有相关的协会组织,协会组织为了行业的共同利益,制定相关的规定,让大家共同遵守。
第三、交易平台等第三方监管。
因为交易平台掌握着市场动态数据,是市场深度的参与者,如果发挥好,这是非常重要的监管力量。
第四、证监会监管。
证券股票等都有证券会进行监管,通证经济来临后,通证也可以规划到证监会进行监管。
合规通证的发行,是股权制度的变革创新,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红利,现在世界各国都在争夺区块链通证的创新发明权,谁先创新,谁就有主动权。中国目前领先世界各国,需要保持、以后也不应该落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