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全球第一大眼镜巨头,中国版的“Ray-Ban Meta”正式发布

IP归属:广东

文章AI导读

一键萃取文章精髓,核心观点即刻呈现

售价 2199 元起,BOLON 暴龙与 Rokid 联名 AI 眼镜发布

文/VR陀螺 冉启行

11 月 13 日,时尚眼镜巨头 BOLON 暴龙与 AI 科技公司 Rokid 乐奇举办了主题为“戴上新时尚”的联合发布会,正式推出了双方联名的 AI 拍摄眼镜——BOLON 暴龙 AI 眼镜,VR 陀螺受邀参与本次活动。

该产品由 BOLON 暴龙主导时尚设计、Rokid 提供 AI 等硬科技底层技术。相比此前 Rokid 乐奇正式发售的乐奇眼镜,暴龙联名款 AI 拍摄眼镜的核心差异在于其舍弃掉了“一拖二”的 Micro-LED+衍射光波导的光学方案。在产品外观、性能续航、市场售价等方面,可以满足另一部分追求 AI 轻时尚的用户人群。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发布会上,Rokid 乐奇也正式官宣了品牌代言人@影视飓风创始人Tim,BOLON 暴龙活力代言人,知名男星@林一也同台登场,两个代表不同领域的人在这一刻相遇,也象征着科技与时尚的碰撞。

BOLON 暴龙 AI 眼镜之外,在本次发布会上,Rokid 也展示了乐奇眼镜最新 AR 功能和应用场景。发布会的最后 Rokid 创始人兼 CEO Misa 还预告表示,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款真正的 AR 产品将会与大家见面。按照 Rokid 往年的发布会节奏,很可能是 2026 年春季发布会,一款全彩的光波导眼镜产品。

01

38.5g 时尚设计,支持光致变色

 

作为 BOLON 暴龙品牌首款迈向「科技属性」的产品,BOLON 暴龙 AI 眼镜其实体现出明显的谨慎性,采用无显示方案,一方面区别于带显示的乐奇眼镜,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打造极致的“轻”与“时尚”,以符合品牌调性。

依托 BOLON 在时尚镜架设计上的深厚积累,该联名款在外观上最大程度地还原了经典潮流眼镜的形态,采用 D 型框设计,镜圈内搭配大斜坡倒角,兼具复古感与修饰脸型的效果。产品仅重 38.5g,这一重量几乎与普通板材墨镜无异。

为了匹配不同用户的时尚与功能需求,BOLON 暴龙 AI 眼镜带来了三款不同的 SKU:

  • 太阳镜经典黑色/灰色款:售价 2199 元,满足基础防护需求。

  • 光学镜款:售价 2199 元,满足日常佩戴需求,可近视配镜。

  • 全视线款(光致变色):售价 2599 元,提供全视线 Gen+S 动态感光镜片,有琥珀棕、石墨绿、经典灰三色可选,实现室内外场景的无缝切换,时尚感与科技感并存。

其中,全视线款(光致变色)是区别于乐奇眼镜的核心,光波导眼镜往往在光致变色/电致变色配镜方面,存在较大技术适配难题,而不考虑波导片的 BOLON 暴龙 AI 眼镜则可以在镜片设计上拥有更大自由度。

光致变色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从光学镜到墨镜形态的变化,可适配更多日常场景,虽然相对于电致变色技术,光致变色技术在切换镜片颜色上响应时间更慢,但无需外接电源,整体技术成本也更低。

据称,全视线 Gen+S 动态感光镜片 25 秒可实现至深变色,能快速适应光线变化;提供 3 种惊艳色彩,满足不同风格搭配需求;支持实时高清透过率视觉,保证视物清晰;可阻挡 99% 以上的 UVA 和 UVB,有效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

产品材质上,镜架采用 TR90 高分子材质,转轴部分则使用了航空级钛合金(PVD 镀层),确保了 2 万次折叠的耐用性。液态硅胶气垫鼻托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佩戴的舒适度。

VR陀螺实际佩戴体验良好,BOLON 暴龙 AI 眼镜左右镜腿体感配重相当,镜腿可小幅度外扩,不夹头、不压鼻梁,基本可实现全天候佩戴。

02

双芯片架构设计,中度使用 16 小时

 

核心配置方面,BOLON 暴龙 AI 眼镜延续了乐奇眼镜上的成熟 AI 硬件方案:高通 AR1 + 恩智浦 NXP RT600 的双芯架构。高通 AR1 平台作为主算力核心,负责通用计算、图像处理、EIS 电子防抖算法、TTS 等复杂交互任务;而 NXP RT600 作为低功耗协处理器,专门负责蓝牙音频传输,以及高效的语音识别,如待机唤醒(如“Hi BOLON”),确保 AI 助手能够长时间低功耗在线。

据称,这一双芯片架构设计,使得暴龙 AI 拍摄眼镜在仅配备 210mAh 电池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中度使用 16 小时、连续听歌 6 小时、连续录像 45 分钟、待机超 24 小时的续航表现。这对于追求全天候佩戴的时尚单品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他人机交互数据输入、输出配置方面:

  • 影像系统:BOLON 暴龙 AI 眼镜搭载了 1200 万像素的索尼 IMX 681 传感器(F/2.25 光圈),支持高达 3024 * 4032 的照片和 1080p@60FPS 的视频录制。配合硬件 EIS 与算法防抖,确保了第一人称视角(POV)拍摄的稳定性。

  • 音频系统:BOLON 暴龙 AI 眼镜采用双大尺寸扬声器和四麦克风阵列。四个麦克风支持近场(精准拾音)、远场(聚焦前方 120 度)和全向(环境拾音)三种模式,为 AI 语音交互和清晰通话提供了硬件基础。

  • 存储与连接:2G RAM + 32G ROM 的配置,在无显示设备中堪称“豪华”,为基本运算和素材存储留足了空间。Wi-Fi 6 和蓝牙 5.3 则保证了数据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

03

高频场景覆盖:AI问答、摄影摄像、支付和翻译

 

基于以上硬件配置,BOLON 暴龙 AI 眼镜的交互范式也随之重构,应用场景上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包括:多模态 AI 交互、第一人称拍摄和基础生活服务三大类场景。

作为一款 AI 眼镜,首当其冲的应用场景当然是人工智能。BOLON 暴龙 AI 眼镜支持 AI 问答与多模态识别深度兼容了包括豆包、DeepSeek、阿里通义千问。用户不仅可以进行语音问答(如查询百科知识),还可以利用摄像头实现多模态交互。例如,拍摄眼前的植物并提问“这是什么花?”,或拍摄食物估算卡路里,甚至辅助进行拍照答题。

“第一人称拍摄”是 BOLON 暴龙 AI 眼镜的核心应用场景之一,用户通过语音(如“Hi BOLON,拍照”),仅需 0.3 秒即可完成响应抓拍,或通过镜腿按键长按录像。这种即时性与便捷性,让用户不再因为掏出手机而错过关键时刻。配合硬件 EIS 与算法的双重防抖,即便是行走或运动中,也能获得稳定的 POV 画面。

据商品页面显示,后期该眼镜还将通过 OTA 升级支持抖音直播,这无疑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生产力工具。

基础生活服务层面,BOLON 暴龙 AI 眼镜还支持声纹安全支付,只需一句“Hi BOLON,帮我支付 35 元”即可完成付款。AI 眼镜支付功能是今年的兴起的全新应用场景,国内的 AI 眼镜主要基于摄像头,进行主动扫码或被动识别蓝环支付信号,进行支付。相比于传统手机支付等应用场景,基于 AI 眼镜的支付功能并不在于替代,而在于补充场景使用,特别适用于当双手已被占用的场景。

多语言即时翻译支持,据称该功能支持多达 89 种语言的互译,官方宣称准确率高达 98%。眼镜可实现手机与眼镜的协同翻译,将结果通过双扬声器同步语音播报,实现近乎“同传”的沟通体验;“轻量化”语音导航, 针对步行或骑行场景,眼镜提供了语音导航功能。与传统导航地图不同的是,该导航功能基于官方眼镜 APP 内,所以可直接呼叫“AI”做导航。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手机执行播音乐、定日程、设备忘等基础操作。

04

眼镜巨头的「AI眼镜」中国本土化

 

此次联名产品的正式发布,是传统时尚眼镜巨头与 AI 科技企业战略合作的重要落地成果,标志着双方的协同从研发正式迈向市场。

对于任何智能眼镜而言,“极客的外观“可能是 C 端市场最大的落地障碍。BOLON 作为中国眼镜时尚的头部品牌,其价值无可替代。BOLON 眼镜,创立于 2003 年,是隶属法国依视路集团旗下的眼镜品牌。

有趣的是,在海外大热的 Ray-Ban Meta 联名款中,Ray-Ban 同样隶属于依视路集团。这次 BOLON 与 Rokid 的合作,实际上也是依视路集团中国本土化的 AI 眼镜的探索。

依托 BOLON 品牌一贯鲜明的设计语言与独特的潮流调性,这款 AI 眼镜从诞生之初便自带 “时尚单品” 的基因 —— 这种与生俱来的潮流属性,可以有效消除普通消费者对科技类穿戴设备的陌生感,大幅降低了日常佩戴的心理门槛。

同时,从市场定价逻辑来看,BOLON 常规款墨镜与光学镜的价格本就普遍处于数百元到上千元之间,这一既有定价体系已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了清晰的价值认知。在此基础上,当一款融合了全面 AI 技术的产品以 “升级款时尚墨镜” 的形态呈现时,消费者更容易基于对品牌既有价位的接受度,认可其搭载新技术后的价值,从而降低了对这款 AI 眼镜的价格顾虑。

据 VR 陀螺统计官网数据,BOLON 暴龙眼镜在中国大陆拥有 138 家门店。若新款 AI 眼镜直接铺向线下渠道,打造第二款真正破百万台的“Ray-Ban Meta”也未尝不可能。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VR陀螺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286744/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26740.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