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称今年26%的游戏人曾被裁,高管:想等AI成熟了再招人

IP归属:广东

文章AI导读

一键萃取文章精髓,核心观点即刻呈现

2022年底,随着象征大语言模型里程碑的ChatGpt和展现文生图潜力的Novel AI横空出世,游戏行业对生成式AI爆发时代的畅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更高效的开发流程,更有创造力的游戏玩法,更低的游戏开发门槛......以及更多更丰富的就业岗位。

三年后的今天,我们似乎已经可以回答这些问题了。

(以下为外媒gamesindustry.biz的文章,陀螺进行了编译,为方便阅读,部分内容有所调整)

游戏行业,和许多其他行业一样,据说都遵循着周期循环的规律:几年艰难时日后,理当迎来一波繁荣,反之亦然;增长带来整合,整合再催生增长。

至少在招聘和裁员方面,这个行业确实经历了几年苦日子。一波又一波的裁员和工作室关闭,让成千上万人失去了工作。那几年虽然也有公司在扩张,但远远不足以吸纳所有被裁的员工。整个行业的员工总数大幅缩减。

照此规律,周期轮转至今,本该是公司开始重新扩张、组建新团队的时候了。但最近InGame Job发布的就业调查让人看清了一个本就很明显的现实:行业复苏的萌芽寥寥无几

这些数据描绘出这样一幅图景:与去年相比,更多人是非自愿失业,而选择主动跳槽的人则更少。后一个数据点清楚地表明,人们为了职位稳定而放弃了职业发展,这正是不安全感的明确指标。

26.7%的受访者曾被解雇,10.4%的受访者仍处于失业中

对于那些被迫找工作的人而言,这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雇主市场。尽管行业长期存在技能短缺的担忧,但现实(至少在欧洲国家)是,职位空缺少得可怜,而求职者却多如牛毛,这使得雇主们能够压低新员工的薪资报价,并冻结现有员工的加薪。

程序/项目管理/人力/策划/美术/测试岗位在近三年的年薪中位数对比(欧元)

需要指出的是,这份调查于2025年3月至6月进行,共有来自85个国家的1650名受访者参与。自愿性调查的样本代表性问题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系统性偏差(比如,职业受挫的人可能更倾向于回应就业调查),但该调查提供的年度对比数据受此类问题的影响较小,因而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那么,这一切为何会发生?周期的轮子为何没有将我们带回增长阶段?

经济打击、增长停滞,裁员放缓是因为“裁到头了”

首先,我们必须审视行业最初遭遇那灾难性裁员和倒闭潮的原因。毋庸置疑,这主要是经济原因所致,导火索是外生的——在利率常年徘徊于零附近后,借贷成本急剧上升。

高利率极大地抑制了公司的冒险意愿,而几乎没有哪个行业像游戏业这样容易受到风险偏好下降的冲击。这源于游戏业自身更长期的经济问题:即开发成本不断上升,而大多数游戏的单用户收入却基本停滞不前。多年来,强劲的用户增长掩盖了这个问题,但如今,用户增长也陷入了停滞。

其结果就是,这个行业不仅是由爆款驱动的(历来如此),而且是一个非爆款游戏几乎很难赚钱的行业。当风险偏好高涨、借贷成本低廉时,许多公司乐于在项目和工作室上砸钱,希望能打造出下一个《堡垒之夜》或《GTA》,而大多数项目的财务失败也被视为可接受的成本。当利率上调、风险状况改变时,行业不稳定的基本面便暴露无遗。

回到为何周期尚未向上转折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一个事实:过去几年,这一基本状况并未真正改变。如果说裁员速度放缓,那是因为大多数公司已经裁员裁到只剩骨头了——而并非导致裁员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利率依然高企,风险偏好依旧低迷。

不过,现在还有另一个因素掺杂其中。生成式AI技术正在行业内被广泛试验,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但一线开发者与高管层对其潜力的态度相差甚远。

AI解放了生产力,却限制了岗位招聘?

游戏行业向来不抗拒技术,接触过AI工具并尝试将其用于工作流程的开发者并不少见,但他们对AI的评价持谨慎态度,甚至可以说是冷淡。这并非因为他们害怕AI会抢走工作。他们的担忧更为实际:他们能看到,即使在AI最擅长的任务中(比如代码生成),它也错误百出。在任何领域,当手头任务变得越专业,AI工具的输出质量会迅速下降,错误也会更频繁——这对于像游戏编程这样天生高度专业化的领域来说,是个巨大的问题。

开发者对采用AI的担忧往往集中在这些错误上,以及一个非常现实的可能性:大规模、不谨慎地使用AI,只会堆积起海量的错误代码和资源,最终仍需人力来修复——这个过程可能比一开始就手动完成更慢、更昂贵。与此同时,在严格控制的实验中,那些承诺给专业创作者和开发者使用AI作为“副驾驶”能带来的生产力提升,根本就未能实现。

不幸的是,高层的想法并非都如此谨慎——其中许多人已被AI公司销售宣传中那种极具感染力的乐观主义所俘获,这些公司目前正以空前规模烧钱(毕竟,那些明显没有投向高风险游戏项目的资金,总得有个去处)。

AI公司的唯一动机是靠漂亮数据来解锁下一轮风险投资,为此他们做出了夸张的承诺,描绘了一幅近在咫尺的未来图景:在AI的帮助下,开发者的生产力将呈数量级提升,除了最复杂的任务,其他甚至不再需要专家。无所不知的AI将弥合游戏创意与产品落地之间的鸿沟。

AI工具当然会从现有基础上进步和完善——但从当前实际可能(现今AI尚需在专家监督和特定场景中才能发挥某些作用)到承诺的近期未来,其间的差距大得令人难以置信。

然而,这又绕回到了行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上,因为近几个月来,我已多次——直接或间接地——听到高管们以“想等等看AI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为由,反对招聘更多员工

这绝非游戏行业独有——几乎所有需要人们坐在电脑前的行业都在发生,在某些领域甚至比游戏业影响更大。但可以说,这对游戏业的伤害更甚,因为它紧随在那几年大规模裁员之后;每一家抱着“说不定明年ChatGPT就能干这活儿”的侥幸心理而暂停招聘的公司,都意味着又一位技能娴熟的工人失业、重新评估自己的职业选择,并可能永远离开这个行业。

我并不认为AI应该为当前就业环境负主要责任——利率和对支出主导型衰退的恐惧等经济因素要直接得多。然而,AI驱动生产力飞跃的梦想,确实在许多公司中进一步抑制了招聘意愿。

其影响可能会持续多年。游戏的开发周期现在动辄超过五年,这意味着在此时点押错宝的工作室——例如那些过分相信“AI将以某种未经证实的方式彻底改变开发”这套说辞的工作室——很可能要为此付出漫长代价。

我们看到了封控时期对游戏发布计划的延迟影响。那些能快速适应远程办公等工作方式的工作室,得以在竞争作品大幅延迟的、异常空旷的档期里推出精心打磨的游戏。那个时代一些最大的商业成功之作,正是收获了这份红利。

同样,现在下的赌注——无论是关于生成式AI,还是更广泛的行业增长——其回报不在今天或明天,而在三四年之后。届时,对AI在开发中前景保持健康的谨慎,很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商业红利。而利用当下人才市场巨大过剩优势来制定招聘政策,无疑是开启这一切的最佳方式。

原文链接:

https://www.gamesindustry.biz/the-job-market-is-being-held-back-by-economics-and-ai-opinion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游戏陀螺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286746/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26353.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