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加密资产财库)这两个月为什么这么火?

IP归属:广东

文章AI导读

一键萃取文章精髓,核心观点即刻呈现

在加密货币市场中,“DAT”(Digital Asset Treasury,数字资产财库)已成为2025年夏末的热词。简单来说,DAT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募集资金,直接将这些资金投入比特币(BTC)、以太坊(ETH)等加密资产,作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核心储备。这种模式并非新生事物,却在过去两个月(7月至9月)突然爆火。为什么?答案藏在加密牛市、机构涌入和监管“冷水”之间。

DAT的起源要追溯到2020年,由MicroStrategy(现更名Strategy,股票代码MSTR)开创。公司创始人Michael Saylor大胆将公司现金转为BTC储备,如今MSTR持有超60万枚BTC,市值逾630亿美元。其股价常高于净资产价值(NAV)的1.5倍,形成“融资—买币—币价上涨—股价跟涨—再融资”的正反馈飞轮。这种“财富加速器”吸引了华尔街目光:传统投资者无法直接持币,却能通过买DAT股票间接获加密敞口。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等机构蜂拥而至,避免托管合规难题。

进入2025年,DAT热潮升级。比特币ETF获批后,BTC价格稳超7万美元,ETH现货ETF净流入超20亿美元,加密市场总值逼近3万亿美元。中小上市公司效仿MSTR,通过反向并购快速上市,注入资金囤币。数据显示,今年已有154家美股公司购入加密资产,筹资超150亿美元,远超传统风投规模。以太坊DAT更亮眼:Bitmine Immersion(BMNR)持有115万枚ETH,价值49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ETH储备方。Pantera Capital豪掷3亿美元重仓多家DAT,强调其“提升每股净资产、多赚底层代币”的逻辑。甚至亚洲玩家入场:HashKey推出5亿美元DAT基金,主攻ETH生态;日本Metaplanet持2万枚BTC,被誉为“日本版MSTR”。

为什么这两个月特别火?一是牛市催化。7月ETH ETF启动,机构争抢“新范式”资产——ETH不只数字黄金,还承载稳定币、RWA(真实世界资产)上链等新金融基础设施,潜力超BTC。二是叙事统一。Tom Lee等KOL将ETH包装为“华尔街链”,DAT公司如SBET通过Staking获322枚ETH收益,展示多元化回报。三是资金饥渴。监管友好法案(如GENIUS Act)落地,传统资本视DAT为“合规桥梁”。X平台上,#DAT话题讨论量激增,帖子强调其“抗通胀+杠杆放大”魅力。

然而,火爆背后隐忧浮现。9月4日,纳斯达克收紧监管:增发买币需股东投票,DAT股价承压——MSTR跌3.5%,SBET重挫9%,mNAV(市值/NAV比)多跌破1。杠杆风险凸显:币价暴跌可能触发平仓潮,放大市场波动。批评者称DAT是“皇帝新衣”,靠溢价套利,却忽略流动性与披露透明。

DAT并非万能药,但它标志加密从边缘走向主流。未来,或演变为“一链一DAT”格局:头部如MSTR/BMNR主导,中小整合并购。投资者需警惕:投DAT如买“加密杠杆股”,收益高但需评估NAV折扣与监管变数。对于普通人,DAT科普提醒——加密正重塑企业财库,机会与风险并存。把握本质,别盲从FOMO。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TechubNews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909349/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25216.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