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最快明年交付!一文梳理波卡最近所有技术更新

IP归属:四川

背景

自2019年主网上线以来,波卡始终以“可定制、高性能、多链互操作”的设计理念构筑生态。2025年进入第三季度,波卡生态正迎来一次罕见的技术密集期。

过去数月,从底层架构到经济模型,从虚拟机到应用入口,波卡的核心组件几乎同时进入迭代阶段——JAM灰皮书持续更新、Polkadot 2.0细节逐步落地、PolkaVM智能合约上线Kusama、DOT经济模型调整方案进入讨论……这些看似独立的进展,实际上构成了一条清晰的技术升级脉络。

对波卡而言,技术升级并不稀缺,稀缺的是让技术真正转化为生态价值的能力。此次密集迭代,或许会是打破“有用无价值”质疑的机会。接下来,我们将梳理这些更新的全貌,以及它们所折射出的未来走势。

波卡技术更新盘点

JAM


最近一段时间,波卡最引人关注的升级叙事几乎都围绕着Gavin Wood在2024年4月提出的JAM展开。那么,JAM究竟是什么?


它并不是一次普通的协议升级,而是Gavin口中的“去中心化多核超级计算机”,将取代现有中继链,成为整个Polkadot网络的新内核。JAM采用开源RISC-V架构替代WebAssembly,构建Polkadot虚拟机(PVM),目标是打造一台“Web3云计算机”,让从DeFi、游戏到AI的各种应用,都能在去中心化、安全、高效的环境中运行。


与现有的中继链不同,JAM采用无许可模式,任何人都可以在其上构建服务和智能合约,不必像原来一样参与平行链插槽拍卖,也无需依赖社区质押DOT来获得运行资格。取而代之的,是类似云服务的“敏捷核心时间(Agile Coretime)”机制,用户可以按月批量购买计算核心(Core)时间,并在二级市场转售,形成更灵活高效的算力资源市场。


Gavin将JAM形容为Polkadot的“更少偏见的版本”,即它不再强迫开发者遵循某一种特定的架构路线,而是兼容平行链模式与智能合约模式,让网络架构更接近第一性原理下的极简形态。


在Web3 Summit 2025上,Gavin明确了JAM的交付时间:预计在未来12-20个月内上线。同时,他透露了两个关键方向:一是建立JAM治理机制,使其在上线初期就具备社区驱动的决策能力;二是探索zkJAM策略,将零知识证明技术与JAM结合,可能在跨链验证与数据压缩上带来全新的效率突破。


如果说时间表和治理是路线图上的必要信息,那么Gavin最近在与开发者讨论中提出的“三币模式”,则直击Web3代币经济的核心。传统PoS叙事的“质押代币=买安全”,在他看来已经走到尽头。依赖通胀补贴来维持Staking奖励的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代币价格与网络资源之间的真实关系。


Gavin计划将经济模型拆分为三个独立部分:Staking Economy(安全):质押机制仅用于保障网络安全;Core Allocation(算力):通过核心租赁获取计算能力;Storage Deposits(存储):以固定供应的独立代币计价存储押金,防止存储资源被低估或滥用。


Gavin还引入了PoP(Proof of Personhood)概念,如果验证人身份可被证明,加上二层更廉价节点的配合,安全成本可从目前的5亿美元/年降到几乎为零。这意味着网络不再需要靠通胀去维持安全性,而多链还可以共享安全和算力,例如Polkadot与Kusama不仅能用DOT/KSM购买Core,还可能共用同一台JAM,就像多个国家共享一台Web3云计算机。当然,Gavin也提醒,资源分配必须公平,任何一方获得特殊待遇都会破坏这种合并的可能性。


7月底,JAM灰皮书更新至v0.7.1版本,虽然变化看似细微,却反映出架构设计的持续优化。例如将accumulate与on_transfer结合、在PVM调用中添加核心索引参数、为账户序列化添加版本字节前缀、更小的服务ID和自有特权支持。这些调整为JAM在资源调度和执行效率上的优化打下了基础,也体现出团队在推进核心架构落地过程中的工程细致度。


在最新技术讨论中,Gavin还提出了另一条路径:在Kusama上先行部署“轻量版JAM”。这套版本仅需32个核心即可运行,相比Polkadot未来的1023核JAM小得多,区块时间可低至1秒(取决于Toaster实验结果)。这意味着Kusama可能成为JAM技术的实验平台,帮助验证关键机制和参数,再将成熟方案推广至Polkadot主网。


从行业角度衡量,任何能长期存在的协议必须同时回答技术可扩展性与经济可持续性两个命题。Gavin的做法是先回到第一性原理:技术和经济模型必须服务于网络的长远生命力,而不是被短期市场牵着走。在这点上,JAM可能确实是当下为数不多的、既有技术厚度又有经济逻辑创新的叙事。

Polkadot Hub


Polkadot Hub,是波卡原生支持Solidity智能合约的平台,可以理解为波卡生态中“小而美的跑车”,即一个低门槛的创新孵化平台,专注快速落地创意。相较于宏大的Polkadot Cloud,Polkadot Hub更注重敏捷与灵活,是用户和开发者进入生态进行实验与部署的核心入口。

  • 10月:Polkadot Hub完成智能合约主网+治理/质押迁移


Polkadot Hub的首批核心功能包括智能合约平台与质押/治理系统,预计将于2025年10月左右在主网上推出。这将使Hub成为能够支持去中心化应用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枢纽。

  • 11月:Polkadot Hub上线多链编排功能


在基础功能逐步上线后,Hub将进一步实现多链编排功能,使用户能在Hub上通过智能合约调用Polkadot Cloud中的其他服务。这一能力预计于2025年11月推出,将显著提升生态间的联动性与互操作性。

  • 12月中:Polkadot Hub上全面部署REVM,并开启PVM预览阶段


为尽快吸引以太坊生态、DeFi及第三方服务(如预言机、索引器、KYC/AML提供商等)的入驻,波卡将优先开发一套100% EVM兼容方案。这一决策,得到了Parity、Web3基金会及生态伙伴的一致认同,成为Hub下半年最重要的技术方向之一。


波卡此举,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跨链生态中赢得第一批以太坊开发者与DeFi项目的关键策略。延迟更先进但尚需完善的PVM,是权衡当前生态成熟度与未来潜力后的务实之选。

Polkadot 2.0


Polkadot 2.0是波卡网络的全面升级版本,旨在提升执行效能、网络弹性和多链协同能力。其技术核心包括三大模块:

  • Asynchronous Backing(异步支持):此模块通过解耦验证与共识流程,提升网络吞吐能力,是提高生态整体效率的基础。
  • Agile Coretime(敏捷核心时间):允许开发者按需获取Coretime,依据实际需求动态分配资源,改善资源利用效率。
  • Elastic Scaling(弹性扩展):支持链或应用根据负载租用额外核心处理能力,实现“资源随需弹性伸缩”,是Polkadot 2.0性能跃升的重要一环。


从最新进度追踪来看,Polkadot 2.0的三大功能模块推进顺利。


异步支持和敏捷核心时间已相继上线,弹性扩展正在进行最后的网络稳定性测试,预计将在2025年8月底至9月初全面上线,使Polkadot 2.0正式到位。


为纪念这一重大里程碑,社区倡议发起 “Polkadot 2.0 Launch Party”,这是一个全球线上线下联动的庆祝与开发者推广活动,活动形式包括全球性线上黑客松与多个城市的线下聚会,开放给各级开发者参与。


黑客松设置三个赛道:Parachains、Polkadot SDK和Tinkerers,鼓励围绕Polkadot 2.0核心功能进行实战探索。


活动由Web3基金会、Parity、Velocity Labs等多个生态组织协助策划,预热期长达至少两个月,涵盖线上比赛、区域联动、社区推广等多维互动。

PolkaVM


PolkaVM,又称PVM,是波卡生态专为智能合约而打造的下一代虚拟机,它基于RISC-V架构、采用寄存器机设计,摒弃传统以太坊EVM的堆栈结构,具有更优执行效率和可扩展性。同时,PolkaVM内置了多维度Gas模型,实现更精细的资源管理和费用控制。


2025年6月24日,随着Kusama的v1.6升级,PolkaVM智能合约的预览版正式登陆Kusama Asset Hub,预览阶段鼓励开发者社区测试、反馈bug,并改进用户体验。


2025年7月,PolkaVM智能合约已正式上线Kusama。


此版本已支持Solidity合约部署,并兼容以太坊开发工具。该兼容层的原生化意味着以太坊开发者可无缝接入波卡生态,不再受限于复杂迁移路径。与简单复制EVM不同,它是从底层重构,目标是更高性能和架构灵活性。因此,开发者需要拥抱新模型,而非简单迁移EVM理念。


更令人振奋的是,PolkaVM智能合约现已支持通过XCM预编译接口进行跨链消息交互。这意味着Solidity智能合约现在可以直接调用波卡的原生跨链协议XCM,实现链间通信。


这项功能已在波卡测试网上线,开发者可在智能合约中使用多种预编译方法发送和执行XCM指令,进一步丰富多链应用场景。

Polkadot App


Polkadot App是由Parity主导开发的官方移动应用,旨在为新用户和现有加密货币爱好者提供一个简洁、直观的入口,助力他们轻松上手波卡生态。


该应用重点聚焦用户体验,无需私钥繁琐操作,而是依托Apple或Google账号备份凭证,同时包含一键发送DOT、稳定币(如USDC/USDT)等功能,降低加密资产使用门槛,让更广泛人群能够迈入Web3世界。


Polkadot App的关键要点:

  • 波卡的关键入门工具,是初学者开始使用波卡和Crypto资产的最佳场所
  • 对于现有的波卡用户和Crypto领域也很有用,因为它易于使用并且具有一些独特的功能
  • 将成为波卡社区的核心价值主张,以吸引他们的朋友和家人加入并增加全球DOT持有者的数量
  • 第一阶段在美国启动,以进行测试和学习,然后是加拿大、英国和欧洲


截止2025年8月8日,开发团队发布更新,目前应用已获得Apple App Store和Google Play商店批准,唯一待解决的阶段是由知名安全机构Oak Security进行的额外代码审核。这段审计正接近完成阶段,为应用上线铺平最后障碍。


除了基础功能完善,应用团队还在持续打磨 “赠送”功能,允许用户方便地将DOT发送给亲友,并通过短信、WhatsApp或Email分享接收链接,简化传播机制,增强新用户参与意愿。与此同时,Polkadot App还在积极推进Polkadot Visa卡的UX升级和集成。


为了确保应用发布后仍能持续迭代,社区已通过治理提案#1573申请更多开发与推广资源。

DOT经济模型


自从Gavin博士在Web3 Summit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想要将DOT改为恒定上限,许多波卡建设者就不断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目前主要探讨的方案是三种类型的方案,并且正在进行投票中。


这三种方案分别是:

  • 强压力模型:两年一个周期,每个周期释放量缩减50%,最后上限为21亿DOT。蓝色线条为每年释放的DOT数量,绿色线条为(恒定上限方案的)DOT总供应量,虚线为(当前原有的设计的)DOT总供应量。该模型到2054年通胀率低于每年1万个DOT!
  • 中压力模型:两年一个周期,每个周期释放量缩减33.33%,最后上限为25亿DOT。蓝色线条为每年释放的DOT数量,绿色线条为(恒定上限方案的)DOT总供应量,虚线为(当前原有的设计的)DOT总供应量。这种模型到2072年通胀率也不会达到心理上的25亿DOT的上限目标,届时通胀率将低于每年1万DOT。
  • 弱压力模型:两年一个周期,每个周期释放量缩减13.14%,最后上限为31.4亿DOT。蓝色线条为每年释放的DOT数量,绿色线条为(恒定上限方案的)DOT总供应量,虚线为(当前原有的设计的)DOT总供应量。该模型将使DOT在2061年达到供应上限。


对此,我们认为这三种方案各具优势,但如果不对比更多的方案,很难客观地体现恒定上限的优缺点,对所有DOT Holders来说,大家更需要的是站在更全面的视角下所得到的更优解,而不是局限在“恒定上限”条件下的最优解。所以,我们建议要新增两条来进行对比:


“最初通胀率降低为4%,1%固定汇入国库,3%奖励Staking参与者,确保Staking收益在5-6%左右。国库的资金每个季度推出激励计划鼓励更多的燃烧和锁仓,目标是通过让燃烧的比例达到2%,使得最终通胀率降为2%左右。”


“最初通胀率降低为3%,0.8%固定汇入国库,2.2%奖励Staking参与者,确保Staking收益在4-4.4%左右。国库的资金每个季度推出激励计划鼓励更多的燃烧和锁仓,目标是通过让燃烧的比例达到2%,使得最终通胀率降为1%左右。”


除此之外,我们研究院认为DOT经济模型采用恒定上限或将面临资金、竞争力、稀缺性、可持续发展、发展不全面等许多问题。


总体而言,未来研究需继续关注递减通胀模型与实际经济表现之间的动态反馈,包括对质押率、代币价格及生态热度的影响,并适度探索引入销毁机制以进一步对抗通胀压力。生态应保持灵活,但以长远为导向构建稳健经济系统。

未来展望


站在2025年第三季度的当下,波卡似乎正处于一个难得的交汇点:内部有JAM、Polkadot 2.0、PolkaVM、DOT经济模型等多条技术线同时演进,外部则有欧盟的互操作性背书、ETF预期带来的资本注视。


从技术层面看,JAM的核心不是单一的性能提升,而是试图重塑区块链资源的生产、分配与消费逻辑。这意味着波卡不仅能继续在链间通信上保持领先,还可能在跨链计算、链下数据管理等企业级场景中,给出比以往更具执行力的方案。而Kusama作为轻量版JAM试验场,则让波卡有机会在主网承压前,完成关键机制的验证,这种先试再推的路径在过去的公链迭代史中并不多见。


外部认可同样在发生,BlockStand EU的报告直接将波卡列为互操作性“最佳实践”,并点名其在跨链与链下数据管理中的潜力。对于一个曾被质疑“有用无价值”的生态来说,这是一种从国际标准化视角给出的价值证明。


资本市场的信号更为直接。Bitwise将DOT纳入指数基金、21Shares与Grayscale的ETF申请加速,哪怕SEC的暂停令暂时泼了冷水,也难掩其在华尔街获得关注的事实。ETF一旦落地,不仅是流动性问题,更意味着DOT会被纳入更多机构资产配置清单,从而与技术升级形成双轮驱动。当然,现在也流行上市公司购买加密货币作为储备,如果DOT能够成为某个上市公司加密资产储备中的一大标的,也会给DOT带来信心的提振。


此外,未来的波卡,还可能会在两个方向上展开:一是继续深耕多链互操作的纵深,把跨链通信扩展到算力、存储、身份与链下数据的全域互通;二是利用标准化与合规化的优势,切入更多企业级和公共服务领域,成为少数能在技术和制度之间自如切换的基础设施。


波卡接下来要证明的,不仅是它能做什么,还要证明,它做的这些事,在未来十年依然不可替代。

本文来源:陀螺科技 文章作者:Polkadot生态研究院
收藏
举报
Polkadot生态研究院
累计发布内容254篇 累计总热度10万+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Polkadot生态研究院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810696/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24477.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