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达口碑撕裂,聂腾云挥刀自救?

IP归属:重庆

打开小红书,搜索“韵达”,一场诡异的口碑分裂正在悄然上演。

一边是盛大的韵达夸夸会,溢美之词铺天盖地。“韵达服务好,送货快”的评价比比皆是;“冒雨送快递”的感动刷屏,更有用户笃定称“韵达是用过的所有快递中的最佳”。点进这类帖子,评论区更是清一色的赞美,找不到半条差评。

另一边则是火力密集的吐槽,字字都裹着不满。“寄文件不要用韵达”,“寄同省的韵达快递绕道多省才回来”,“韵达快递频繁丢件”……更有网友晒出韵达物流截图:包裹停滞数日,物流信息迟迟不更新,配文里满是无奈。

对比之下,那宏观的赞美在汹涌的负面声浪面前显得格外单薄,甚至透露出一种不真实感。

当包裹在物流信息图上陷入漫长的静止,当丢件成为高频词,用户们积攒的信任和耐心正被消耗殆尽。“韵达快递这是要倒闭了吗”的疑问随之而来。

支撑这种担忧的,是韵达近年来难以忽视的运营困境以及不容乐观的业绩。

一、管理失序:信任崩塌与数据滑坡

据《天眼新闻》报道,近日,贵阳市黄先生通过韵达快递从铜仁市沿河自治县寄往贵阳市观山湖区的生鲜水果,在省内“旅行”了10多天仍未送达,多次联系韵达快递均未获有效解决。

类似的案例在全国各地复刻。

小红书网友Vera表示,从成都寄往广安的韵达快递,耗时4天,在外面绕了2圈——包裹从成都发往广安后,下一步竟被发往了重庆,之后才溜达回广安。

微博网友岳树存遭遇了类似的经历,苏州到蚌埠的快递,去河南“旅游”了一趟。

这些发生在不同网友身上的物流糟心事,只是韵达用户投诉的冰山一角,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韵达”相关投诉量已累计到14万多条,丢件、延误、沟通无果成高频标签。

微信图片_2025-08-13_163302_553

这一切乱象的症结,归根结底在于其管理的失控。而在诸多管理漏洞事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韵达加盟商诈骗事件。

2025年3月,韵达快递部分加盟企业对协议客户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导致涉诈骗宣传品进入寄递渠道,造成受害人重大财产损失。国家邮政局依法对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进行立案调查,直指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管理缺位。这并非偶然,早在2024年,韵达就因倒卖“快递盲盒”被约谈。

这种系统性风险的根源在于韵达依赖加盟模式实现快速扩张,但总部对加盟商的管理却形同虚设。

此次信任危机对本就深陷市场份额萎缩、业绩承压的韵达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并直接体现在其惨淡的经营数据上。

根据韵达控股发布的2025年1月至6月快递服务经营指标快报,从2025年3月开始,其业务增速呈现断崖式下滑。

业务量同比增幅从2月的近70%骤降至6月的7.41%,业务收入增幅亦从2月的45.32%萎缩至6月的不足3%,更触目惊心的是单票收入已连续六个月深陷同比下滑的泥沼。

韵达2025年1至6月经营数据

这冰冷的数据滑坡与海量的用户投诉深度融合,再叠加服务失控与价格战的死循环相互裹挟,深陷泥潭的韵达正被数据与口碑双重枷锁越勒越紧,正急需一剂良药挽救。

二、技术赋能,韵达姗姗来迟

2025年8月8日,韵达迎来了26周岁生日,这天,《快递杂志》发布了一篇韵达创始人聂腾云的专访文章。

聂腾云,1976年出生于浙江桐庐,是中国快递行业“桐庐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于1999年创立韵达快递,短短十几年时间便成就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专访中提到,在一次与管理部门深入沟通后,“进一步让总部和加盟商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的想法在聂腾云心中扎根,他随后为之启动了三项重要改革,即技术赋能、制度重构和文化重塑。

技术赋能方面,强调开发AI识别系统实时监控所有末端网点,提升禁寄品检出率,降低人为漏洞,对异常快件自动拦截;制度重构层面,核心在于加强对加盟商的管理;文化重塑方面则聚焦于人才挖掘与储备。

8cf223493ecc459eadaa4cbfcdb5b828

改革蓝图虽好,但友商早已远行。

技术赋能是聂腾云开出的一剂药方,然而,在这一层面,韵达似乎略显落后。

自2009年起,顺丰就不断推进数字化进程,逐步实现从信息化到智能化转型。2016年至今,顺丰已经踏入智能化的新时代,如今的顺丰更像是一家披着快递外衣的科技公司。

此外,顺丰更是通过大数据系统、区块链平台、自动化分拣系统、AI设备,以及中转场网络的科学布局等手段,有效支撑了物流各个环节的高效运作。如今其智能版图持续拓展,目前已有超100个数字孪生应用场地,进一步夯实了智慧物流的技术壁垒。

另一技术劲敌则非京东物流莫属。近年来,京东物流将AI技术深度融入仓储、分拣、运输、配送等物流全链条,构建起一套高效、智能的物流体系。

微信图片_2025-08-13_190327_941

另外,京东物流全面升级基于大模型的数智化供应链技术全景“京东物流超脑”,将AI、大数据、运筹学、数字孪生等数智化技术与物流各环节深度融合,专注于供应链全链路的降本增效,从智能规划到智能仓储与运配,再到智能客服与营销的全链路降本增效,实现辅助决策、运营优化和商业增值。

在今年618 大促期间,京东物流的智能化能力更迎来全面实战检验,展现出强劲的技术落地效能。

如此看来,聂腾云的技术赋能蓝图,虽切中当前管理痛点,却更像一场迟到的“补课”,这场姗姗来迟的智能化自救,能否在对手早已领跑的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仍是巨大悬念。

三、加盟制死结,总部与加盟商割裂

对于制度重构,聂腾云希望加强对加盟商的管理,权责细化,避免管理缺位。这需要重构加盟关系,从简单的业务抽成转向价值共创与风险共担的联盟。

然而加盟制模式下,存在着难以规避的结构性矛盾。

管理穿透力弱,标准难统一。加盟制下总部与加盟商仅为品牌授权关系,总部对加盟商的约束力有限,服务标准、操作规范、员工待遇在层层转包下极易变形走样。

利益割裂,目标冲突。总部追求口碑与业务量,加盟商更关注短期利润与成本压缩。

据韵达一级加盟商王某向央广网透露,“为了完成上级派发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超出部分要么自己放低价格抢客户,要么刷单,而且批量的刷单包裹会直接拉到网点来,揽收的价格还很高。”都快没钱吃饭了,交罚款都交亏损了,有了赚钱的渠道,为什么不做呢?

这并不是韵达一家的毛病,而是加盟制快递企业在内卷中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如此对比,友商顺丰与京东物流的直营模式更有优势,总部对网络拥有绝对控制权。

对韵达而言,“利益共同体”的愿景若想落地,不仅需要理念革新,更需锻造穿透加盟网络的强执行力——建立刚性约束机制、动态激励体系与全链路监管能力,才能让总部战略真正转化为末端网点的自觉行动。

微信图片_2025-08-13_145337_226

对于人才而言,最大的激励莫过于薪酬福利、升职路径以及对员工价值的充分尊重。

快递行业,尤其一线,长期面临高强度、高流动率、低薪酬的问题,特别是在薪酬福利方面,加盟制体系下,基层员工的待遇高度依赖于网点经营者的实力和意愿,普遍缺乏稳定性和保障,这种环境导致了一线人员的高流动性,反过来又加剧了服务的不稳定性,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韵达而言,其核心矛盾在于,人才的留存与储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与当前其深陷价格战泥潭,且将大部分经营成本和风险转嫁于末端加盟商的本质相冲,加盟商利润微薄,根本无力承担有竞争力的待遇与福利,若仅靠呼吁或有限补贴,实在杯水车薪。

反观京东物流,大规模应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系统,降低整体劳动力,尤其在薪酬福利方面,也优于大多数快递企业。技术的“减负”和福利的“增效”,共同为其构建相对稳定、素质更高的人才队伍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总而言之,聂腾云的三剂良药直指韵达病灶,但沉疴需猛药,改革的成败,最终系于韵达能否穿透加盟网络的层层壁垒,将总部的意志转化为末梢网络的切实行动。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递运指南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915432/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24469.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