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快递不能尽快补足短板,极兔或许也会像曾经的百世集团一样,将其视为“烫手的山芋”。
作者/无字
出品/新摘财经
吞并百世快递四年后,极兔成长性日趋放缓。
图源:极兔2025年Q2经营数据
2025年7月8日,极兔披露2025年Q2经营数据,来自中国市场的包裹量为56.14亿件,同比仅增长14.7%;上半年中国包裹量共106亿件,同比增速仅为20%,与行业平均增速持平。要知道,过去几年,极兔在中国市场的包裹量增速动辄超30%。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021年,凭借收购百世快递,极兔一跃成为中国快递行业的重量级玩家。然而,由于百世快递“大而不强”,不光持续深陷亏损的泥潭,并且服务质量不佳。如今,极兔似乎开始遭到百世快递的反噬。
这也给快递行业敲响了警钟,尽管企业可以通过资本的力量,并购二流玩家,快速占领市场,但由于难以给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很难成为“常青树”。从这个角度来看,百世快递似乎成了“负资产”。
一、卷不动价格战,百世快递节节败退
与大部分物流企业早在上世纪末就成立,并且专注于快递业务不同,百世集团直到2007年才成立,不光打造了百世快递,并且还多元化发展,运营金融、便利店、国际物流等业务。
图源:百世集团
比如,2015年,百世集团推出百世店加,涉足便利店市场;百世金融则致力于提供融资租赁、商业保理、汽车金融等定制化金融产品。
由于业务线过于庞杂,需要海量资金投入,百世集团的资产负债率持续飙升。财报显示,2016年,百世集团总负债为39.62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59.62%。而2021年Q3,百世集团总负债攀升至175.44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8.57%。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前后,中国快递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层出不穷。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百世快递单票毛利分别为0.15元、0.14元、-0.01元,不断走低。
这直接导致,百世集团持续深陷亏损的泥潭,2018年-2020年,其净亏损分别为5.08亿元、2.19亿元、20.51亿元,三年合计亏损27.78亿元。
正如步步高创始人、投资人段永平所言,“多元化一般是主业不够强,想靠多元化找出路,结果找了一条岔路。”百世集团盲目追求多元化,使得公司的现金流捉襟见肘,难以拿出足够的资金,应对快递行业激烈的价格战,最终导致百世快递的市场影响力节节败退。
图源:招商银行研究院
招商银行研究院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年,百世快递份额为11.9%,一年后跌至10.2%。南方都市报测算,截止2021年Q3,百世快递的份额已低于5%。
显而易见,百世集团盲目多元化,是百世快递身陷囹圄的关键诱因。由于百世集团把有限的资金资源投入到了关联甚少的多元业务中,百世快递在供应链、资金层面存在天然短板,难以应对激烈的价格战,最终陷入了“亏损加剧-市场份额走低”的恶性循环。
二、瞄准“淘系”资源,极兔“接盘”百世快递
尽管2021年,百世快递依然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但由于深陷亏损泥潭,并且市场影响力不断下滑,百世集团对该业务已丧失信心。2021年10月,百事集团发布公告称,拟将百世快递以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的价格转让给极兔。
百世快递已成为百世集团沉重经营负担的背景下,极兔仍选择接手,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借此切入“淘系”电商平台。
众所周知,作为电商巨头,阿里曾将触手伸向物流领域。2008年以来,阿里频频投资以百世快递为代表的物流企业。
图源:百世集团招股书
百世集团披露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时,阿里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3.4%。作为阿里的“亲儿子”,百世快递自然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承接阿里系电商的物流需求。百世集团2020年财报显示,“淘系”商家产生的快递单量约占百世快递总单量的41%。
对于而言,由于极兔的创始人李杰和拼多多的创始人黄铮都是段永平的“弟子”,极兔创业之初,极度依赖拼多多平台。招股书显示,2021年,在中国区,极兔来自拼多多的收入占比高达78.7%。
由此来看,尽管百世快递素质不佳,但其却能帮助极兔实现摆脱对拼多多平台依赖、覆盖“淘系”电商平台的战略目标,因而拥有巨大的投资价值。
图源:南方都市报
事实证明,收购百世快递后,极兔确实一跃成为了中国物流市场的重量级玩家。虎嗅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极兔在中国市场的快递业务量为20.8亿单,市占率仅为2.5%。2022年,收购百世快递后,极兔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0.08%,位列中国前五大物流企业。
对此,极兔在《招股书》中骄傲地表示,“我们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了单日5000万单的里程碑,在中国市场的同行中所用时间最短。”
三、服务质量不佳,百世快递反噬极兔
不可否认的是,百世快递立竿见影地提高了极兔的市场影响力,但由于此前深陷内卷竞争泥潭,服务质量不佳,随着整合完成,其内在的“裂痕”也逐渐给极兔带来负面影响。
图源:黑猫投诉
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以“百世”为关键词检索,可以发现超3万条投诉,诸多消费者均控诉称,百世快递存在乱收费、服务态度差、破损拒绝理赔等问题。
图源:黑猫投诉
比如,2025年7月7日,一用户就投诉称,自己将货物打包好后,联系百世快递的快递员上门收货,向快递员支付600元运费,保价7000元,快递员回仓库后加固包装发货。结果,商家签收时发现快递破损,遂联系快递员,提供相关证据,向百世快递申请赔偿。证据完整的情况下,百世快递却藐视法律法规,拒绝赔偿。
图源:郑州市消费者协会
百世快递的“基因”,很大程度上延续到了极兔身上。2024年3月,郑州市消费者协会针对郑州市民日常快递使用情况、快递消费体验等进行网络调查,在不满意的快递公司调查中,3348人选择了“极兔”,占总样本数据的30%,排名第一。
现阶段,快递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平台需要靠优质的服务吸引消费者。因囿于低价竞争,百世快递频频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很难不削弱极兔的生命力。
图源:致快递
虽然收购百世快递之初,极兔的市场影响力飞速攀升,但近年来,其市场影响力已开始走低。致快递统计的数据显示,2024年,极兔的市占率为11.3%,2025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下降0.2个百分点至11.1%,与“三通一达”相去甚远。
凡此种种,很大程度上说明,百世快递虽然拥有一定的供应链资源以及单量基本盘,但并非优质的物流资产。随着中国电商迈入存量时代,快递企业不能继续困守低价,而是需要在服务、时效等维度,构筑深厚的商业护城河。遗憾的是,服务质量不佳恰恰是百世快递的短板。
如果接下来,百世快递不能尽快补足短板,极兔或许也会像曾经的百世集团一样,将其视为“烫手的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