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报道,首都体育学院首届电子竞技专业本科生正式毕业,并被授予学士学位。四年前,当该专业首次招生时,曾引发包括“玩游戏也能拿学位?”在内的广泛讨论。如今,这批毕业生的学业成果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直接的答案。
该电竞专业的培养目标并非职业电竞选手,而是为产业输送具备复合知识结构的运营、管理与传播人才。其课程体系证实了这一点,内容横跨体育学、管理学、经济学与传播学等多个学科。学生的课表包含了体育产业概论、电竞品牌市场化运营、数据分析、体育社会学及主持与解说等课程。
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院长王庆伟曾解释,理解该专业的核心在于区分普通游戏与电子竞技运动。后者是少数游戏经过体育化改造后,具备了竞技体育的属性与对抗特征的产物。
理论之外,四年的教学中贯穿了大量的实践环节。学生们深度参与各大电竞赛事的筹办与运营流程,并在腾讯、京东等企业建立的实训基地中学习。在实践中,学生们根据各自的兴趣方向,尝试游戏产品设计、赛事主持、撰写俱乐部商业计划书等工作,提前将理论知识与产业需求相结合。
这批毕业生的出现,正值中国电竞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电竞不仅成为亚运会正式项目,国际奥委会也在积极推进电竞奥运会的落地。据《2024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显示,中国电竞用户规模已达4.9亿人,产业实际销售收入达275.68亿元。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人才缺口,特别是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这批获得学位的毕业生,其知识结构与能力模型,与当前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正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