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古典互联网界的代表人物之一,王小川并没有急于在年初的区块链狂热中发声,也没有在三点钟群里面冒泡,清华工科男自有其严禁的逻辑体系和研究态度,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王小川在甲子光年2018“中国区块链第一辩” 暨行业领袖峰会上对区块链做了系统阐述。
王小川自称这是他首次在公开场合谈区块链,“很有可能也是最后一次”。王小川认为要从底层技术、商业应用和社会治理三个维度来看区块链,主要体现的是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和激励机制。这个激励机制是建立在共识机制基础上的,如果没有信任和共识,则激励根本谈不上。而支撑ICO的并不是共识机制,而是巨大的激励,一个虚拟泡沫的代表未来的价值。如果共识形成不了,则ICO项目就落在沙滩上了。
王小川同时也谈了区块链进入3.0阶段所面临的三个障碍。
1、去中心化账本的维护成本
王小川认为在去中心化的应用里面,都面临账本的维护成本问题。特别是当大众变成账本的维护者之后,这个问题更加突出。王小川拿自己举例,当年在装比特币钱包的时候,把整个链全部下载下来,过了一个星期后得知电脑内存不够了,这个脸下载了大概八九十个G(小川也有很懵懂的时候)。
“大家动不动就谈分布式账本跑起来,中间这个数据量过大,对于consumer怎么解决。”王小川说到这点,这种时候就会出现分叉,一个是交给第三方进行维护,这就像比特币玩家一样,不是把整个链装在自己电脑上,最多是装跟自己相关的部分,其余部分交给交易所。
王小川认为给第三方托管,是非去中心化地体现,而让最终用户参与账本维护是不真实的。
2、共识如何升级
王小川还谈到一旦共识形成了,面对行业的变化,如何升级是一个问题,比特币要升级基础协议,社区、矿池、开发者和拥有者都有不同的声音,结果就分叉了。如何有一个改变共识的共识,就好比公司章程如何修改,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章程是什么样的。
但如果共识可以升级,那初始共识就会比较复杂,初始共识简单,那将来升级就会碰到问题。那怎么办呢,只能线下协商,不要把它写在链上。
3、链上资产如何下链
王小川说现在比特币和以太坊都数字资产都是虚拟得,闭环得,跟真实世界没有对应,有人提出房地产区块链,线下房地产如何跟区块链去对应,资产如何对接,比特币和游戏币都是新资产,线下并不能找到对应。这可能需要借鉴银行的清算系统,通过类似内保外贷的方式来进行信用担保。
来源:BCC区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