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解释下基础的一些知识,以及目前比特币矿场的现状,大家先耐心看吧。
难度
难度是对挖矿困难程度的度量,即指:计算符合给定目标的一个 HASH 值的困难程度。
算力
比特币的挖矿的过程其实是通过随机的 hash 碰撞,找到一个解 nonce,使得块 hash 小于目标 HASH 值(相当于解数学题)。 而一个矿机每秒钟能做多少次 hash 碰撞, 就是其“算力”的代表, 单位写成 hash/s 或者 H/s,大家理解成一秒内解数学题的次数即可。
难度调整
比特币系统的难度是动态调整的, 每挖 2016 个块便会做出一次调整, 调整的依据是前面 2016 个块的出块时间, 如果前一个周期平均出块时间小于 10 分钟,便会加大难度, 大于 10 分钟,则减小难度,目的是为了保证系统稳定的每过 10 分钟产出一个块,所以难度调整的时间大概是 2 周(2016 * 10 分钟)
全网算力
全网算力是 BTC 网络中参与竞争挖矿的所有矿机的算力总和。当前难度周期全网算力会影响下一个周期的难度调整, 如果全网算力增加,挖矿难度增大,单台矿机固定时间的产出就会减少。
很巧的是在给大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比特币的全网算力首次突破了 60EH/s,这是什么概念呢,一台 S9 的算力相当于 14TH/s,那么目前全网的算力大约等于 450 万台 S9 在挖比特币,你们大概能体会为什么矿机厂商这么赚钱了吧。
今年以来,比特币一路从 2 万美元下跌了 70%,尽管比特币的价格大幅下跌,严重削减了矿工的收益,但在过去 10 个月里,比特币网络的全网算力却依然在持续增强。
自比特币诞生以来的难度曲线
2017 年底,今年初的时候,比特币的全网算力还处于 10ET/s 的水平,不到一年的时间,比特币的全网算力涨了 6 倍,随之而上涨的自然是挖矿的难度,大家可以看到今年来难度曲线几乎是直线上涨,单台矿机固定时间的产出继币价下跌后进一步减少,遭受重创。
那么目前的挖矿业是怎么样的呢?有媒体报道「从四川的深山到深圳华强北的电子市场,比特币挖矿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惨烈的“大逃杀”。」
小矿场主决定卖掉矿场,回到城市,过正常人的生活。
往日矿机档口热闹非凡的电子市场,如今门庭冷清。
做矿场基建生意的人,开始怀念那个绝不还价的时代。
但那个时代,似乎正在渐渐远去。迎接他们的,是冰冷的现实——冬天,真的来了。
随着资本入场,算力还在不断地往上涨,中小型的矿场逐渐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单位算力的电费已经超过了挖到的比特币的价值,也就是说每天矿场挖出来来的币可能连电费成本都不够。
以有 1 万台机器的中型矿场为例。一台 S9 矿机一天要用 40 度电,如果电价一度 0.4 元,就是 16 元,1 万台机器一天的电费就是 16 万元,一个月就是 480 万元——以现在的比特币价格计算,这相当于近 110 个比特币。而这 1 万台机器,一个月挖到的比特币也就 100 多个,扣掉矿场运营成本后几乎不会剩下什么钱。
最终挖矿业将会成为一个资本为王的产业,那些电价和单位算力的采购成本低的资本是最终的赢家,大型矿场由于背靠比特大陆等上游矿机厂商,在算力采购成本上有天然的优势,由于规模效应的存在,大矿场的经济效益也不是中小矿场所能比的。
基础的一些知识,以及目前比特币矿场的现状已经说完了,下面我们来说云算力投资。
大家都知道传统挖矿需要个人购买矿机,寻找便宜的电力所在地,建设矿场;或者将矿机交给中小型矿场托管,用户支付电费、维护费及后续管理费,而云算力投资就非常简单,已经有矿场准备好了一些,你只需要直接购买算力即可,非常方便。
购买云算力非常适合有钱没时间图方便的投资者,本质上就是花钱买服务,当然服务费不便宜,首先大部分的云算力投资会收取高额的管理费,比如你挖 1 个比特币,会被收取 0.1 个,其次在电费上,也比正常电费高出不少,比如矿场电费成本 3 毛,到云算力的客户电费计算时就是 5 毛,坑就在这些地方。
首先我们要说明云算力投资本身并不是骗局,在挖矿还处于暴利的时期,尽管管理费以及电费等收费高昂,但投资者依然是有的赚的,只不过传统的挖矿 100 天就能回本当你选择云算力投资时就变成了 300 天的回本周期。
看完上文,大家都有个很明显的感触,挖矿业的暴利时期已经过去了,甚至目前已经到了无利可图的时期。矿场主自身挖矿已经无法赚钱了,再加上托管费和高额的电费,从你买入算力的那一刻开始就基本不会有收益了。
当然我们上面谈的都是比特币挖矿的情况,其他币种类似以太坊的显卡挖矿情况比比特币的回本周期要好一些,但市场上大多数的云算力的投资都是坑,这些平台相当于在给自己的矿机找高价的接盘侠,能骗一个就是一个。
如果你依然想要投资挖矿,首先要有绝对低廉稳定的电力资源,其次要抄底低价的矿机,尽量不要选择云算力投资。投资收益极低甚至是负的,投资风险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