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 发币在即:L2 代币能否撬动生态增长?

IP归属:广东

文章AI导读

一键萃取文章精髓,核心观点即刻呈现

撰文:Tia,Techub News

在加密货币行业,公链和二层网络的代币发行,往往意味着一次新的叙事转折。昨晚,Base 发布即将发行原生代币的消息,引发了社区的广泛关注。一些社交媒体人物认为,与过去单纯依赖交易费捕获价值的逻辑不同,Base 原生代币的设计可能会试图复制 ETH 与 SOL 的「报价货币飞轮」,为 L2 代币的价值捕获开辟新路径。

从「交易费叙事」到「报价货币叙事」

长期以来,L1 公链的价值叙事被市场归结为交易费用。但事实证明,交易费在价值捕获中的比重有限,无法支撑长期市值。真正的核心在于,这些公链代币在生态系统中扮演报价货币(quote currency)的角色,即大部分价值是通过代币锁定量与市场需求体现出来的。

以以太坊生态为例,大多数 AMM 流动性池都是 TOKEN/ETH 配对;而在 Solana 上,SOL 同样成为大多数资产的交易中介。随着链上新资产不断发行,大量 ETH 和 SOL 被锁入 AMM,用于维持流动性。这一机制让 ETH 与 SOL 的价值与网络扩张紧密挂钩,形成了独特的增长飞轮。

然而,L2 代币至今未能突破这一局限。尽管交易活跃,L2 的经济增长仍主要由 ETH 捕获,原生代币在价值累积上难以真正受益。

Base 原生代币的潜在设计:绑定 L2 增长

知名社交媒体人物 kia(@mosayeri)在 X 发文表示,要想进行突破,Base 原生代币的代币经济学设计或将借鉴 Aerodrome 的投票托管(vote-escrow) 模型与 Zora 的生态激励机制。具体而言,Base 原生代币持有者可以锁仓代币并参与投票,决定网络费用如何分配,以激励那些以 Base 原生代币作为报价货币的流动性池。随着 Base 生态扩张,这一机制将把代币价值与网络增长直接挂钩,改变 L2 增长由 ETH 捕获的局面。

历史上,Curve Wars 已证明这一模式的可行性:各大协议为了获取流动性激励,竞相购买并锁定 CRV,形成强劲需求。若 Base 原生代币能成功引导流动性迁移,其意义不仅在于赋能持币者,还在于帮助 Coinbase 在推动网络去中心化的同时,稳固其在 Base 生态中的核心地位。

双重战略:Base 原生代币与 USDC

Coinbase 在 Base 上布局的不只是单一的发行代币。除了通过 Base 原生代币激励流动性、绑定网络增长之外,Coinbase 还可利用其在稳定币 USDC 上的优势,形成了双重战略。作为 RWA(现实世界资产)交易中最常用的结算货币,USDC 在 Base 上的使用规模持续扩大。而 Coinbase 与 Circle 的协议,确保其能从 USDC 背后的国债利息中分润。换言之,USDC 在 Base 上流通越多,背后的美元储备产生的利息也越多,Coinbase 就越能获得收益。

在 Base 生态中,Base 原生代币与 USDC 将形成双重驱动:前者通过治理和流动性激励绑定网络增长,后者则通过稳定币结算承接链下现金流。对 Coinbase 而言,这种双轨布局既强化了链上经济的自我循环,也为公司带来可持续收益。

Coinbase 的两难:COIN 股东与 Base 原生代币持有人之间的价值博弈

在 Base 原生代币和 USDC 双轨战略的设计下,虽然 Base 原生代币可以绑定网络增长、USDC 可以承接现实世界资产的现金流,但也不可避免地引出了股东与代币持有人之间的潜在价值博弈。

作为上市公司,股东希望网络产生的手续费和 MEV 收益反映在公司财报和股价上,而代币持有人则期望网络价值沉淀在 Base 原生代币中,形成 staking 收益或代币增值。

如果 Coinbase 把现金流导入代币体系,股东可能认为价值被稀释;若现金流只服务于公司,Base 原生代币则缺乏独立内在价值,难以支撑长期投资逻辑。此外,监管风险也增加了复杂性:直接绑定现金流分红可能被 SEC 视为证券,对 Coinbase 构成合规压力。因此,最现实的方式是 Coinbase 在资产负债表上持有大量 BASE,实现间接价值回归。

这种公司治理与社区治理的矛盾,正是中心化上市公司进入加密代币经济的必然挑战。如何在股东价值最大化与代币网络增长之间找到平衡,将决定 Base 原生代币的成败。

发币时机与跨链桥的战略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Base 原生代币的发行时机也很特殊。当前,Base 与 Solana 正在正面竞争社交、消费和投机类应用生态。这类赛道需要高额投入去维系开发者和用户增长,是整个加密行业里最「烧钱」的领域之一。就在此时,Coinbase 抛出了代币发行的可能性。它不仅能成为新的融资和价值捕获工具,还能在市场短期流动性相对充裕时,吸引一波逐利资本涌入,为 Base 生态提供额外的弹药。

一方面,代币发行缓解了 Base 与 Solana 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它让 Coinbase 在不依赖现有现金流的情况下,为网络寻找新的增长动能。换句话说,Base 原生代币的推出不单是一个商业决策,更像是一场精心挑选时机的资本策略。

并且,在同一时间,Base 还发布和 Solana 互通的跨链桥,如果再放在可能即将发币的语境下看,更是显得别有深意。

跨链桥让 Base 和 Solana 两个最具消费属性的公链生态直接打通,这意味着 Base 不再只局限于以太坊系的用户,而是要和 Solana 在同一个战场上争夺资金、用户和开发者。代币发行和跨链桥相配合,为生态扩张提供燃料。代币能作为激励工具,搭配以跨链桥进来的流动性进一步锁定在 Base 上。

小结

Base 原生代币的推出不仅是一次 L2 代币的发行,更应当是 Coinbase 在链上经济布局、股东价值与代币激励之间寻找平衡的战略尝试。它可能改变 L2 代币价值捕获的逻辑,也可能在跨链竞争和资本配置中成为 Base 的关键武器。未来几个月,Base 原生代币如何落地治理和激励机制,将决定其在加密生态中的实际价值和影响力。

本文来源:陀螺科技 文章作者:TechubNews
收藏
举报
TechubNews
累计发布内容194篇 累计总热度10万+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TechubNews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909349/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25339.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