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AI 1.0只是一个开始,是整个协同办公行业进入新赛段的发令枪,对于友商而言,这声枪响既是挑战,也是启示。
作者/砚声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钉钉的发布会舞台中央,聚光灯下是属于无招和AI 1.0的。
钉钉十周年,没有庆祝过去的成功,反而选择“清空过去”。钉钉不再满足于做办公工具的“集大成者”,而是决意撕掉旧标签,开启全新钉钉AI 1.0。
钉钉AI 1.0战略,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中国协同办公市场荡开层层涟漪。
涟漪最先冲击到的两岸,便是其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以“先进”著称的飞书和以“连接”稳坐江山的企业微信。
一、钉钉放大招
8月25日,钉钉的十周年发布会更像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宣言”。CEO无招带来的并非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一次从理念到架构的彻底革新。
无招于四个月前重返钉钉,“临危受命”重新扛起钉钉的大旗。发布会上他坦言,钉钉8.0也是AI钉钉的1.0,我们决心以归零的心态,为AI时代打造一个全新的钉钉。
据介绍,钉钉8.0版本名为“蕨”,寓意向下扎根行业,自内重构茎骨,向外繁荣生态。在此基础上,钉钉发布了钉钉One、企业AI搜索引擎“AI搜问”、AI表格、AI听记等超过10款AI产品。
其中,核心AI平台为钉钉One和AI搜索问。钉钉One是钉钉面向AI时代打造的首个以Agent驱动的工作信息流,带来AI驱动的全新信息获取与协作方式,由“人找事”变为“事找人”。钉钉One被设计成为人与AI自然语言对话的统一入口,同时也是企业内部的学习空间。
企业级AI搜索引擎AI搜问则汇集全球超50种主流大模型,可精准检索信息、自动汇总答复。企业可以勾选模型进行问答效果对比,选择最适合的模型。
另外,全新的钉钉抛弃了以往的繁冗。上线“效率岛”模式,页面全面升级,主打简洁、高效、以人为本。AI会智能推荐重要事项,5分钟后会议提醒、待办任务全归集,不用反复切换页面,工作更专注。还能AI帮建企业架构,从半小时缩短到全自动完成,工作台按行业和规模智能生成。
钉钉还新增了AI表格助理,用户通过对话描述需求,就能自动生成AI表格、自动化工作流和仪表盘,还能进行问数、公式统计以及表格基础操作,降低使用门槛。
值得一提的是,除软件创新升级外,钉钉还发布了首款AI硬件DingTalk A1,搭配新一代语音智能工具“AI听记”,在发布会现场限量首发的1000台已经售罄。
DingTalk A1可以磁吸在手机后壳,8米超远拾音、45小时续航,软硬件协同,能够进行语音转文字,AI总结分析,进行实时翻译。一个产品,相当于是集合了录音笔、会议机、翻译机、AI助理的多种功能。
作为硬件的DingTalk A1可以与钉钉App保持实时连接,并通过AI助理和用户互动,专门为职场人士打造了超过10种角色的AI小助理。
根据发布会介绍,过去的十年时间,钉钉服务了近2600万家企业组织,付费企业数超过19万家,5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79%使用钉钉。
钉钉AI 1.0的发布是钉钉的战略升维,它从工具变成了智能中枢,它不再满足于做传统的工作沟通工具,而是要成为AI时代的工作操作系统。
这一次的更新,覆盖软件到硬件,钉钉打了一套“组合拳”,构建了一个完美的闭环。这其中展现的,也是阿里系重构生态的决心。
二、友商还能坐稳吗?
协同办公战场上的其他友商也绝非等闲之辈,在钉钉亮剑以前,他们早已布下重兵,构筑了坚固的防线。
在今年7月的2025飞书未来无限大会上,飞书发布业界首个AI应用成熟度模型。其把AI应用分四个等级,分别是M1概念验证、M2早期试用、M3成熟应用和M4完全成熟。此外,飞书还发布并升级了知识问答、AI会议、飞书Aily、飞书妙搭等多款AI产品。
众所周知,飞书现在的“王牌”产品是多维表格,其加载时间从7.4秒缩短至0.94秒,并引入AI agent处理工作流程。
让人意外的是,飞书宣布多维表格产品将登陆钉钉、企业微信平台。飞书还表示,多维表格的月活用户即将突破1000万大关,该产品成为继文档、视频会议后,飞书平台又一现象级应用。
此举耐人寻味,这也就意味着钉钉和企业微信的用户未来可以直接使用这款来自竞争对手的明星产品,而无需切换至飞书。
飞书深知,在平台用户基数上其与钉钉、企业微信存在差距。那不如索性换一种打法:“既然你不过来,我就过去”。通过将产品植入对方生态,飞书可以直接触达海量的钉钉和企业微信用户,用产品力本身说话,绕过平台之争,直达用户痛点。
长期以来,飞书在钉钉、企业微信等竞品夹击中,以“协同效率”立足,坚守价值客户。其AI深度集成工作流与创意生成,随着AI产品的创新发布,飞书定位从“工具提供者”升级为“智能伙伴”,这也直接回应了企业用户的核心需求。
在协同办公系统的擂台上,钉钉不止飞书一个“对手”。
另外一个“对手”——企业微信,一周前刚刚发布了企业微信发布 5.0 版本,也是强调要让 AI 真正触手可及、即拿即用。
企业微信与钉钉、飞书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能依托个人微信,在客户管理与私域运营上的表现要更为出色。
企业微信最新披露,目前企业微信连接真实企业及组织的数量已超1400万家,企业每天通过企业微信服务的微信用户数超7.5亿。
8月20日,企业微信推出5.0新版本,包含新的智能表格功能。
据介绍,智能表格功能可以自动跟踪任务进度、自动生成可视化数据看板并进行任务逾期提醒,在电商行业可以自动分析客户评论、对评论进行打标分类。
5.0版本推出了智能搜索、智能总结、智能机器人三个核心AI功能,其中智能搜索功能会自动关联聊天、文档、会议、邮件等场景并定位文档最终版本,智能总结功能则能自动整合群聊、文档、会议记录以便生成项目进展报告。
与其他家相比,企业微信能够依托腾讯的连接优势,将AI升级紧密围绕“微信生态”展开。在其5.0版本中,智能表格能够链接微信,对微信客户进行自动建档。
不难看出,企业微信、钉钉与飞书三大巨头均共同聚焦AI升级,将AI能力融入传统办公场景,但基于各自生态基因也选择了差异显著的推进路径。
无招在介绍钉钉的AI升级时,特别提到:“友商的产品在各自领域都做得非常优秀,比如企业微信在连接微信生态上的深度整合,飞书在协作效率和创新体验上的突破,都是行业标杆。”
无招对友商的肯定,也更能说明,在AI时代单一产品的功能优势已不足以维持竞争力,行业需要共同推动基础设施升级。
三、协同办公赛道终极博弈
三家的不同选择,共同描绘出AI协同办公赛道的未来竞争图景,这不再是单一维度的比拼,而是一场多维度的综合竞赛。
从目前三家的发展战略和发布的新品来看,协同办公领域内,AI技术正成为核心战略支点,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用户体验的全面重构。
然而,协同办公的AI究竟是“辅助”还是“赋能”,三家似乎有所差别。
先从钉钉来看,钉钉试图让AI成为主体,主动规划和推进工作,让人进行更高层次的决策和审核,那它的理念是“赋能”的。
飞书与企业微信则是更强调AI服务于人,帮助人更高效地完成指令,这样的理念更偏向“辅助”。
钉钉、飞书与企业微信在AI路径上的分岔,远不止是产品功能的差异,更预示着协同办公赛道即将迎来一场关于终极博弈。
钉钉的终极野心,是成为AI时代的办公操作系统。其通过开放API、推出AI助理市场和培育百万开发者,旨在构建一个庞大的生态。钉钉的盈利模式将逐渐从软件本身转向平台服务、生态抽成和增值服务。
而飞书走的是精品化和垂直整合路线,强调协作效率和创新体验。它更追求对产品体验的极致控制,将所有功能集成到一个高质量、高性能的软件里,直接提供给终端客户,其商业模式就会依赖于向高端客户收取高昂且稳定的软件订阅费。
企业微信的核心价值是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础连接能力,它或许不需要追求打造最炫酷的应用,只要能够确保连接微信的“管道”稳定、畅通,就已经是自身最大的优势。至于AI等新能力是增值服务,用于增强这条“管道”的吸引力。
可以肯定的是,这三种模式并无绝对优劣,它们服务于不同的市场需求。未来,哪家更能深入理解业务、创造实际价值,不取决于模型的绝对参数多少,而取决于其所依赖的数据质量、独特性和场景相关性。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协同办公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钉钉、飞书与企业微信占据超75%份额。
AI协同办公的终极博弈,将很难出现一家通吃的局面,更可能形成一个以钉钉、飞书与企业微信为中心的“金字塔”格局。这一格局并非简单的三足鼎立,而是一个层次分明、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金字塔”里,顶层平台满足通用需求,中层解决场景化痛点,底层提供行业定制化服务。
这三家背靠的“大树”是阿里、字节跳动、腾讯,三大平台作为“基础土壤”和“总调度台”,承载着无数垂直应用与AI智能体,共同构成一个共生共荣的协同办公森林。
钉钉AI 1.0只是一个开始,是整个协同办公行业进入新赛段的发令枪,对于友商而言,这声枪响既是挑战,也是启示。更多的SaaS服务商、开发者乃至千行百业的企业,都将被卷入这场由AI驱动的协同范式变迁中,共同参与定义未来十年我们如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