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炒“新消费股”赚的钱,最终都流向了二次元和游戏公司?

IP归属:广东

陀螺君最近发现,年轻一代的股民是越来越离谱了——

还记得半年多前,一群二次元股民还只是在同花顺App“完美世界”社区发发癫、玩玩梗,偶尔借着完美世界在研二次元开放世界新品《异环》“自我催眠”一下。

或是用“韭菜少女”漫画《FX战士久留美》和MyGo梗图给老股民一点小小的二次元震撼。

完美世界——年轻股民的投资魅魔

但到了现在,已经有股民抽象到去问“李子园”董秘:日本声优歌手佐佐木李子在二次元圈热度飙升(谙熟二次元文化的朋友应该知道,这位声优给日本热门动画番剧MyGo和Mujica中的“三角初音”一角配过音,并贡献了不少名场面),能不能请来给李子园当品牌代言人(因为二者都有“李子”两个字)。

最离谱的是,“李子园”董秘居然还回应了!不管你绷不得住,我是绷不住了。

类似的事情可不罕见——今年新消费概念股大爆发后,股票市场的年轻投资者正纷纷涌向他们平日里“吃喝玩乐”的个股,一本正经地做起这些消费产品的公司股民,然后将通过股市赚到的钱毫不犹豫地重新投入消费:游戏氪金、换电子设备,或是买谷子、买金银首饰。

而在此现象背后,实际上是年轻一代投资观与消费观的巨大转变。

就好比雪球App社区的一个讨论串:“贵州茅台VS泡泡玛特,当下哪个更值得买?”如今年轻一代正用实际行动,用脚投票出潮水的方向:新消费。而泡泡玛特,就是最靓的仔。

你以为只有泡泡玛特在涨?大错特错!

我们谈起2025年的新“财富故事”,大家都会津津有味地咀嚼泡泡玛特的新闻:

丑萌丑萌的Labubu不仅在国内大受追捧,更在韩国、泰国、意大利、英国、美国等海外市场开启疯抢模式——多款原价99元的Labubu搪胶毛绒挂件盲盒二手价已涨至数百到2000元不等,一款薄荷色初代Labubu更被拍出108万元的天价。

随着Labubu的全球爆火,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的财富也水涨船高。就在不久前,这位38岁的泡泡玛特掌舵人以超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37亿元)的身家成为“河南新首富”,并跻身福布斯实时富豪榜中国榜前10,全球前100名。

但只要你长期关注二级市场就会知道,泡泡玛特股价不是涨了一周两周,也不是涨了一个月两个月,而是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从最低点的9.8港元飙升至283.4港元,翻了将近29倍!

同时,过去两个多月,泡泡玛特还率领一票与之相关的个股集体攀升。

如涉及《喜羊羊与灰太狼》《超级飞侠》《巴啦啦小魔仙》等IP授权业务的奥飞娱乐近期涨幅逾60%,泡泡玛特搪胶毛绒类产品核心代工厂星辉娱乐近期股价整整翻了一番,部分泡泡玛特门店智能零售终端的供应商华立科技近期暴涨超70%。

请注意,泡泡玛特及其概念股绝不是个例!如果你将视野拉升到整个成人玩具板块及成人收藏市场,你大概会感慨“原来此处别有洞天”。

以中国原创积木玩具品牌布鲁克为例,近四个月该股从73.5港元的低点直冲150港元。在纳入港股通的当天,布鲁克飙升25%至198港元,创上市以来新高,市值逼近500亿港元。

不过事到如今,大伙儿倒也没必要为自己的后知后觉拍断大腿,与其现在上赶着去高位接盘,我们不如把目光上升到了一个更广阔的高度:新消费。

到了这一层,你也许才会真正觉得豁然开朗。

大家都在哪支股票发财啊!怎么没人告诉我?

何为新消费?官方的定义是,由数字技术等新技术、线上线下融合等新商业模式以及基于社交网络和新媒介的新消费关系所驱动的新消费行为。

广义上来说,凡是年轻人喜欢的商品,或是有别于传统消费品的新兴商品都可以归入此列。解释起来可能不太好理解,咱们直接整点真实的案例和数据。

首先,年轻人喜欢喝啥吃啥?当然是小甜水儿和小零嘴儿啊。

俗话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茅台”。自蜜雪冰城今年3月港股上市以来,“雪王”股价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由256.0港元上涨至618.4港元,巅峰市值一度突破了2000亿港元。

就连另一大年轻人热衷的饮料——东鹏特饮也没歇着。从2月底206.3元到6月中旬的阶段性高点338.9元,东鹏特饮涨幅近65%。

而旗下拥有“陆小馋”“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等年轻化零食品牌的万辰集团股价涨幅更是高达160%。

其次,除了泡泡玛特、jellycat这些潮玩和毛绒玩具,还有什么能给年轻人提供情绪价值?

能动的:宠物。如中宠股份已经足足涨了一年,最近几个月更是从37元不到狂飙到74元,股份翻番;另一支宠物经济龙头股乖宝宠物则闷声发大财,两年从30元不到涨到125元,翻了4倍不止。

不能动的:首饰。如毛戈平、潮宏基、老铺黄金等主打美妆、首饰、珠宝黄金业务的个股,在各自板块均有亮眼表现——今天(6月30日),俗称港股“新消费三姐妹”的老铺黄金盘中一度暴涨超18%,以每股1035港元的股价创下历史新高。

最后,年轻人都在玩什么?

毫无疑问是游戏。所以举凡你能想到的上市游企,只要业绩不是太差、有故事可讲,其实最近都涨得不错,哪怕是去年净亏12.88亿元的完美世界近几个月也涨了60%,哪怕是两支游戏ETF(159869、516010)近三个月涨幅也都接近40%。

6月30日游戏板块领涨A股

在新消费概念最如火如荼的阶段,甚至连涉足情趣用品的几支个股都被人盯上了(你还别说,陀螺君真在做充气娃娃业务的浙江众成吃了个涨停板)。

总之毫不夸张地说,过去几个月,只要你有心去找还在低位的新消费相关个股炒作,成功率要远大于你去散户高度集中的科技板块瞎扑腾。

不过,甭看陀螺君数据列起来头头是道,其实咱也是事后诸葛亮。

好在,现在补课为时不晚。而要想搞清楚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消费股一路暴涨不回头的底层逻辑,就要先弄明白地球Online“最新版本”的居民消费观是怎样的。

新生代消费者究竟都在买些什么?

中信建投在一份研报中表示,新消费具有小情绪、大空间两个特点。满足即刻情绪价值、高频多次消费、赛道增速快三个条件就是广义新消费。因此从线下的潮玩和演出,到线上的游戏与音乐,都是具有增长潜力的新消费赛道。

这段话中有一个词尤为值得注意:小情绪。

也就是说,只要能给消费者带来情绪价值的商品,都可以视作新消费——回想一下,上文提到的潮玩、宠物、首饰、美妆、珠宝、游戏,是不是都紧扣着这个关键词?

这些看似虚头巴脑的消费类型,实则蕴藏着数十个上百亿、乃至千亿规模的市场。

比如谷子经济。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超40%,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达3089亿元。

在这其中,热门二游、乙游的相关谷子大受粉丝追捧。据前段时间公布的“天猫潮玩618抢先成交榜”,叠纸新意旗舰店、miHoYo旗舰店、原神旗舰店、明日方舟旗舰店、时空中的绘旅人千翊专卖店、光与夜之恋旗舰店等游戏周边品牌店,高居潮玩热卖商家前列。

此外,“年轻人也有年轻人的串要盘”。像EDC玩具(Everyday Carry,意为每日随身携带)、tangle扭扭乐等新兴小件成人玩具也在逐渐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单品。去年10月,天猫还单独创立了EDC独立类目,今年618期间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0%。

再比如宠物经济。《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去年中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已超3000亿元。特别是在银发群体及“大龄独居青年”均渴望宠物陪伴的精神诉求下,宠物经济的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吴晓波频道发布的《晓报告》也指出,2025年1季度,治愈类消费增长迅速,烘培猫粮、猫窝/沙发、猫化毛膏/化毛球片同比分别增长150.9、105.4%、113.5%,另外动物妆容同比增长19.5%。

而咱们最熟悉的游戏消费今年亦有不俗表现。伽马数据显示,2025年Q1国内游戏市场同比增长18%,一些头部游戏的季度流水甚至创下了历史新高。如果从品类来说,像《恋与深空》这种能提供强烈情感反馈及交互体验的游戏,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整体来看,在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新消费依然展现出了较强的抗波动能力。那么,原因是什么呢?

这届消费者抱着什么心态在“买买买”?

经济学有一个说法:“口红效应”。该经济现象原指经济萧条会导致社会出现“低价产品偏爱趋势”,而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商品”,可以对消费者起到安慰作用。

但在地球村全体村民集体捂紧钱包的今天,“口红效应”却发生了奇妙的偏移现象——以电子游戏、成人玩具、宠物、美妆为代表的新时代商品,正在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新宠。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与年轻人息息相关的新消费概念几乎都在围绕“精神升级”展开。

别觉得“精神追求”有多高大上。相反,对当代年轻人来说,这是种更务实、且更容易获得即时满足感的消费方式,却又与老一辈挂在嘴边的“长期价值”“延迟满足”南辕北辙。

《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指出,面对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的生活环境,年轻人逐渐摆脱“用力感”,转向松弛感——松弛感不是指懒散无为,而是介于内卷和躺平之间的状态,面对压力保持一种快中有慢,张弛有度的心态。

于是今时今日,年轻人不再为一套房的首付或是一辆轿车而殚精竭虑地攒钱,完全倒向“体验式消费”的他们已经彻底想开了:宁愿给自己买5070显卡、崭新的Switch2,或是塞满Steam库却很少打开的游戏,也不愿早早背上贷款,透支自己当下实实在在的生活。

而在“疯狂剁手”购入硬件设备的另一边,给游戏氪金、“吃谷子”,就是现实生活中失去重量的年轻人在虚拟世界的又一重情感投射。

某种程度上,游戏角色养成俨然已是玩家实现自我成长,掌控自身命运,乃至借由角色追逐梦想的一种情绪释放手段;而购买那些看似无用、实际上却能看在眼里、握在手里、甜在心里的各种潮流玩具,则是取悦自己的绝佳手段。

氪几个自己喜欢的角色不香吗?

“千金难买爷高兴”——这便是新一代消费者的出发点。

结语

至此,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批通过炒新消费股赚钱给游戏充钱、买潮玩的年轻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奇妙的闭环——他们不奢求炒股一夜暴富(也不敢想),几万块钱小打小闹赚套房又不现实,那么把靠对新消费的认知挣来的钱,重新投入到喜爱的东西当中就再合理不过了。

毕竟在这个世界里,要想获得对任何一种新鲜事物的认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自己去亲身体验、亲自去“玩”,快乐兴奋也好,热情过后的空虚也罢,你一定会在体验中获益良多。

你看,这是不是又回到了前文所说的“体验式消费”?

归根结底,股民其实也是一种“金融消费者”。而无论是投资股市,还是将股市赚来的钱拿去充游戏、买谷子、买首饰,本质上都是寄希望于通过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改善我们自己的生活。尽管某些消费方式不一定明智(比如炒股),但你总会从中找到一定的精神寄托。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游戏陀螺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286746/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23233.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