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弥新》一周年:从挺过二游大逃杀,到活成玩家的白月光

IP归属:广东

放前两年大概没人会想到,在今天,一周年竟然成了许多新生代二游迈不过去的坎。而那些“渡劫”成功的产品,往往都有几项长板值得一谈。

最近,新国风文物拟人游戏《物华弥新》就迎来了一周年庆。

在我关注的产品当中,《物华弥新》一直是比较特别的一个:历经了很久的版号等待,相对小众的题材和玩法,在恰逢二游赛道竞争最为激烈的2024年上线...

但事实上,《物华弥新》不仅迎来了一个有力的开局——在公测不久后就达成了300万注册的成就——如今更是在玩家社区长期保持着二创活力的情况下,稳稳地度过了一周年。

所以,曾经有那么多环境因素debuff的产品,怎么就驱散了这两年像乌云一样笼罩在这一品类上方的“魔咒”呢?

拒做代餐,在新国风+文物赛道“独自美好”

很长一段时间里,“差异化”一直是我们讨论二游品类的一个关键词,它是产品能从红海脱颖而出的前提,也是在用户竞争激烈的市场上长期立足的资本。

如果你有所关注,会发现《物华弥新》上线一年来做得最深入的事情之一,就是牢牢抓住自身在文物拟人这个题材上的差异性,并逐渐将其转变成产品的护城河。

就像很多玩家谈及这款游戏时都会提到的一个情况——“找不到代餐”。

拿角色塑造来说,虽然二游普遍都喜欢在角色上“堆料”,包装的繁复程度越来越卷,但能像《物华弥新》这样每一位器者的角色形象、个性和故事背景都严谨依据文物原型来设计,依托文化和历史的细节来引发共鸣的,实际上十分少见。

这种做法费时费力,一些巧思也会藏得较深,但对于那些重视细节比对、乐于考究事物发源的文博爱好者玩家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像是一场双向奔赴了。

好比这次一周年“若故人来”版本,《物华弥新》整体内容都围绕着敦煌主题来策划,新角色方面上线了两位全新的限定特出器者“酒帐”和“莫高窟记”,以及一名周年庆活动免费获得的特出器者“敦煌飞天”。

何为“酒帐”?全称敦煌遗书《归义军衙府酒破历》,出自被称为“藏经洞”的敦煌莫高窟第17窟。该文物分裂为三段,其中两段可缀合,现存于敦煌研究院,大量反映了敦煌过去的经济、宗教和文化等方面情况。

因此对应在角色上,《物华弥新》中的“酒帐”在形象上表现为一名为人随和、八面玲珑的酒馆经营者,并对敦煌戈壁之事了如指掌——大到历史人文故事,小到昨日葡萄成色,只要问他,没有不知道的。

左为物华玩家分享的《酒帐》展图,右为器者酒帐

而“莫高窟记”的文物原型则是《莫高窟记》墨书题记,它记载了莫高窟营建历史上的几个重要事件,不仅是是莫高窟最重要的历史文档之一,也是人们研究敦煌洞窟艺术性的重要史料。

而在《物华弥新》中,器者莫高窟记同样是莫高窟发掘史的见证者,她对悠长的历史如数家珍,不仅是一名身体力行参与到敦煌修复和保护工作中的实干家,也是一位能聚集能人、具有长远目光的领导者,能为众人带来十足的安全感。

左为《莫高窟记》纸本,右为角色海报

而除了角色本身,《物华弥新》在活动设计上也总是紧密结合原型文物的地域文化来包装,进一步去凸显游戏在国风文化上的高浓度和独特性。

像是在此次版本中,他们基于敦煌背景制作了多个相关玩法,其中活动“逐彩之旅”,其游戏内场景的设计就参照和凸显了敦煌文化的风貌,玩家则化身九色鹿,在各具敦煌特色的不同环境元素和障碍物之间一路疾驰。

说实在的,2025年了,“游戏+传统文化”、“游戏+国风”并不是什么新鲜的组合,反而是玩家在内容的洗礼中变得见多识广,具备了较高的审美,产品之间的内容竞争实质上变成了一场拉锯战:不仅需要为游戏内容贴上一个有辨识度的标签,更需要通过坚持输出好的内容,换取玩家长期的认可和信任。

而《物华弥新》的特点正在于一直把文物文化作为内容呈现的重点:每一位器者的塑造都保证了在延续原型特征的基础上,去设计成了更鲜活有趣的形象——从整体视觉塑造到细节还原的呼应,再到原型背景的呈现——长此以往,才使得许多玩家都乐于跟随游戏推出的器者去了解原型文物的风貌和故事,甚至前往实地藏馆探寻其踪迹。

玩家的“真情时刻”

包括在此次一周年的宣发中,项目组放出的后续器者卫星剪影就已经引起了许多玩家的积极猜想。

所以还是那句话,《物华弥新》真的没有代餐。

是游戏,也是打开文博热爱的一扇窗

对于很多文物爱好者玩家来说,《物华弥新》的难以取代之处不仅在于游戏本身。

很多玩家欣赏的,是他们对每一次对文物文化的呈现、对新国风美学的探索,从游戏内一直延伸到了游戏外,并且一直在尝试新的内容表现形式和新的互动场景,让玩家有更多的惊喜感和参与感。

比如说,他们自公开游戏企划以来,一直在输出一项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内容——地域印象曲,截至目前已经更新了10集,播放量共计超过500万。

而这次一周年版本的印象曲《千年醒》又尤为独特,在视听层面上都实现了更丰富的层次表达。

结合沙画演绎的《千年醒》

《千年醒》由原创音乐人ilem作词,闫东炜作曲,以及祖娅纳惜演唱,不仅融入了唢呐吹奏表演,还采取了传统沙画风格来呼应本次敦煌剧情,把自游戏开服以来让玩家印象深刻、尤为感动的画面都串起来,并与歌词呼应——沉睡了千年的文物醒来,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实现了融入与升华。

又比如,《物华弥新》一直重视传递线上线下场景互动的乐趣,在周年庆期间就端上来一个国际博物馆日的特别活动——与多达30家博物馆联动,同时设计了游戏内签到和线下实地打卡的活动。

游戏内可以领代币奖励

博物馆线下打卡还能获赠明信片

这一活动的策划除了具有“游戏+文化传播”上的创新性,对于本身就酷爱观览博物馆的很多物华玩家来说,完全就是“踩在了爽点上”。并且多达30家博物馆的合作,也大大增加了全国各地玩家能抽出时间去线下访问博物馆的机会。

更有趣的是,大概正是因为清楚自家玩家群体的各种“爽点”,项目组还在一周年之际策划了大量的品牌联名和线下异业合作,覆盖到了玩家生活中的诸多场景。

虽然目前公开的具体信息还不算多,但从合作品牌的知名度和数量上看,项目组是真的下了功夫去规划和统筹。

从位于五大城市的方所书店到夏季的“籁古新音”线下音乐会,从ACG衍生品的卡游和萌域到零食品牌的徐福记,从成都地铁主题列车到上海公共交通卡......不仅仅是以比较常见的美术集和周边藏品的形式,很明显,《物华弥新》还打算在未来进一步陪伴玩家“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游戏公开的部分合作和线下活动

看得出来,项目组正在让《物华弥新》的品牌更深入玩家群体的生活。这不仅能为游戏与玩家之间搭建起了更多互动的桥梁,还进一步提升了品牌认知度和IP价值,让《物华弥新》能真正区别于其他竞品,在这条新国风文物拟人游戏的道路上越发显得独特。

结语

在我看来,经过一年时间的深耕,《物华弥新》已经做成了两件事。

一是在产品端,游戏证明了自身在“游戏+新国风文物文化”上的主题与概念设计水平长期在线。无论是此次周年庆,还是“只此青绿”“国家宝藏”等得到官方背书的硬核联动,项目组借由角色、玩法和多种形态的内容来体现文物文化,同时兼顾对历史的尊重与游戏的趣味性,这种表达的能力已经愈发显得成熟。

同时,《物华弥新》又通过悔棋、助战等系统的更新不断优化游戏体验,这种保证长板优势的同时又不断完善各方面体验的做法,足以让玩家放心“推”下去。

二是游戏也证明了对文博文化的坚持与初心,由此得到了玩家的信任——从产品迭代、硬核联动再到异业合作,《物华弥新》至始至终都在关注文物文化的挖掘、呈现和推广,这也才使其从最初的一款“让人眼前一亮的差异化二游”,逐渐转变成了许多文物爱好者玩家心中难以取代的白月光。

如今的《物华弥新》,可以说完成了从比较特别的“二次元游戏”到“新国风游戏IP”的转变,伴随着这种成功的转变,这款产品的一周年无疑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游戏陀螺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286746/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21451.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