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有机半导体材料,韩国研究人员大幅降低了OLED微显示器的像素干扰现象

IP归属:广东

编译/VR陀螺

近日,韩国研究人员成功研发出超高清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微显示器的核心技术。该技术通过将像素间的电信号干扰降至最低,即便在高密度像素环境下,也能保证清晰的图像质量,有望极大提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内容的沉浸感。

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 12 日宣布,由汉阳大学教授金道焕、延世大学教授赵正浩和西江大学教授姜文星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开发出了超高清OLED微显示器的核心技术,该技术即使在高密度像素环境中,也能实现无信号干扰的清晰图像质量。微显示器是指尺寸小于1英寸的显示器。

图源:chosun

随着对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等扩展现实技术的逼真内容需求不断增加,开发能够提供逼真视觉信息并让人即刻沉浸其中的OLED微显示器变得愈发重要。

然而,随着显示分辨率的提高,像素间距接近微米(㎛)级别,电信号干扰问题随之出现,导致色域和色彩纯度下降。当向OLED施加电压时,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产生并相遇发光。这种漏电流的产生,是因为促进空穴移动的“空穴传输层”在构成显示器的像素之间是共享的。

研究团队通过开发每英寸像素数(ppi)超过1万的能实现超精细图案的有机半导体空穴传输材料,成功实现了无信号干扰的高分辨率OLED设备。通过制作精细图案的空穴传输层,他们能够阻止流向附近像素的漏电流,并将电信号干扰降至最低。该团队还优化了空穴传输层的硅浓度,以控制空穴传输速度并提高OLED的发光效率。

金道焕教授指出:“这项研究成果的意义在于,极大地改善了现有微显示器材料和图案化工艺无法解决的像素干扰现象。”他还补充道:“预计这将拓展高分辨率微显示器在构建超逼真扩展现实方面的应用可能性,并助力其加速发展。”

该研究成果已于上月2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Nature Electronics》上。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VR陀螺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286744/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19822.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