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淘宝的未来:价值回归,重返正轨

IP归属:甘肃

我是一个资深网购爱好者,社交媒体广泛流传的“中年男性网上消费能力不如狗”的段子,至少对我是不适用的。到我家做客的朋友,常常会感叹于衣帽间里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装盒,其中大部分尚未拆封,倒不是因为我懒,而是因为我拆件的速度往往赶不上收件的速度。市面上流行的电商平台,从“传统”货架电商到信息流电商,我基本上都用,而且颇有使用心得。因此,对于零售电商行业,我不仅是一个旁观的分析者,也是一个资深的用户——这或许赋予了我一定的独特视角。

淘宝是我最早使用的电商平台,至今也还是最常用的之一。作为消费者,我的个人感受是:从2018年开始,淘宝确实进入了一个稳定期。它既受到了经济环境的影响,又受到了来自折扣电商和信息流电商的双重冲击,不停地进行着自我微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算在这个时期,广大商家对淘宝还是颇为眷恋的。尤其是品牌商家,包括国际大牌、老牌以及“新国货”品牌,对淘宝的评价明显高于当时炙手可热的其他一些平台;它们的支持,构成了淘宝的竞争力底线。

最近一年多,尤其是2024年下半年以来,则是淘宝的“文艺复兴”时期。就我本人及朋友而言,2024年的淘宝天猫双11,是我们近年来参与程度最高的一次双11,在朋友圈和微信群晒单的频率明显高于前两年。即使“身边经济学”不具备足够的代表性,财报数据也足以证明这一点:截止2024年三季度,淘宝天猫订单量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双11狂欢季期间的淘宝天猫GMV也实现了强劲增长,买家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

淘宝的“文艺复兴”可以持续吗?整个市场都想知道答案。为了寻找答案,从去年双11筹备期开始,我就与无数的商家、达人、电商从业者展开了探讨。就在前天(1月20日),淘宝天猫集中公布的“2025年12项惠商举措”,则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的观点很明确:整个淘系生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商家。在电商的“人-货-场”铁三角当中,淘宝对于“货”及其背后的商家体系的掌控能力,在国内无人能出其右。商家固然是追逐流量的,会不停地去新的流量平台碰碰运气;但是,他们更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营商环境,积累高质量的用户盘子,让自己在算总账的时候“划得来”。这就是淘宝的强项所在了!早在五年前,我就听不止一个“新国货”品牌负责人异口同声地说过:“你可以去任何地方拿流量,但是最合适长期经营的大本营仍然是淘宝。”这一点从来不曾改变。

这次公布的12项惠商举措,再次强调了“全面提升营商”,一方面加大平台投入、为商家创造生意增量,一方面保护商家权益、提升商家的服务体验。具体而言:

  • 淘宝天猫在2025年将投入超过百亿预算,扶持新商家、升级流量分配机制、创造灵活日销场景,为商家创造生意增量。通俗地说,就是平台出钱,帮助商家扩大用户和销售盘子。
  • 优化“仅退款”机制,加大全平台异常行为拦截力度,从而全面治理“羊毛党”。建立电商行业的首个账号诚信体系,更精确地把“职业羊毛党”和正常消费者区分开。
  • 进一步降低商家成本负担,包括升级“退货宝”,取消193个类目的天猫年费,扩大降佣、免佣范围,以及通过AI工具的应用降低商家经营成本。

其实,上面提到的许多优化措施,早在2024年就开始实行了。例如松绑“仅退款”、打击“羊毛党”,并对退款场景进行全链路智能挽单——实施短短半年之内,淘宝天猫“仅退款”总量就下降了30%,异常退款主动拦截增加了3倍。又例如“退货宝”,在双11大促期间,为中小商家节约退货物流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2025年,这些机制会演变得更加灵活、覆盖面更广。就拿“退货宝”来说,淘宝天猫预测,整个2025年它将为商家节约成本超过60亿,这对于中小商家而言不啻于雪中送炭。

附带说一句,我认为2024年推出的“店铺体验分”是近年来淘宝最大的创新。在传统上,淘宝的店铺评价仅有一个维度,即“好评-中评-差评”,而且完全是用户主观评判,提供的信息量相当有限。“店铺体验分”则完全由客观指标综合评定,包括商品质量、物流速度和服务保障三个维度,对于消费者而言更加全面且清晰。更重要的是,它给出了破除无限制“价格内卷”的一个答案:只要提供一套公允的、定量的用户体验考核体系,商家完全可以通过提升体验吸引用户,而不是单纯地卷价格!

就拿我个人举例:最近我想学潜水,正在网上购买全套装备,包括潜水衣、潜水镜、呼吸管、袜子、手套……等等。其中很多是高度个人化的,例如潜水衣需要贴身,是否合身只有试过了才知道;我是近视眼,需要配近视潜水镜,其度数也需要量身定制。虽然价格也是重要考虑因素,但是在一定的价格范围内,我最关心的肯定还是商品质量——如果对价格特别敏感,大概也就不会买了,直接去潜水现场租现成的不好吗?

事实证明,这样的商品采购,最适合的平台还是淘宝天猫。对消费者而言,店铺体验分能让我清晰地认识到各个店铺的商品及服务水平,而不仅仅通过价格一个维度进行评判。对于商家而言,“退货宝”的存在,使它们可以承担特殊商品多次退换货的成本,遇到退换货需求十分爽快。至于打击“羊毛党”,更是至关重要:潜水呼吸管、袜子基本就是耗材,近视潜水镜的重新销售价值也很低;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松绑“仅退款”机制,商家面临的隐性负担会有多大!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种负担在很大程度上又被大部分诚信买家分担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到:有利于商家经营的机制,最终会有利于大部分消费者。这就是过去二十多年淘宝一直在致力形成的可持续的“人-货-场”生态。潜水用品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品类,大家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实际上,绝大部分商品品类都是如此。服装不是这样吗?美妆用品不是这样吗?食品饮料不是这样吗?只有程度不同,没有本质区别。只要商家希望持续经营,它们与消费者之间就是持续多次的正和博弈,而非零和博弈;平台的使命就是维护和促进这种正和博弈。这个使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电商交易充满了各种细节,平台要在每一笔交易中平衡各方主体的利益,满足各方的最大公约数。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算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发展”!

回到1月20日淘宝天猫公布的12项举措,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有两条。第一是“创造灵活日销场景”,通俗地说就是减少大促活动的时长,推出新型日常营销工具,从而帮助商家实现更健康的生意结构。众所周知,像双11、618这样的平台大促,曾经对电商市场举足轻重,但是近年来逐渐让消费者“审美疲劳”了。对于广大中小商家而言,平台大促不一定符合其经营策略,反而加重了短期运营负担,往往陷入“赔本赚吆喝”的困境。用更多的日销场景替代大促,符合中小商家的根本利益,关键是具体怎么做?相信跟我一样拭目以待的人有很多。

第二是建立国内电商行业首个账号诚信体系,从而在根本上打击“羊毛党”。异常仅退款、退货掉包、虚假退货、乃至通过P图敲诈勒索,这些行为曾经让许多商家敢怒不敢言。现在,至少在淘宝天猫,商家可以通过投诉反馈将其录入账号诚信体系,由平台保护商家利益。对于职业“羊毛党”,平台还将配合有关部门追究其法律责任,而账号诚信体系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据保存方式。我相信,只要行之有效,这个模式很快就会被其他电商平台模仿。

淘宝天猫的上述举措,与2024年已经推出并且行之有效的举措,其指导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建立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商家生态,保护中小商家的利益,同时就是保护最大多数消费者的利益。作为一个重度网购消费者,我完全能理解这一点。无限制内卷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零和博弈也不是正确的竞争思路。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回归长期价值,这不仅是淘宝的“文艺复兴”道路,也应该成为整个国内电商行业重返正轨的道路。这条道路还很漫长,目前还只走完了最初的几步,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互联网怪盗团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878789/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19531.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