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OpenAI计划在12月之前发布其下一个大型AI模型;苹果发布集成ChatGPT的iOS 18.2 Beta版

IP归属:广东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OpenAI计划在12月之前推出其下一个前沿模型Orion。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与GPT-4o和o1的发布不同,Orion最初不会通过ChatGPT广泛发布。OpenAI计划首先向与其密切合作的公司授予Orion访问权限,以便他们构建自己的产品和功能。

同时,微软内部工程师准备最早在11月在Azure上托管Orion。虽然Orion在OpenAI内部被视为GPT-4的下一代模型,但目前尚不清楚OpenAI是否会对外将其称为GPT-5。

与往常一样,Orion发布计划可能会发生变化并且可能会推迟。不过,消息发酵后,OpenAI首席执行官公开辟谣称,该消息为假新闻。

图源:网络

关于Orion的信息此前就已被泄露过。此前,有报道称OpenAI正在使用代号为Strawberry的o1来提供合成数据训练Orion,在今年9月,OpenAI研究人员开始庆祝“完成新模型的训练”,几乎同一时间,Sam Altman在X上表示“对冬季星座即将升起感到兴奋”,几乎是明示了Orion的存在。

而对于Orion的表现,一位OpenAI高管曾表示“Orion可能比GPT-4强大100倍”。OpenAI计划将Orion打造为一个功能更强大的模型,并最终接近通用人工智能 (AGI)。

下一个模型的可能发布时间正值ChatGPT两周年,同时也是OpenAI的关键时刻。此前,OpenAI刚刚完成了66亿美元融资,并即将重组为营利性实体;公司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 不久前宣布离职,而在昨天,OpenAI“AGI Readiness”团队负责人Miles Brundage宣布将于本周离职。

Midjourney 推出 AI 图像编辑器,支持本地图片编辑

AI 图像生成平台 Midjourney 近日推出全新的网页编辑器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对本地图片和在线图片进行编辑和修改。用户可以通过编辑器对图片进行移动、调整大小、重新绘制和修改内容等操作。

图源:Midjourney

新编辑器界面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编辑区和重新纹理区。在编辑区,用户可以移动或调整图像大小、擦除部分内容、生成描述性提示词、缩放图像或更改纵横比。在重新纹理区,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提示词来修改图像的内容,包括改变光照、材质和表面效果。

由于该功能刚刚发布,Midjourney 采取了逐步推广策略。目前仅向以下用户群体开放:已生成超过 10000 张图像的用户、年度会员用户,以及连续 12 个月订阅的月付会员用户。

Midjourney 创始人 David Holz 表示,所有这些功能都是全新的,他们希望给社区和人工审核人员一定时间来逐步适应。值得注意的是,该编辑器支持多种图片格式,包括 JPG、PNG、GIF、BMP、TIF、PSD、RAW 和 WEBP 等。

除了新的编辑器功能外,Midjourney 还更新了其 AI 审核系统至 2.0 版本。新版本在理解用户提示词和图像方面表现更为出色,有效减少了误判的情况。

AI 搜索公司 Perplexity 发布 macOS 原生应用

Perplexity 近日正式在Mac App Store推出其首个原生桌面应用程序,这款应用为 Mac 用户带来了 AI 搜索功能,用户无需通过网页浏览器即可直接使用其中的高级搜索特性。

图源:Perplexity

新应用集成了 Perplexity 的特色功能,包括用于深度研究的 Pro Search 以及语音输入功能。应用程序支持 GPT-4o 和 Claude 3.5 等先进 AI 模型,所有回答均提供引用来源。用户可通过对话式界面提出后续问题,保持查询上下文的连贯性。此外,应用还提供历史搜索存档和快捷键等功能。

Perplexity 提供免费版和付费订阅两种方案。免费版用户每天可使用 5 次 Pro Search 和基础快速搜索功能。Pro 订阅价格为每月 20 美元或每年 200 美元,订阅用户每天可进行多达 600 次 Pro Search,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 AI 模型,并支持分析 PDF、CSV 和图片等上传文件。

Humane将Ai Pin价格下调200美元

日前,Humane将AI Pin的价格下调200美元,试图扭转其表现不佳的销售状况。该产品于今年早些时候以699美元的价格推出,降价后的价格为 499美元。

图源:网络

降价产品为eclipse型号,产品没有附带额外的电池或充电盒。Humane曾警告AI Pin用户不要使用充电盒,因为供应商的部分电池可能构成消防安全风险。同时降价后的AI Pin仍然需要每月24美元的订阅费用。

在发送给用户的一条消息中,Humane在新宣传中强调了其退货政策:“Ai Pin起价为499美元,包括您第一个月的订阅计划。除了90天的退货窗口外,尝试完全没有风险。”

AI Pin 在今年推出时获得了许多差评。有消息称,Ai Pin的退货速度从8月开始超过销量,目前还在用户手中的设备大约有7000到8000台。

苹果发布 iOS 18.2 首个 Beta 版,集成 ChatGPT

苹果今日向开发者推送了 iOS 18.2、iPadOS 18.2 和 macOS Sequoia 15.2 的首个测试版。值得注意的是,该测试版的发布正值 iOS 18.1、iPadOS 18.1 和 macOS Sequoia 15.1 即将于下周正式发布之际。

图源:网络

新的测试版本最引人瞩目的是全新的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其中包含了 Image Playground 图像生成工具,该功能可根据用户提供的文字描述创建图像,支持在 Messages、Pages 等应用中使用。系统还可以从用户的照片和通讯录中获取灵感,生成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插图,但仅限于动画和插图风格,不会生成照片级真实图像。

针对 iPad 用户,Apple 推出了 Image Wand 功能,用户可以使用 Apple Pencil 在 Notes 应用中绘制草图,系统将自动生成完整插图。另一项新功能 Genmoji 则允许用户创建自定义表情符号,可以基于文字描述或照片中的人物特征进行生成。

在人工智能集成方面,新版本引入了与 ChatGPT 的深度整合。当 Siri 无法回答某些问题时,经用户授权后可以调用 ChatGPT 提供答案。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该功能无需 ChatGPT 账号,且苹果和 OpenAI 承诺不会存储用户请求记录。

iPhone 16 用户还将独享 Visual Intelligence 视觉智能功能,用户只需将摄像头对准特定场景,即可获取营业时间、评论等实时信息。该功能还支持文字识别、电话号码识别、地址提取等实用功能。

系统要求方面,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需要 iPhone 15 Pro 或 iPhone 16 系列设备,iPad 和 Mac 则需要搭载 A17 Pro 或 M 系列芯片。

Runway发布新的AI面部表情动作捕捉功能Act-One

近日,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Runway宣布了一项新功能“Act-One”,用于在Gen-3 Alpha中生成富有表现力的角色表演。该功能允许用户从任何摄像设备录制人类视频,并将拍摄对象的面部表情以高准确性映射到AI生成的角色上。

今年早些时候,Runway推出了 Gen-3 Alpha视频生成模型,该模型支持文本到视频、图像到视频和视频到视频AI创建管道。

而此次推出的Act-One功能更专注于AI角色面部表情建模。新工具允许创作者以各种风格和设计为角色制作动画,而无需动作捕捉设备或角色绑定。用户可以凭借简单的人类表演视频将眼神、微表情转移到不同风格的多个AI角色上。

根据Runway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ristóbal Valenzuela的说法,该功能目前主要专注于角色面部,可以准确捕捉演员的深度表情表演,同时在不同的角色设计和比例中保持一致性,为动画师、游戏开发者和电影制作人工作提供便利。

Act-One功能的推出正值Runway进军好莱坞电影制作之际,此前该公司已宣布与狮门影业签署协议,根据狮门影业旗下20,000多部影片创建自定义AI视频生成模型。

目前,Act-One的访问权限开始逐步向用户推出,并且很快将向所有人开放。

StabilityAI 发布新一代 AI 图像生成模型 Stable Diffusion 3.5

StabilityAI 宣布推出新一代开源图像生成模型 Stable Diffusion 3.5,此次发布包含三个不同版本的模型:

图源:StabilityAI

1. Stable Diffusion 3.5 Large:拥有 80 亿参数,是目前 Stable Diffusion 系列中最强大的基础模型,适用于 1 百万像素分辨率的专业场景。

2. Stable Diffusion 3.5 Large Turbo:Large 版本的精简版,仅需 4 步即可生成高质量图像,处理速度显著提升。

3. Stable Diffusion 3.5 Medium:拥有 25 亿参数,将于 10 月 29 日发布,针对消费级硬件优化,支持 0.25-2 百万像素分辨率的图像生成。

据 StabilityAI 介绍,新版模型在多个方面实现突破:模型可定制性更强,更容易进行微调以满足特定创作需求;性能效率大幅提升,针对标准消费级硬件优化;输出更加多样化,无需复杂提示词即可生成具有不同肤色和特征的图像;同时支持 3D、摄影、绘画、线条艺术等多种视觉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该系列模型采用Stability AI社区许可证发布:个人和组织可以免费用于非商业用途;年收入低于 100 万美元的企业可以免费商用;超过该标准则需要申请企业版许可。

StabilityAI 承认今年 6 月发布的 Stable Diffusion 3 Medium 未能达到预期标准。此次发布的 3.5 版本是在认真听取社区反馈后,经过深入开发的全新版本,旨在推进视觉媒体的革新。

目前,Stable Diffusion 3.5 Large 和 Large Turbo 已在 Hugging Face 平台开放下载,用户还可以通过 Stability AI API、Replicate、ComfyUI 等平台使用这些模型。

马斯克xAI正式发布API

近日,马斯克的人工智能公司 xAI 正式发布其API,允许开发者将Grok集成到其他应用程序中。

图源:网络

xAI API 中目前只有“grok-beta”一个模型,定价为每百万输入token 5美元(750,000单词内),每百万输出token 15美元。

目前尚不清楚Grok模型“grok-beta”具体信息,不过,API文档中引用了Grok 2和Grok mini,其中Grok 2是X上的最新版本,而Grok mini是Grok的轻量级实惠版本。

xAI API还支持函数调用,可将Grok模型连接到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等外部工具。同时,文档中还暗示了将支持文本分析和图像视觉模型。

高通发布最新移动处理器骁龙 8 至尊版

近日,高通在夏威夷举办的 Snapdragon 峰会上发布了新一代旗舰移动处理器 Snapdragon 8 Elite(骁龙 8 至尊版)。

图源:高通

在处理器架构方面,Snapdragon 8 Elite 采用了第二代 Oryon CPU 架构,配备 2 个主频为 4.32GHz 的 Prime 核心和 6 个 3.53GHz 的性能核心,同时搭载 24MB 缓存以支持快速数据检索。

性能表现上,新处理器实现了全面提升:CPU 性能较上代提升 45%,GPU 性能提升 40%,NPU性能提升了 45%。在能效方面,电池效率提升 40%,可为用户带来额外约 2.5 小时的游戏时间。

在 AI 能力方面,该处理器支持设备端多模态生成式 AI,可进行实时 AI 图像处理,支持 4K 60fps 下的图像处理能力。此外,还新增了 AI 视频物体擦除等创新功能,并支持设备端 AI 助手,注重用户隐私保护。

游戏性能也获得显著提升,Snapdragon 8 Elite 首次支持虚幻引擎 5 的 Nanite 技术,支持实时光线追踪,并可同时渲染多达 9000 个屏幕对象,将为移动游戏带来更逼真的视觉体验。

据悉,包括三星、小米、OPPO、vivo、荣耀、一加、华硕等多家知名手机厂商都将在其下一代旗舰机型中采用该处理器,预计未来数周内就会有搭载 Snapdragon 8 Elite 的新机型面世。

古尔曼:苹果内部认为公司在AI方面落后行业巨头超两年

日前,知名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发布了最新一期《Power On》时事通讯,聚焦苹果在AI领域的进展。

古尔曼声称,一些Apple员工认为该公司在AI开发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两年。与Google、OpenAI和Meta的最新AI产品相比,苹果产品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古尔曼认为,苹果真正的挑战在于首批AI功能并不令人眼前一亮,更多重磅功能未来几个月内才陆续推出。例如,iPad mini主要宣传的四大功能中,有三项要等到12月至次年3月才会上线。

但他认为,苹果未来将通过自研、招聘或收购等方式,跻身顶级AI企业行列。苹果在赶超竞争对手时拥有一大优势,即能够迅速将新功能推送至海量设备。

图源:网络

同时,古尔曼提到,这也引发了对“消费者真的在乎AI吗”的讨论,目前来看,iPhone摄像头的改进吸引力更大。苹果也清楚这一点,这也是最近的升级都集中在拍照和视频功能上的原因。

AI热潮给苹果带来的更重要的影响表现在创下历史新高的股价,苹果市值一度达到了3.6万亿美元。

目前看来,苹果的AI之路仍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如果今年的新iPhone大获成功,可能更多归功于其他功能而非AI。”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前方智能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911845/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17114.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