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回顾“交易所一哥”Mt. Gox兴衰史:三载辉煌与十年赎罪

IP归属:广东

作者:Chris,Techub News

要说谁能给比特币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Mt. Gox(门头沟)绝对是其中之一。这个曾经占据全球比特币交易市场 70% 以上份额的交易平台,从辉煌到破产的历程,既充满了戏剧性,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门头沟的故事开始于 2010 年,由一位名叫 Jed McCaleb 的程序员创立。最初,门头沟是一个用于交易「魔法门」卡牌的交易平台,名字取自「Magic: The Gathering Online Exchange」的缩写。2010 年 7 月,McCaleb 敏锐地捕捉到了比特币的潜力,将平台转型为比特币交易所。这个决定为比特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易平台,使得数字货币交易变得更加便捷。McCaleb 的远见和创新精神为比特币交易市场奠定了基础,然而,这也开启了门头沟充满波折的历史。

2011 年,是门头沟快速崛起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它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之一,占据了全球比特币交易量的 70% 至 80%。这段时间,比特币市场正处于爆发期,大量投资者涌入,而门头沟成为他们的首选平台。同年,McCaleb 决定将交易所出售给法国人 Mark Karpeles。Karpeles 不仅成为了门头沟的最大股东,还担任了 CEO,开始主导平台的运营。

Karpeles 是一位极具技术敏感度的人,他不断改进平台的技术架构,使得交易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佳。在他的领导下,门头沟继续扩展,迅速成为比特币交易的主要平台。然而,快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隐患。Karpeles 的管理虽然推动了门头沟的快速发展,但他对安全和监管的重视却明显不足。

2011 年 6 月,门头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暴。这场风暴源于一名黑客,他利用审计员的凭证,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了交易所的系统。这位黑客精心策划了一场价格操控,瞬间将比特币的价格从几美元打压到每枚仅仅 1 美分。

可以想象,当时的交易者们看到屏幕上疯狂闪动的数字,从几美元急剧跌落到 1 美分,他们的心情如同坐上了过山车,惊恐万分。就在这混乱的短短几分钟内,黑客成功地转移了约 2000 枚比特币。

事件发生后,门头沟的管理团队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作为比特币交易所,虽然只被转移在当时只价值 2000 多美元的比特币,但这样的事情也是给门头沟敲响了警钟,他们迅速采取行动,将大量剩余比特币转移到冷钱包中。冷钱包是一种不与互联网连接的存储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比特币的安全性,有效防止了黑客进一步的盗窃行为。

尽管这次事件暴露了门头沟在安全管理上的漏洞,但也显示了他们应对危机的迅速反应能力。这次事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警钟,让门头沟和其他交易所认识到,只有不断提升安全措施,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加密货币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门头沟的迅速反应不仅挽救了大量比特币,还为之后的安全防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3 年,门头沟交易所达到了它的巅峰时期。在那个时候,几乎每 10 笔比特币交易中,就有 7 笔是在门头沟上完成的。这个曾经不起眼的小交易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然而,就在这一片繁荣之中,一场潜伏已久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BTC China、Mt. Gox 和 Bitstamp 上的 BTC 交易量(2013 年 8 月 1 日至 12 月 23 日)。来源:BitcoinCharts

五月的一天,美国国土安全部(DHS)悄然出手,他们以门头沟未注册为货币传输服务商为由,对其美国子公司的账户进行了查封。当这个消息传来时,门头沟的高层顿时感到如同晴天霹雳。这一行动不仅导致门头沟在美国的资金被冻结,更是让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金流危机。

想象一下,那时的门头沟总部,办公楼里充满了紧张的气氛。员工们焦急地拨打电话,试图联系各方寻求解决方案。会议室里,管理团队展开了紧急会议,大家的脸上布满了愁云。门头沟的创始人,也许正在办公室的窗前凝视着远方,思索着这突如其来的困境。

美国国土安全部的这一行动,像一把锋利的刀子,深深地割开了门头沟在合规性上的伤口。门头沟一直以来忙于扩展业务,未能及时关注并遵守美国严格的金融监管法规。此次事件,不仅暴露了其在合规性上的短板,也预示着未来将面临更多的监管挑战。

这次查封让门头沟措手不及,但同时也给它上了一堂重要的课。门头沟的管理层开始意识到,只有在合规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才能真正保障交易所的长远发展。在这个全球化的数字货币市场中,合规和安全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2014 年 2 月 7 日,门头沟宣布暂停所有比特币提现,称发现可疑活动,指出这次问题是由于比特币软件中的交易可锻性漏洞,使得交易看起来未完成,从而导致比特币可能被重复发送。然而,仅仅十七天后的 2 月 24 日,事情变得更加糟糕。门头沟再一次发布公告,这一次,他们宣布永久停止比特币交易。这个消息犹如一记重锤,彻底击碎了用户们的信心。四天后,门头沟申请了破产保护。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交易所,如今却走到了破产的边缘。Karpeles 承认丢失了 744,408 枚属于客户比特币和 10 万枚交易所自己持有比特币,这次黑客攻击导致门头沟无力支付客户的比特币,从而宣布破产。此刻,门头沟的信誉彻底崩塌,用户信心也随之瓦解。

同年 3 月,门头沟交易所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他们在日本东京地方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对于曾经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黯淡的时刻。

就在大家都以为希望渺茫的时候,门头沟却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他们声称找回了 20 万枚比特币。这些比特币在公司的旧钱包中被发现,这个消息犹如黑暗中的一束光,给绝望的受害者带来了一线希望。

然而,找回的 20 万枚比特币只是冰山一角,仍然有大量的比特币下落不明。这一发现不仅仅是希望的火花,也是一面镜子,反映出门头沟管理体系的混乱和漏洞。这些比特币是如何丢失的?黑客是如何攻破系统的?这些问题依旧没有答案,而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有可能是管理上的失职。

2015 年,Mark Karpeles 因涉嫌数据操纵和挪用客户资金在日本被捕,面临多项指控。

在法庭上,他一再坚持自己的清白。他详细解释了交易所的运作流程,并试图证明那些丢失的比特币是因为黑客攻击而非自己的失职。法庭内外,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声音此起彼伏,情绪激烈。支持者认为他是无辜的,受到了不公正的指控,反对者则认为他应对 Mt. Gox 的崩塌负责,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2016 年 7 月,经过了一年的审判和拘留,Karpeles 终于获得了保释。Karpeles 的逮捕和审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Mt. Gox 创始人 Mark Karpeles

2018 年,东京地方法院批准将门头沟从破产清算程序转为民事再生程序,通过出售剩余比特币来赔偿受害者。

根据这一决定,Mt. Gox 将通过出售剩余的比特币来赔偿受害者。这些比特币曾被锁在交易所的钱包中,如今它们将被用来弥补因黑客攻击和管理混乱而造成的巨大损失。虽然这些比特币的价值已经无法完全弥补所有损失,但这一决定无疑为受害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2019 年,Mark Karpeles 被判犯有数据操纵罪,但无罪释放了挪用资金的指控,判处两年半的缓刑。尽管 Karpeles 免于最严厉的惩罚,但他的声誉已然受损。

2021 年 11 月,日本法院和门头沟的债权人达成赔偿协议,确立了注册和赔偿流程。批准的债权人可以通过在线系统提交赔偿申请。

受托管理人 Nobuaki Kobayashi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受害者们可以开始提交赔偿申请。这一消息再次在受害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Kobayashi 详细介绍了申请流程,并保证整个过程将严格按照协议执行,确保每一个受害者都能得到应有的补偿。

到了 2023 年 9 月,Kobayashi 再次发表声明,宣布将偿还债权人的截止日期延长至 2024 年 10 月 31 日。这一决定是为了确保所有的受害者都能有充足的时间提交申请,避免任何遗漏或错失。Kobayashi 表示:「我们希望每一个受害者都能得到应有的补偿,任何人的权益都不应被忽视。」该计划包括支付 14.2 万枚比特币、14.3 万枚 BCH(Bitcoin Cash)和 69 亿日元。在 2024 年 5 月,门头沟的钱包内的部分比特币被转出,标志着偿还计划的进一步推进。

门头沟的故事不仅揭示了比特币早期发展的诸多风险和挑战,也为整个加密货币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教训。通过以上事件,门头沟从辉煌到衰落的历程展示了加密货币行业的风险与机遇。这段历史提醒我们,尽管技术和市场在不断发展,但安全性和合规性始终是确保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我们看到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并不能取代对安全和合规的重视。门头沟的崛起和陨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追求创新和增长的同时,不能忽视基本的安全措施和监管要求。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反思,更是对未来的启示。

本文来源:陀螺科技 文章作者:TechubNews
收藏
举报
TechubNews
累计发布内容10篇 累计总热度10万+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TechubNews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909349/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113623.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