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毁约、“钓鱼”,应届生想进大厂究竟有多难?

IP归属:广东

还好毕业早......

从百度到B站,游戏行业的裁员潮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我们再次领略了大环境的威力,也见识到了资本的无奈与残忍。被裁的人各有各的不幸,留下来的如履薄冰——要么搁置了跳槽的计划、要么主动加班证明价值,再没有前两年吆喝996·ICU的心情与勇气。

在人物前几天发布的一篇文章中,就连依附于互联网大厂的夜班出租车/网约车司机,也在这波倒春寒中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可以说,只要身处游戏行业,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包括游戏行业的“准新人”。

相信大家都已有所耳闻,今年应届毕业生突破了1000万大关,人数远远高于往年,碰巧不少厂商在这个春天加入了“结构性优化”的队伍,收紧招聘指标,导致就业不景气,大多数应届生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能够经过层层筛选进入大厂的学生们,学历、能力都不容小觑,堪称神仙过海。

今天,我们把目光转向了想要进入游戏行业的应届毕业生。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狼多肉少

从整个社会到游戏行业,一个客观事实是,今年春招各厂商开放的hc远远不如去年秋招,有些厂商甚至根本没开启春招。小都投递华南某厂商,几个月前还听对方说“缺人快来”,四月份就因为校招名额收紧被毁约,还没就业就失业。

而那些看似平静的湖面,其实也是暗流涌动。某厂商老员工告诉我,他们公司的春招虽照常进行,但是仅有少部分有编制位可以转正,“要招小弟都没位置。”

小金去某大厂面试,对方宣称有二十个名额,最后却只招了五、六个人,深感被欺骗。

狼多肉少的情况下,过去需要想方设法招人的厂商,或是本就受学生欢迎的厂商,今年不愁收不到简历——甚至是超出预期的、相当出色的简历。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高学历应届生互相厮杀、神仙过海的情况。而拿到简历的厂商们,在这段供求关系中,也进一步掌握了主动权:

有些厂商连笔试都不发,有些厂商可以发出去一大堆,“反正发笔试基本没成本,浪费的只是候选人的时间。”

至于这个时间,不仅指做笔试的时间,还包括耗在与厂商心理博弈上的时间——不少人都抱怨,做完笔试后迟迟等不来厂商回复,“钓鱼”搞人心态。“公司都这样,钓鱼,都想要最好的候选人。”

在这场“最好的候选人”争夺战中,处于上位圈的厂商是“上海F4”。他们声名在外,无论是产品还是研发理念,都颇受当代年轻人喜欢,校招情况说是一千个人竞争一个岗位也不为过。当然,笔试难度在一众游戏厂商中也处于上位圈,比如直接让你做策划案、设计demo、或是拆解某个产品。

学生们之间有一个共识,想进米哈游是“最难的”,可能会面临与清北毕业生争夺一个文案岗位的情况,不少人连简历都过不了。小鱼投递了莉莉丝,笔试、面试都挺顺利,但他们测试发了“挺多”,今年UI却只有一个名额,hc没了,她就“无了。”

至于腾讯、网易这两家大厂,hc倒不至于特别少,但转正名额有限制,且规则略有不同:暑期实习基本上是按照未来的同事来培养,标准最严格,面向的也是大三升大四的学生。2022届毕业生若想通过今年春招,难度可想而知。

保险起见,大多数同学都会“退而求其次”,投递一些老牌游戏厂商,即使自己并不喜欢他们的游戏或文化氛围。但在今年的就业行情下,想要成功入职也并不太容易。

眼看已经快到了毕业离校的日子,还有许多同学没有在游戏行业找到理想的工作。如果选择考公务员,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应届生的身份至少可以保留两年。但有学生告诉我,很多互联网公司不会遵守这个“规则”,一旦学生毕业,就按社招的标准来对待他们。既没有工作经验又失去了应届生身份,不上不下,十分尴尬。

“说难听点就是只要最嫩最新鲜的,反正有大把的人。”

各显神通

狼多肉少的情况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能够通过去年秋招的学生,想要过今年春招,则是难上加难。小金因没有把握好去年秋招的机会,后悔不已。但不少通过了去年秋招的同学,进去大厂没几个月就被裁员,同样过得不甚安生。

至于拿下今年春招岗位的优胜者,几乎可以算是凤凰里面拔高个。

起点不同、水平相当时,有着较高学历的应届生往往有着更大的胜算,比如“上海F4”,程序岗至少211、985硕士起步,“尤其米哈游,985硕都不一定行。”策划岗“985、211也挺多,但不一定硕士。”美术岗,八大美院、吉林动画、浙传等等,“主要看作品。”

起点不同时,能力出众、作品出色,或是对游戏品类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厂商也比较青睐。有一个在外人看来本科院校比较一般的美术同学,作品“很强”,拿到了某厂商的SSP offer。

不过,过去被看作大厂墙门砖的各大游戏比赛奖项,如今对应届生的加成也有限。某个曾在腾讯高校游戏创意制作大赛拿过奖的同学,参加腾讯校招被“捞了”三次,最后一次才成功。

在与各路“神仙”竞争的巨大压力下,今年的应届生往往比以前有更多手的准备,学习面试技巧、关注行业信息、恶补岗位/游戏品类相关知识,简历投上个几十家。

B站“米哈游入职圣经”视频,播放量超30万(来源:UP主“兔八哥说游戏求职”)

但凡学历、实力在线的,基本都能收到好几家厂商发来的面试邀约,经过二面、三面一轮轮筛选,优胜者至少可以拿到两三家offer——直到这个时候,“找工作其实是双向选择”的说法才真正得以体现。

小鱼此前有过网易的实习经历,春招先后投递了十三家,共收到网易、B站、腾讯三家发来的offer,几相权衡,放弃了“研发环境不太OK”的和“日常实习打杂,没有许诺转正也没有校招待遇的”,选择了其中一家,顺利入职。

小默投递了三十六家,面试九家,同样拿到三个offer。小金就没那么幸运,虽然也是名校研究生出身,投递二、三十家都没能拿下理想的岗位,不得不转战其他行业,问起只说“是我菜。”

令人欣慰的是,“神仙”之间的比拼看似残酷,但也有温馨的一面。有位同学吐槽母校课程跟行业脱轨,而且不鼓励大三、大四的同学在上课期间外出实习,担心与其他学校同学相比没有优势,只好“自救”——他们建了一个群,彼此分享行业资讯,互相内推,提建议。

好消息还是有一些的,群内的2023届毕业生,拿到“上海F4”、腾讯、雷火、阿里、字节offer的不乏其人;也有落榜的,抱希望于参加今年秋招和明年春招。而那些没找到工作的2022届毕业生,要么转行,要么选择报班进修,期待以后走社招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至于更加牛逼的学生,大把厂商抢着要,甚至不用在乎是否抓住了校招机会,也不怕失去应届生身份,“晚点走社招也行。”

永远有人正年轻

这批应届毕业生,基本都出生在千禧年前后,00后居多。他们被认为是个性的一代,面对职场,他们不愿被公司PUA,抵制996,讨厌森严的上下级关系......前段时间00后整顿职场的热搜,得到了00后的共鸣,也引来了一些前辈们的冷嘲热讽。

在严峻的就业形式下,作为应届毕业生的00后却又在高呼整顿职场,这构成了一个相当割裂又魔幻的社会现象。我们不禁好奇,选择进入游戏行业的他们,当找不到工作受尽挫折,或者历尽万难终于拿到offer时,是否仍旧坚持个性,站在资本的对立面?还是被现实压垮,决心委曲求全?

首先一个客观且普遍的事实是,他们的出生伴随着电子游戏的发展,许多人从小喜欢游戏,选择进入游戏行业也离不开对游戏的热爱。有的人还未毕业,制作的demo、美术作品等已经得到大厂认可;有的人为了进入游戏行业,在其他同学沉浸在象牙塔时,早早地就到大厂实习积累经验。

因此,这些进入游戏公司的新鲜血液们,很少会有完全一张白纸的情况,也了解游戏行业的潜规则。选择加入,某种程度上其实就代表着他们对潜规则的接受。

不过,个体总是有差异的,工种和经历,也影响着他们的想法。

在一些00后毕业生看来,有些厂商“出了名的压榨”,所以即使通过了面试拿到offer,也因为“996好可怕”而放弃机会,另谋出路。有的00后则认为自己还年轻,相比拖家带口的老一辈从业者,暂且没有那么大的生活压力,面对现实还是比较有底气,能够做到“一言不合就跳槽。”

同为00后的小鱼更为洒脱,她给自己做了很多心理辅导,并且得出一个结论——改变不了这个环境,但是可以离开这个环境,“实在不行就润(RUN)”。

在她看来,人就活一辈子,地球那么大,总有适合自己生活的地方,如果“累得受不了”,要么把作品做好了回家接外包,实在不行还可以上街给别人画像,“饿不死。”

还有更多的人,自认可替代性比较高,反内卷、反加班的话只是随口说说宣泄情绪,“该卷还是得卷。”比如小都,在她看来自己“已经沦落到不加班就没工作了”,所以干脆放弃抵抗,最起码游戏公司“工资不低”,身为特效的她也需要积累项目经验。

这是今年应届毕业生的现状。这不是游戏行业最好的时代。当然,无论行业如何发展,永远有源源不断的新人想往里跳。成功进来的人,他们在竞争中取胜,也将在内卷中重生。

注:图源网络,文章内名字均为化名

陀螺科技现已开放专栏入驻,详情请见入驻指南: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27547.html

游戏陀螺专栏: https://www.tuoluo.cn/columns/author1286746/

本文网址: https://www.tuoluo.cn/article/detail-10098896.html

免责声明:
1、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陀螺科技观点或立场。
2、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侵权责任将由作者本人承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