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论道隐私计算”对Phala 网络的年度总结分析,旨在为社区传递最新动态,欢迎交流。
-----全文约1万字,建议收藏后阅读----
两次重要发布
近期,Phala Network官方有两次重要发布,一次是2021年1月20日在Medium上的《Phala Recap of 2021: Highlights & Achievement》,“论道隐私计算”发布中文翻译版《年终总结丨关于 Phala 的2021年》,里面有一张很重要的贴图,总结了Phala团队在2021年取得的成绩和主要亮点。如下图1-1所示:
图1-1:Phala Network 2021年终总结
另一次是1月30日发布的《Phala Network Roadmap of 2022》,“论道隐私计算”公众号的同步中文翻译是《Phala Network 2022年路线图》,同样有一张贴图,展望了Phala团队2022年的工作重点。如图1-2所示:
图1-2:Phala Network 2022年路线图
上述的总结和展望——
从内容上来说,涉及到Phala团队的定位、研发、产品、网络(测试网、先行网、主网)、插槽拍卖、生态(开发者、社区、媒体、孵化项目等)以及应用实践等,“全球Web3.0计算云”架构逐步清晰呈现。
从时间上来说,2021年的总结是对Phala团队自成立以来所获成果的一次汇总,在以Web3.0数据驱动的创新技术和应用发展的区块链行业大背景下,Phala团队洞察趋势,潜行蓄势,目前正处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之际;而这“东风”,或是即将爆发的Web3.0应用,或是Phala团队自主探索的用例。在2022年Roadmap中我们可窥一二。
对此我们充满期待,迫不及待地跟社区伙伴们一起解读信息,获取价值,一起见证Phala Network的成长和收获。
Phala Network的宏伟愿景
Phala Network在2021年1月发布《Phala:公开透明的全球隐私计算云》,并在同年11月20日发布《致社区|推进元宇宙走向Web3.0时代》,其中提到:“很多人因鲜明的隐私性和创新性的“区块链+可信硬件”架构而认识到 Phala,实际上,数据隐私只是 Phala Network 白皮书中的基础特性之一”,“我们的愿景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P2P 计算网络,即一个基于 Web3.0 标准的、去中心化的计算云。”
可以看到,Phala团队正在重新定义Phala Network:曾经的Phala聚焦在隐私赛道,也正是因为长时间的基础沉淀(技术、产品、计算网络、生态等),Phala 可以在隐私的基础上外拓更大的愿景——兼具隐私性能的去中心化计算云,并逐渐落地。Phala Network的创始人Marvin Tong说:“请不要再将我们与其他的“TEE 隐私协议”或“零知识证明协议”相对比,我们的目标并不相同。”
我们认为这种战略升级具有重大的意义,是里程碑事件,一旦实现,必将推动Phala Network跻身为Web3时代至关重要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云基础设施--全球共享计算云平台。
让我们想象一下,无论您将来打开什么样的Web3.0应用,DeFi也好,NFT也好,元宇宙也好,或者是基于各个行业的区块链应用,Phala Network都将作为底层基础设施,提供公开、透明、可信,安全、高效并且具有隐私保护特性的云计算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说,Phala Network届时就是全球通用的去中心化互联网超级计算机!
实现Phala Network战略部署的“三剑客”
3.1可信计算网络:隐私智能合约+计算网络
3.1.1洞悉规律,战略升级
从区块链技术框架下隐私计算需求发展脉络(推荐阅读《区块链技术框架下的隐私计算发展脉络及项目分析》)来看,这里面隐含着非常重要的3个维度,一是隐私性;二是可扩展性;三是实用性,这就是隐私计算的“不可能三角”。如3-1所示:
图3-1:区块链技术框架下隐私计算的不可能三角
前面两个是基础,是功能性因素,而二者的取舍平衡确定了第三个因素,即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能否规模化及规模化程度。
首先,在区块链1.0时代,随着比特币网络的问世和发展,出现针对数字货币的隐私保护方案-匿名币,这是隐私计算在区块链领域的最早应用。这个阶段的隐私计算更准确地说是数字货币的隐私保护,计算的部分很轻。
其次,在区块链2.0时代,以太坊的出现,定位在通用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平台,隐私计算方案也开始聚焦智能合约的隐私保护。通过隐私智能合约,敏感数据和应用程序可以安全地在开放的公链环境中运行,但运行的效率严重依赖于公链的性能,比如众所周知的,以太坊的运行方式是所有节点做同一个计算,各种智能合约都在抢夺链上的计算资源,造成处理速度慢、严重堵塞、费用居高不下的诸多问题。因此这个阶段是隐私和计算并重,但计算扩容带来的问题更加凸显。
针对于此,业界提出了大量的扩容解决方案,主要分为链上扩容和链下扩容两类。链上扩容,就是直接在区块链上“动手术”——修改规则,包括区块大小、共识机制等等,如ETH2.0;链下扩容则是在主链之外建立第二层网络,也被称为“Layer 2”。目前的链下扩容方案中,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用于扩展支付,比如比特币上的闪电网络(Lightning Network)、雷电网络(Raiden Network)等;一类是用于扩展智能合约,如Plasma、Celer Network等;还有一类是用于链下计算,其关注的焦点是共识与计算分离,并且在链下计算方面,由单个计算机处理能力,逐步转移到计算资源的整合和可持续的、规模化的可扩展性,呈现出面向Web3.0的计算云服务平台的发展趋势。这个过程即是隐私计算在“隐私保护、扩展性、实用性”不可能三角突破或者平衡的过程。
若问起人们对 Phala 的初印象,毫无疑问,“隐私计算”是关键词,其独特的基于 Substrate 的区块链+Secure Enclaves混合架构,恰好能集“不可能三角”于一体,共识与计算的分离,让 Phala 成为高性能计算云成为可能:链上由区块链解决“安全、透明、可信、共识”问题,链下通过Secure Enclaves解决“隐私、计算”问题。
这种情况下,“隐私智能合约”内化为整个计算网络的一个重要功能或者配置,而随着计算网络规模的扩张,Phala Network就从一个功能产品(或者说隐私计算协议)升级为一个全球通用的计算服务网络--我们认为,这是“Phala Network”发展中的重大战略升级。
3.1.2 构建“全球Web3.0计算云”
我们曾在《区块链技术框架下的隐私计算发展脉络及项目分析》中进行分析,隐私保护作为Web3.0系统中全局底层逻辑,必然对计算性能(系统可扩展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只有在高计算性能、低计算成本的条件下,隐私计算才可能具有实用性和实现规模化运用。以太坊拥堵和高费用的现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所以在影响隐私计算实用性的因素中,隐私计算技术(如MPC、FL、HE、TEE等)本身不是问题,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持续扩展、高计算性能的计算网络成为了重中之重。
Phala Network的创始人Marvin Tong在《致社区|推进元宇宙走向Web3.0时代》中谈到了“为什么我们需要Web3.0云服务”,他认为以太坊的出现开启了“智能合约”新时代,并在2019年开始的 DeFi 和 GameFi 浪潮中体现出了巨大价值。但传统智能合约在支持私有数据、游戏服务端、AI、元宇宙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无法驱动大部分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安全、透明且支持隐私保护、具有高密度低延迟计算能力的全球Web3.0计算云。Marvin Tong认为:“尽管如 Arweave、Filecoin 这样的去中心化存储协议已经盛行,相对应的去中心化计算服务领域仍是一片空白。仍然有许多 Defi、元宇宙、Web3.0 游戏应用在使用智能合约的同时,还需要将前端和后端部署在 AWS、Google Cloud 等中心化服务上。更令人震惊的是,大部分(可能超过了 80%)Proof-of-Stake 共识区块链的节点,都运行在中心化云计算平台提供的服务上。”这种现实状况,给区块链应用带来了脆弱性、数据安全等“系统级”风险。
综上的分析,我们不仅需要一个全球Web3.0计算云,同时这个计算云应当具备去中心化的特征。在当下,这样的需求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那么Phala Network是如何构建“全球Web3.0计算云”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深入解析。
3.1.2.1 Web3.0网络计算机
经典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认为,“计算机”的最小结构应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及输入输出设备。冯诺依曼架构下,运算器与控制器通过控制总线链接,运算器与存储器及输入输出设备间通过数据总线链接。其简化的结构图如图3-2所示:
图3-2 计算机基本组成
同样的道理在Web3.0时代,我们想要搭建一个Web3.0网络上的计算机,我们也需要满足计算机的最基本组成,也需要相应有完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及输入输出设备所对应的组件。与传统的计算机不同的是,这些组件分布在不同的时空中,通过区块链或者基础网络连接起来。
Phala Network就致力于做Web3.0网络计算机的CPU,完成运算器和控制器的功能。与Web3去中心化存储、Web3去中心化交互等其他组件共同向用户提供服务。
在解决方案中,Phala Network充分利用了可信硬件(CPU)的两个能力,一是隐私保护的能力,二是芯片的计算能力,并将其组合成网,提供可持续扩展的云计算网络。隐私保护得到解决,计算能力可持续扩展,规模化应用则变成可能,应用成本就会大大改善,实用性问题就得到解决。这样以来,“隐私保护、可扩展性、实用性”的“链上不可能三角”,通过“链上共识,链下计算”,并且聚焦“计算能力提升(可扩展性)”,得到完美解决。
3.1.2.2方案选择
传统的云服务之所以无法实现共享模式,主要因为通用计算如果不进行验算是无法确定其结果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Phala Network 借助可信计算技术,在Secure Enclaves内提供结果证明,让通用计算变得可以验证。
那么,高精度渲染为什么采用CPU而不是GPU?
我们知道,显卡(GPU)主要用于玩游戏,其是通过提升帧率来实现画面的流畅度。但在提升帧率的过程中,会简化每帧画面的细节,如阳光打在玻璃瓶上的折射效果。在追求提升帧率的情况下,这样的折射效果就会被简化处理。但游戏玩家关注点在画面中动态部分的流畅度上,不会注意到这些变化慢或者静止画面的细节,或者说这些细节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而换个场景,如果你关注点是一幅单一的画面,如雨后阳光下的树林,或者一张收藏的高精度NFT艺术画,那么每一个细节就变得非常重要。如果再进行简化处理,画面就会呈现出很多反自然的效果。所以高精度的渲染图基本不采用GPU,而是采用CPU。
明白上述原理非常重要,因为它有助于我们理解Phala Network在构建“全球Web3.0计算云”过程中累积并拥有的资源和竞争优势。
3.1.2.3 去中心化计算网络
根据《年终总结丨关于 Phala 的2021年》提供的数据,如下图3-3所示:
图3-3 先行网 Khala SWM Worker统计
Phala先行网 Khala 网络目前有超过 2 万个计算节点在 Khala 注册,分布在全球50多个城市,由不同权属的社区(也有个人)拥有并实际运营,具有充分去中心化特征;其中超过 1.5 万台服务器长期、稳定地在 Khala 运行,所提供的12万+ vCPU计算资源规模在Crypto领域首屈一指。并且该网络具备持续扩展的能力,有理由相信,未来部署在Phala Network主网上的可信计算节点的数量有望突破 10 万个,可为 Web3.0 世界提供大规模、去中心化的云计算服务。
3.1.2.4 经济模型
2021年7 月,Phala官方发布了由 Konstantin Shamruk 博士编写的新代币经济模型,旨在解决以下问题:
1. 支持Phala Network去信任化云服务的计算架构:
共识和计算分离;
可不断线性增长的计算节点(10万台量级的计算节点)
2. 激励矿工加入网络
分别引导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冷启动
初始供应量的 70% 的补贴池
类似比特币的预算减半时间表
3. 给应用支付合理定价
4. 优化链上性能表现
可以看出,经济模型结合了Phala的技术及计算网络特性、计算节点的增长情况、矿工在计算网络中的行为状况以及应用中的定价机制等因素,给出了优化解决方案,具体内容这里不再赘述,详情请阅读:
https://wiki.phala.network/en-us/learn/tokenomics/tokenomics/。
3.1.2.5 竞争优势及定价权
高性能的网络+独具特色的经济模型架构为Phala 争取不同应用场景中计算服务的定价权奠定了优势。
举例说明。高精度渲染服务是一个百亿级规模的市场,但建设一个规模化的渲染农场动则几千万的投入,且后期维护成本不菲,非一般企业力所能及。这种情况导致高精度渲染服务成本高昂,市场空间增长有限。
但是,Phala Network可以利用其颇具规模的云计算网络获取成本优势,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提供渲染服务。由此推动云渲染需求的规模增长,利好行业的发展,也让Phala Network能够迅速占领用户市场,获得竞争优势。
3.2颠覆性产品:Fat Contract
3.2.1 什么是Fat Contract
Fat Contract,是一个基于 Phala 隐私合约概念的智能合约产品,是一种与传统智能合约互补的去中心化程序,专注于服务Web3.0后端函数级服务,支持实时计算密集型任务,能自由访问所有链上和链下网络服务。
Phala Network将该新型智能合约称之为“胖合约”。一个“胖”字,生动形象,体现出该产品的功能多样性。那么Fat Contract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具有颠覆性?
3.2.2 有什么不一样
比较传统的智能合约,Fat Contract有着不一样的特性,如下图3-5所示:
图3-5 Fat Contract与传统智能合约的比较
传统的智能合约是封闭的,很难实现与其他应用或合约连接,这样的问题甚至需要创建一些临时的预言机区块链来解决。并且智能合约原有的区块链架构设计是将共识和计算绑在一起,全网矿工执行同一合约计算,进行全网验证完成出块,隐私性低,执行效能低下,遑论及时交付任何耗时、高密度计算、低延迟需求的任务。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Fat Contract在低延时、密集计算、隐私保护以及链下自由访问等四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低延时:虚拟世界和游戏交互的响应时间应为毫秒级。然而,传统的区块链智能合约执行受区块时间限制,无法满足低延迟服务的要求。在 Fat Contract 中,响应速度很快这一特性,是部署元宇宙和游戏服务的完美选择。
密集计算:传统智能合约受共识方案的影响,所有参与的节点都执行同样的运算。而通过将胖合约的执行转移到由 TEE(可信执行环境)支持的链下安全工作者身上,胖合约可以充分利用单个工作者的计算能力(例如四核 CPU ) ,而无需担心阻塞整个区块链,实现并行计算,这使其能够执行计算密集型任务。
隐私保护:用户请求、内存状态以及数据库都强制端到端加密,只有被授权的操作才会得到响应。
链下自由访问:胖合约通过安全地委托复杂的胖合约异步请求,允许访问链下互联网服务,传统智能合约封闭的状态,从而成为Web2.0与Web3.0的桥梁。
以上四种显著特性,极大拓展了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为Phala Network成为“全球Web3计算云”提供了技术支撑。
3.2.3 适用哪些场景
低延迟需求的场景:Orderbook 交易所、多人在线游戏等;
链下互联的场景:预言机、去中心化聊天或通讯服务(Telegram 或 Email);
需要授权型数据的场景:API 接口、数据市场平台;
大型实时计算程序:元宇宙、游戏、NFT 渲染、人工智能(推荐引擎等);
因此,Phala Network构建的全球Web3计算云也非常适用于当下火热的元宇宙、NFT、链游以及数据驱动型应用,为其提供去中心化云计算服务。
3.2.4 研发进展如何
Phala Network在2021年11月宣布推出新型智能合约产品Fat Contract,并在《Phala Network Roadmap of 2022》中宣布了:
1、V1版本:2022年Q1实现V1版本,其中将要实现两个功能:
(1) 支持 Parity Ink!;
(2) 为合约交互提供 Javascript SDK。
V1版本的特点是:支持用户使用Parity Ink!编写智能合约以实现各类DApp,并通过Javascript SDK实现合约交互功能。
2、V2版本:在2022年上半年 Q2 结束前,将Fat Contract升级至V2版本,实现,在三个方面实现迭代:
(1) Side VM:实现异步任务和 HTTP 请求
(2) Native VM:实现不可篡改的链下沙盒
(3) 完成供应端经济白皮书优化
V2版本的特点是:在功能上实现异步任务和 HTTP 请求以及实现不可篡改的链下沙盒,并完成供应端经济白皮书优化。
3、V3版本:该版本的显著特点是具备「高扩展性」。有了该特性支持,Fat Contract 的灵活性将大幅提升。
3.3风口级应用场景:元宇宙
3.3.1 元宇宙掀起机遇的风口
2021年区块链因元宇宙爆发而强势破圈:“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Web2.0巨头Facebook改名Meta……这些传统巨头抢跑元宇宙,开启“元宇宙元年”,掀起元宇宙机遇的“风口”。业界普遍认为以“元宇宙”为代表的“技术和应用颠覆式创新”正在开启,有望孕育新的数十万亿级生态蓝图。
元宇宙涉及到底层基础技术、硬件设施、通信网络、中间件、应用软件以及终端设备等,犹如一个偌大的容器,包罗万象,能提供各种元素,是应用场景的集大成者。
3.3.2 Phala Network已做好充足准备
Phala Network当下正在努力构建元宇宙生态基础设施,已针对以下需求进行开发:
Web3.0 渲染农场:通过Phala的Fat Contract,为用户提供去中心化、隐私性良好的模型渲染服务;
Web3 Game Server:通过Phala的Fat Contract 来为元宇宙平台提供去中心化的后端服务;
Phala World:创新性 NFT 角色协议,可为 Phala 每一个地址自动生成具有成长性、互操作性的 NFT 角色,并且这些角色可以接入主流元宇宙平台;
通用游戏引擎:可以在多个元宇宙平台搭建基于地块的游戏空间的后端引擎。
3.3.3 Phala World就是“东风”
根据已有信息我们能知道,Phala World作为一个构建于 Phala 网络上的元宇宙,是Fat Contract的最佳应用案例之一。Phala World 为社区而生,用户可将其在社区内对 Phala 网络做出的贡献转化为游戏中的资产。
Phala World将充分地把Phala Network链上的用户行为、角色、社区和 Sci-Fi故事进行融合,同时借助与RMRK和Bit.Country的合作关系,加快探索NFT和元宇宙游戏基础设施的脚步。未来,Phala World 还将进一步整合策略类、开发类、MMORPG 等游戏类型。
Phala World测试版将在最受欢迎的元宇宙基础设施上进行开发并上线。了解相关进度可以阅读《Play to Build”丨在Phala World元宇宙世界打造个性化故事》。
Phala Network的实施策略
4.1定位:成为全球通用的Web3.0云计算平台
Phala Network顺应隐私计算技术及需求发展变化脉络,从聚焦隐私智能合约基础设施开始,到利用自身的云计算网络和经济模型优势,以元宇宙、云渲染、游戏服务等低延迟、密集型计算应用为切入口,精准定位了品牌发展方向——成为全球通用的web3.0云计算平台。
4.2聚焦:做最擅长的事
基于“全球通用的Web3.0计算云平台”的战略定位,我们看到在《Phala Network 2022年路线图》中,Phala Network的工作围绕“产品”、“研发”、“生态”展开,目的是形成规模化、去中心化云计算能力,并面向全球提供Web3.0云计算服务。
便于理解和直观呈现,笔者对此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1、研发方面,如图4-1所示:
图4-1 研发Roadmap
2、产品方面,如图4-2所示:
图4-2 产品Roadmap
3、生态方面,如图4-3所示:
图4-3 生态Roadmap
4.3联合:携手共建生态
Phala Network向来重视社区及生态原生力量,也在持续探索协同发展、共建生态繁荣的路径。
在社区方面:截止2021年底,Phamily规模不断扩大,社区成员超84,000名。其间不断涌现出各类角色为Phala社区的建设添砖加瓦,如:志愿者、大使、思想领袖、Phanatics、赏金猎人、“超级大脑”等。
在社交媒体方面:主要运营了3个社交平台:Twitter、Medium、Youtube,并获得了持续增长!Twitter关注人数达到12万,其中新增10万;Medium订阅量超过4000,阅读量超过27万;而Youtube上的订阅量也达到46000。
在市场及商业拓展方面:2021年,Phala与加密行业的20多个关键参与者和探索者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举办了79场活动。
在开发计划方面:在2021年举办的Decoded Hackathon中,共有12名参赛者提交的17个参赛作品通过了Phala团队的初审;进阶挑战赛中诞生了4份优秀作品,如PhaPass、Darkpool Dex、Phala Ghost Auction、SecretMD。
在应用构建方面:
W3A数据服务:与Web3 Analytics(W3A)合作,由TEE 技术赋能W3A在Phala的公共隐私云上运行,为用户提供基于Web3的去中心化、拥有数据所有权的、隐私保护的数据分析和管理服务。
去中心化云存储AR:与AR合作,通过Fat Contract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和高速处理,提供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为用户请求提供低延迟响应,真正实现Web 3.0元宇宙的愿景。
Phala World元宇宙:作为 Phala 鼎力打造的“Play to Build”元宇宙,Phala World 将充分地把 Phala Network 链上的用户行为、角色、社区和 Sci-Fi 故事进行融合,同时,借助与 RMRK 和 Bit.Country 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探索NFT和元宇宙游戏基础设施。
4.4链接:让服务丝滑迁移
前面我们谈到,传统的智能合约是封闭的,其内部状态既不能被外部访问,也无法向外实现链下互联,意味着链下的所有Web2.0服务将被隔离在区块链世界之外。作为更加开放和自由的Web3.0网络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
作为连接 Web2 和 Web3 世界的完美选择,凭借 Fat Contact 出色的互联网访问能力,只需几十行合约代码,用户便可以自由使用任何现有的 Web2.0服务。所以基于Phala Network提供的共享云服务,无论是Web2.0还是3.0服务,无论是链上还是链下,对用户来说,将是丝滑顺畅的。这的确具有重大的意义。
4.5去中心化:更安全可信的网络
在Phala Network的规划中,更安全可信的网络,意味着在各个环节充分的去中心化。比如:
存储方面:与AR的合作,提供分布式存储解决方案;
节点方面:分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
TEE硬件方面:通过兼容多种TEE标准,包括Intel SGX、AMD SEV以及Arm TrustZone等标准,消除独家芯片供应商带来风险;
在云计算服务方面:海量TEE计算节点中随机发放计算任务,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安全性。
4.6创新:从案例到通用服务
前面提到Phala World是在Phala Network之上构建的元宇宙。然而,这只是故事的序章。
Phala World是由CypherMod在Bit.Country的数字空间中构建的游戏,是基于CypherMod的典型示范案例。通过CypherMod把 Phala Network链上的用户行为、角色、社区和Sci-Fi故事进行映射、融合,并借助与 RMRK和Bit.Country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探索NFT和元宇宙游戏基础设施。这是第一步,用以打通、验证各个环节,建立标准的作业流程,最终将要推出的是元宇宙世界里更加通用的服务范式,即CypherMod。
那么什么是CypherMod?
CypherMod是元宇宙游戏中通用模块 ,是NFT、游戏及智能合约的结合,其中NFT是基本元素,游戏提供了应用场景,而智能合约则负责按规则执行。通过CypherMod,Phala Network创新了一种新的服务范式,赋予了区块链世界中NFT更丰富的内涵,在元宇宙的游戏世界里,NFT是密钥,NFT是角色特征,NFT是“我的数字人生”……,可以精要地说,NFT就是“我”!更重要的是,通过CypherMod的作用,任何区块链系统中用户都可以NFT化,行为可以游戏化,规则可以智能合约化,这些因素融合在一起,实现元宇宙游戏的创新,并且该游戏一旦运营,会反哺区块链系统的发展,实现相互赋能。
总结以上分析,CypherMod为区块链系统及元宇宙游戏创新了一种通用范式:
NFT角色化;
行为游戏化;
规则智能合约化;
服务通用化。
我们有理由认为,一旦Phala World上线运营,将开启区块链系统向元宇宙游戏世界的迁移,创新区块链应用服务;而CypherMod或将成为一种服务的运营平台,致力于构建其繁荣生态。
Phala Network的星辰大海
Phala Network的创始人Marvin Tong曾说:“请不要再将我们与其他的“TEE 隐私协议”或“零知识证明协议”相对比,我们的目标并不相同。”本文也对此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指出Phala Network如今的战略定位,即“全球通用的Web3.0计算云平台”。在这样的战略定位下,Phala Network的目标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发展态势呢?
在此,我们综合以上所有分析,进行总结性的梳理和展望:
战略定位:成为全球通用的Web3.0计算云平台;
基础设施:隐私智能合约内化为计算云的一个基础功能,成为可信计算网络的底层配置;
通用服务:面向行业应用,提供更加通用的去中心化云计算服务;
应用牵引:Phala Network通过“Phala World”、“NFT及通用的云渲染服务”以及“Web3 Analytics数据服务”三个典型应用牵引,实现了真正“降本增效”的落地应用,顺应“区块链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并逐步实现规模化发展。
对标发展:AWS、Google Cloud 、阿里云等中心化云计算网络提供强大云计算服务的同时,也隐含了中心化平台的巨大隐患,比如系统脆弱性、隐私保护、数据权属等问题愈加凸显。Phala Network拥有去中心化的云计算网络,目前仅在先行网 Khala上,就拥有了将近1%的AWS计算规模。随着主网上线,后续矿工数量规模级增长,Phala Network有望成为Web3.0云计算服务的一匹黑马。
总之,笔者认为:Phala Network已经竖立起“全球通用的Web3.0计算云平台”的旗帜,从区块链隐私计算的平静江湖,破圈驶入“云计算”波涛汹涌的“产业发展”的瀚海大海,并以“元宇宙及Web3.0”应用落地吹响号角。我们期待Phala团队及其生态社区,一路披荆斩棘,迎来Phala Network的星辰大海!